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为例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铁及其化合物
正文
引言:新课程体系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进行教学实践,强化学生客观思维与化学技能,围绕学生、教师、课堂三个角度开展,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实际上是指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将三者进行融合统一,以目标为导向,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促使“评价”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动态化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保证教学质量。从本质上分析,“教、学、评”一体化实现了整体教学,其中“学”是核心重点,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是指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知识传递,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评”则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以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情况,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中,“评”是教学重点内容,也是关键点,通过合理的评价明确教学方法,并对教学任务进行评价,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从“评”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相契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助于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势[1]。
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势
新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促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逐渐应用到课堂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模式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以提高课堂成效,实现以评促教,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价值。“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注重强调教学各个环节的衔接,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保证其教学模式合理,立足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凸显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优势,以满足教学要求。利用“教、学、评”一体化设置明确的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突破传统灌输式教育产生的束缚,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学会自我反思,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提升。该模式可以将传统枯燥的教学形式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之间的隔阂,为教学注入全新的灵感,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2]。
三、“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为例
(一)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学、评”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评”各项元素进行合理地融合,构建全新的教学机制,加强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整体教学质量。可以结合当前科学的方法与趣味性元素开展教学,利用“教、学、评”一体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探索。例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案例,在进行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其知识中的联动元素,将“教、学、评”三方面进行结合,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兴趣。在进行铁反应后Fe2+、Fe3+鉴别中,可以通过实验法开展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掌握鉴别方法,如对颜色进行分析或运用氢氧化钠融合进行鉴别,通过进行分析后可知根据与碱反应进行分析,Fe2+→Fe3+转化过程推理中主要从氧化性、还原性角度总结,对其原理进行验证[3]。通过验证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对亚铁离子的化合价升降提供良好的依据,掌握知识原理,并推理其逻辑性与规范性,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评价标准的开放性与个性化,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课后评价问题,以问题为引导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水平。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结合生活中相关的铁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进行材料性质分析,启发学生对内容进行总结,从教、学、评三个角度开展,掌握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累积学习经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4]。
(二)明确教学重点挖掘“教、学、评”功能
高中化学知识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其知识重点,通过其综合性与科学性特点将其教学活动设置为现实与生活两个模块,保证教学全面性,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深入挖掘化学知识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互动,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可以促使学生可以高效、快速地掌握化学知识内容,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化学思维能力,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基础,实现多模块的联动,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学习的难点,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以及掌握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5]。如在进行Fe、Fe(OH)2、FexOy从元素价态角度开展分析,利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开展引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挖掘知识内涵,同时围绕其化学定义、性质等角度开展,在互动中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明确其知识特点以及元素价态的变化,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可以明确化学知识的科学性。通过“教、学、评”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知识实践能力,尝试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探索,利用“教、学、评”功能进行重点分析,以降低知识难度,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制度,明确“教、学、评”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模块串联,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可以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机制,却存在学习、评价两个模块衔接不足情况,通过积极进行优化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强化教学质量[6]。
(三)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评”内涵
高中化学知识范围较广,知识点之间关系复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对“教、学、评”内涵进行完善,促使学生主动配合学习,明确自身学习情况,逐渐解决传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传统化学课堂中存在效率低、单向式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当前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客观的条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例如,在进行“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其化学知识内涵,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性质、知识点关联性、扩展延伸等,反映学生自身的化学思维发展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训练,实现整体的联动,以促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对“教、学、评”范围进行合理的扩展延伸,针对化学知识的科学性与综合性开展总结,结合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延伸,强化各个模块之间的联动,保证教学范围,以强化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某一点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话题互动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优势,提高学生自身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8]。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教、学、评”模式开展教学实践,整合现有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并开展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裴晨阳,夏军,徐琴.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提问时机研究——以“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23,(05):42-47.
[2]申燕,程俊,柳先美,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以“铁盐和亚铁盐”的两节省级优质课为例[J].化学教学,2022,(01):38-43.
[3]阙僖倩,李畅,周小平,等.基于UbD理论的化学逆向教学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J].云南化工,2024,51(03):219-224.
[4]高佳玉,张援,王伟群.基于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高三复习课为例[J].化学教学,2020,(10):56-60.
[5]史佳惠,王喜贵.大概念视角下三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6(06):135-142.
[6]赵璐,叶红,董玲,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验设计改进”主题式复习——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36):70-71.
[7]吴惠芳.“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20):29-32.
[8]余小凤,刘波,张林,等.基于“理解为先”理论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J].云南化工,2022,49(10):164-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