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音乐;红色文化;教学模式;策略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传承和弘扬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当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为红色文化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如革命遗址、纪念馆、文物等;精神文化如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价值观念等。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
1.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英雄事迹,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学生能够深刻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红色文化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红色文化为教育提供了生动且真实的素材,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红色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勇敢、智慧、坚韧等宝贵品质,是对传统美德延续和发展。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自觉传承这些美德,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1]。
4.红色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学习,让广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激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对分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其一,时间对分,这是对分课堂最直观的特点。它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由教师进行讲授,系统地传授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另一半时间则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的掌握。
其二,强调内化吸收。对分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后根据教师的讲授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这种内化吸收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知识真正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其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分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和构建者。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四,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单向的输出,学生的讨论也不再是孤立的活动。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答疑,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这种多向的互动交流,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碰撞[2]。
其五,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分课堂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公正。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在部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思考、整理所学内容,通过自我探索和内化吸收,逐渐培养起独立的学习能力。这种自主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当前课程的学习,更能够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框架和重点内容,而学生在课后的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的问题和见解,又能在课堂讨论环节与教师进行交流。这种双向的交流互动,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惑,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相互启发、互相补充。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和职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践教学中,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角度可能不同,在讨论交流中,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5.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避免了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过多的信息而感到压力过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和思考,逐步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要想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教学的目标,既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意识。例如,通过学习红色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同时深入体会歌曲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其一,精选红色音乐作品。挑选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红色音乐,如《映山红》《十送红军》《歌唱祖国》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其二,结合红色音乐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红色音乐的发展历程,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红色音乐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红色音乐与社会变革的紧密联系。其三,深入挖掘地方红色音乐资源。教师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引入当地的红色音乐作品或者民间音乐元素,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3.教学方法的设计
其一,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红色音乐作品前,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这首歌曲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歌曲中的哪些元素让你感受到了红色精神?”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其二,采用情境创设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手段创设红色音乐所对应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
1.课堂教授环节
其一,生动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一个引人入胜的红色故事或者一段震撼人心的红色历史视频作为课程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其二,系统讲解。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清晰地讲解红色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播放原唱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其三,示范演唱。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亲自示范演唱部分红色歌曲,展示正确的发声、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为学生树立榜样。
2.内化吸收环节
其一,布置任务。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比如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撰写歌曲的听后感、练习歌曲的演唱等,让学生在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其二,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音乐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包括相关的书籍、文章、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三,在线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者社会媒体开展小组学习,大家畅所欲言,积极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3.讨论环节
其一,组织小组讨论。音乐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围绕红色音乐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其二,引导深入思考。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巡回指导,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红色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其三,全班分享。在小组学习的最后环节,需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们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环节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其一,教师评价。音乐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演唱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给予学生及时地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音乐学习的进步。其二,学生自评。高职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在红色文化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收获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其三,学生互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在学生从同伴的角度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2.评价内容全面化
其一,知识与技能。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考查学生对红色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的掌握程度,如对歌曲的理解、节奏的把握、音准的控制等。其二,情感态度。在实践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尊重和热爱,以及在团队合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其三,文化传承。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能否将红色文化的内涵传递给他人,能否对红色音乐进行改编或者创作等。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其一,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者鼓励。对于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千万不能嘲讽。其二,作品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演唱作品、音乐分析报告、创作作品等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其三,阶段性测试。教师要定期组织阶段性的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其四,活动评价。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会有很多机会参与红色音乐相关的活动,比如比赛、演出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拓展与创新环节
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一系列红色音乐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红色音乐数据库、虚拟红色音乐博物馆、红色音乐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学习体验。
2. 社区服务与红色文化传播
高职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地开展红色音乐演出、讲座、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结束语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将红色文化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音乐教师需要继续努力,使得红色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公关世界,2024,(17):127-129.
[2]储婧雅.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音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13):209-211.
[3]李思竹.高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4,(06):9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