“分层教学”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赵玉生

(石泉县第三中学 陕西 安康 725200)

摘要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发展体育素养的前提。双减后,如何利上好体育课,让学生从单纯追求运动量和强度,转化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促进不同水平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是所有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在“分层教学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课题中。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变成我爱学,我能学,我会学,我学会,我运用的学习习惯。结合课例“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采用的分层教学进行分析,为一线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正文


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关注学生兴趣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从单纯的发展运动能力、培养运动技能。到养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树立良好的体育品德,向终身体育转变。在当前大多数体育课堂都是统一的模式下:既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场地,统一的学习,统一的评价下。学生很难一节课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对单调体育课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如何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在“分层教学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的研究中 ,利用“分层教学法”在课中除了在激发运动性趣的同时,还要解决对技术动作理解与学习和运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学到终身受用的体育知识技能,真正的做到学为所用。

下面通过对“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采用的分层教学进行分析。为一线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和参考依据。

一、“分层学法”再认识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兴趣、爱好、个人需要等对学生进行分层,让体质和运能力能水平相近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与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执行不同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打破传统的统一学习统一评价的教学方式。

(二)分层教学的目的性

分层教学在全国各个学年段都有教师进行过尝试:主要通过分组教学,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激发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他的学习环境。 这就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紧抓新课标和学生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充分了解学情,让教学为学生服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三)根据学情做好分层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铺路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深入细致的研究学情,根据学情施教,才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受益者。对于农村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受到发育、学习、环境、自制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层学习无疑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我们在七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关注到中学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趋向、认知规律的形成特点,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来合理进行分层。激发学生在运动和学习时的表现、挑战、竞争、娱乐等主动意识的形成是关键。

二、“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要点

(一)教材分析要深

   每一个教材都有其独特性与教育性,需要在做教材分析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健身育人属性,充分认识它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根据教材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发现教材与学生发展的最佳契合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教育渗透。例如: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球,不仅有锻炼学生协调性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自信心。从学生发展来看,儿童少年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也在逐渐发展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基于此,设计《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时,通过分层教学融入相互合作、自我表现、挑战、竞赛等元素,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二)学情把握是关键

学生是主体,就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在初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智力等发展变化快、可塑性强,是接受教育最佳时期。基于此,在分析学情时不仅要分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每一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可能达到知识、技能水平,更要站在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如本课中七年级学生,其思维发展从原有的具体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自我发展意识初步开始形成,喜欢与同伴协助参加一些富有挑战的练习,但自我表现意识强,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对此,执教教师以控制篮球能力为主线,从篮球运球到运球中传球,体会合作意识;从原地传球到行进间传球、两人传球到多人传球(合作)技术动作等学习内容,让学生体验获得蹬、伸、翻、抖持术要领,理解传球的手型、接球部位和强调传球在队友的胸前。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并突破自己。符合技术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也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可发展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目标制定要有针对性

1)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方向。 

精研教材,提炼重难点:抓住知识技术的重难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身特点进行分层,照顾到每个学生。 

2)了解学情做好具体分层:考虑学生个人兴趣、运动能力。进行分层时要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和心理需求。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应结合本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与作用以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学生的身体发育,学习现状等,充分展现其明确指向性,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通常从知识与技能、体能与素质、情感体验与品质培养三个方面来确定目标。并且要能够用可观测、量化的语言来表述。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在学习目标中的作用。可以从技术的单元目标与具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相结合分层推进。例如(一)《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单元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以运球中的传球形式促进学生感受传球的技术要点。2、技能目标:学生会原地和行进间传球,能够在运动时合理的运用传球。3、体能目标:利用半场比赛,发展学生的奔跑,跳跃,投篮等上下肢和身体灵活性等各项素质。4、情感目标:采用分层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合作学习能力、建立团队意识。(二)《双手胸前传接球》课时具体分层学习目标:1、了解双手胸前传球技术是学习其他传球的基础,理解传球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2、采用分层教学。C层的学生主要是女生和少部分身体发育缓慢单薄和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设置的课时技能目标是知道双胸前传球的技术要领是蹬、伸、翻、抖拨。并能在篮球活动中能使用到。B层的学生主要是对篮球有一定兴趣和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设置的学时技能目标是能明确知道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传球时能做到蹬、伸、翻、抖、拨,在篮球活动中能经常使用。A层的学生是少部分运动能力强,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能把运球技术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合理衔接,并在篮球活动中运用自如。这里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又展现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性。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个人兴趣爱好,有理有据,内容具体,表述规范,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具体落实。3、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分层教学环节中层次设计要符合运动规律和认知规律

 每节课都包含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既考虑课中不同学生的特点学情,又要考虑到教材在课堂内容上具备相关性和递进性,还要考虑到运动强度、量的关系。分层设计要让所有的学生心理,生理和体能耐受程度为标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延续性。 本节课“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在准备活动部分,把篮球快慢运球,左右手换手运球,运球后的传球,作为导入,在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学习基本部分的内容做好铺垫;在基本部分教学中依据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表现,开始先采用原地传球获得得体验练习----合作学习---运动中传球---多人传球球,学习传球的手型和传球给队友的位置。有效解决了技术的重点环节;采用分层(分组)比赛:逐步提高学习的难度,和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大练习强度,促进技术巩固与提高和运用;在教学中从易到难,层层推进,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完成学习的重难点部分。通过比赛不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的强度。

(五)分层教学的分层和场地设计要有针对性

1 分层教学的分层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有一定的学习思考和探索空间、同时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突破自己技术的重难点。不能为了分层,忽视了个别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分层教学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进行分层后,学生活动的范围大了。从场地、器材、组织方法上等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都要认真考虑进去,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场地的利用设计也要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技术环节的突破。

3、利用分层教学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将技术的掌握和评价区别对待,促进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难点突破。

本节课在准备活动中学生在球场两个边线间进行统一练习左右手运球。即控制学生运动的安全性,又促进了学生有序进行练习。在基本部分,原地传球、运球传球、跑动传球、多人传球、半场比赛中充分利用技术的层次递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技术难度,教学中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解决技术的重难点环节。教师运用分层教学,对分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充分的预见,并有相关的解决预案,保证教学能流畅的实施。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安全性要有把握。 教师对教学的效果要有明确的认知,对教学实施中安全保护措施有详尽的实施方案。

(六)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效性和多元性

 在教学方法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的前提下,设计教学方法还要有检测学习效果的价值作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有效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本节课基本部分中,我采用半场比赛,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有不同的要求(传三次以上攻篮,传两次以上攻篮,传一次就可以攻篮)检测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球的学习效果和实用体验,检验了学生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掌握效果(评价),通过分组半场比赛,可以检测学生对双手胸前传的掌握熟练效果。分层和评价要对技术提升要有价值。如在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中的分层评价;C层次学生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多以鼓励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运动信心;B层次学生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引导学生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各项练习;A层次学生小组间自主组织完成篮球竞赛,小组讨论点评,评选每场“最佳得分”,“最佳防守”,“最佳助攻”,“最佳记分员”,“最佳裁判员”等奖项。在双手胸前传球的课时教学计划中,对于C层的学生多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突出表扬学生的优点,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改进不足;对于B层的学生运用评价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技术性;对于A层的学生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竞争性评价,关注团队技战术运用、比赛成绩以及合作行为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大单元评价与课时评价相结合,多元化手段充分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   

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他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要教得法,还要让学生学有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自觉自愿的参与。促进学生变成我爱学,我能学,我会学,我学会,我运用的学习习惯。达到人人都学会,人人都会用。在优化教学设计同时,有效运用各种策略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健康第一”向终身体育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健康学生的课外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少林.中学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8(05)30-31

 [2]王辉.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0)128

 [3]周泽锋.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8(05)104

 [4]岑南发.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育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90-1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