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的技术要点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苏景;黎清巧

阳春市农业试验场(阳春市春砂仁试验场) 广东阳春邮编:529600;

摘要

目前春砂仁在种植中发现的品种大概有2个品种,一个是“黄苗仔”,另一个是“大青苗”,但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上述的2个品种中存在很多特征不同的品种。我们采集了不同特征的品种进行培育,优选出高产优质春砂仁品种,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通过本培育技术推广应用要点经验介绍,能将该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普及,为春砂仁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春砂仁;新品种;培育;技术要点。

正文


引言:春砂仁是传统大宗贵重药材,广东省阳春市是春砂仁的道地产区。目前普遍种植的品种亩产干果不足5 kg的低产问题是道地春砂仁种植业的发展瓶颈。选育出能够自然授粉和落果率低的良种是解决春砂仁“卡脖子”问题的可行途径。我们已收集了30份以上的春砂仁种质,经过6年的培育,初步发现有一个种质的形态特异且具有多花多果的特点,亩产干果可以达到15kg。春砂仁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是促进春砂仁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一、采样和定植:

    1、采样原则:我们采集的品种来原于广东省阳春市春砂仁种植的各个产区,根据种植户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到各种植区调查的数据,进行有选择性采样,根据各个性状(包括植株、花形、果实情况、产量情况等)不同,进行采集样本。每个品种采集单株或单个体系进行培育。采样时间以清明时节前后为佳。

    2、采样过程:采样时用GPS定位并拍照,保鲜、保湿并做好标记。采集的30个品种分别在三甲镇京冲村、山坪村各1个;八甲镇官河村、罗城村各1个;永宁镇双底村、信蓬村、造和村各1个;圭岗镇垌坪村、大垌村、大河村各1个;合水镇那软村、平东村、留垌村、大垌水村各1个;双窖镇垌坪村、七星村、大陈村、黄村村各1个;春湾镇卫国村、大岗坪村、钟蕉垌村、爱国村、山中间村各1个;春城街道蟠龙村2个、林田村、头堡村、黎湖村、扶民村各1个;河口镇下双村、河尾村各1个。

    3、定植过程:分好种植面积和区域,当天采集的品种当天种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100平方米,种植区域根据种植地块情况编排好并挂牌做好标识牌,标识牌内容为品种来源地、采样和种植时间、品种编号。种植前清理好地面杂物和调整好荫蔽度,进行定植。

    4、培育技术要点:①将采集回来的品种,根据编定的定植区域和品种编号进行定植工作,在定植时挖坑,深度以7厘米左右为宜,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宽度根据采集回的种苗决定,以定植种苗不会倒为宜,回泥压实。定植好后马上进行淋定根水,淋定根水以覆盖泥土湿透为适宜。②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淋水保湿工作,如遇天气晴朗,每星期要淋水2-3次,以泥土湿透为宜;如多雨天气,则不需要淋水,要注意防涝,出现积水必须要排放干净。③当定植的种苗开始发出第一批芽头有4厘米以上时可施用少量氮肥,每株施用量约为25克。④发现长有杂草时不能用工作或除草剂进行除草,只能用人工进行拔除。

 

 

二、春砂仁新品种的管理方法:

    1、日常管理:定植的第一年,每个由于刚定植的种苗个体比较少(单株或单个体系),种植的面积较小,因此除了苗区(约4平方米)要保持没有杂草或杂物外,其它地方可保持不高于地面15厘米的杂草生长。经常性巡查,苗区发现有杂物或杂草应及时清理,不准家禽或家畜进入品种种植区域,以防伤害种苗。当种苗发出第一批芽头有4厘米以上时可施用少量氮肥,每株施用量约为25克;当种苗发出第二批芽头时,每株施用量约为50-75克;当种苗发出第三批芽头时,每株施用量约为100-150克。在定植的第一年内,因春砂仁植株为芳香类植物,病虫害相对较少或者没有发生,因此没有用药的必要(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得出)。淋水根据种植土地情况,保持湿润即可。

    定植的第二年,该阶段每个苗区种苗已发出了3-4批苗,群体苗数已达到30株以上,苗区面积可达16平方米,除草和清理杂物的面积达到25平方米。对苗区施用肥量约氮肥500克、磷肥100克、钾肥100克,于清明时节和立秋时节各施用1次,技术要点:施用肥料后应淋水,防止肥料卡在叶托上面。

    定植的第三年,该阶段每个苗区种苗群体苗数已达到2000株以上,苗区面积可达50平方米,苗区周围1.5米以内不能有杂物和杂草。对苗区施用肥量约氮肥1500克、磷肥300克、钾肥300克,于清明时节和白露时节各施用1次,技术要点:施用肥料后应淋水,防止肥料卡在叶托上面。同时有些品种有少量花,可以对花进行授粉处理,以拿到果实进行质量检测。

    定植的第四年,该阶段每个苗区种苗群体苗数已达到4500株以上,苗区面积可达100平方米,根据我们规划的种植面积已达到饱和。因我们在品种规划时已建设好种植规划区,每区都建设有水泥硬化的工作道路,宽1.5米的、厚8厘米方格形种植区。该阶段无需要除草(春砂仁成林后内部基本不长杂草)。对苗区施用肥量约氮肥3000克、磷肥500克、钾肥500克,于清明时节施用1次。该年度有6个品种开花结果,平均每个品种产鲜果6公斤(已够我们用于检测的数量)。

    定植第五年,按照上一年度进行日常管理。该年度已有26个品种开花结果,有23个品种产鲜果6公斤以上。该阶段需对老苗进行清除,技术要点:在处署后及时对种植区的老苗进行清除,苗区视和植株,发现有三分之一以上干枯的叶片的老苗或病苗都需要进行清除,清除的老苗或病苗要运送到苗区外进行焚烧处理,不能够留在苗区内,以免影响健康苗

    2、技术处理:

    1)、授粉:一般生产采用的人工授粉技术有2种,一种是推拉法,另一种是粉法。推拉法正向推拉,即花的唇瓣正对授粉人,以大拇指与食指夹住雄蕊与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拉,拇指不要松开,再将雄蕊向上推,使粘附在唇瓣上的花粉擦在柱头上。反向推拉,即花的唇瓣背向授粉人,操作时仍以拇指和食指挟住雄蕊和唇瓣,拇指将雄蕊向下轻推,然后再将雄蕊往上拉。操作时用力要适度,太轻授粉效果差,太重则伤害花朵。抹粉法:先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花冠下部,右手的食指(或用小竹片)挑起雄蕊,并将花粉抹在柱头上。授粉时间:开花期每天早上8001200,阴天授粉时间可延迟至下午4时。在4月底初至525日前砂仁开花盛期,是人工辅助授粉重要时期。推拉法的优缺点:授粉速度快,效果较差,能满足于大面积生产;粉法的优缺点:授粉速度较慢,效果较好,一般用于小面积生产和科学试验。我们在试验区内全部采用粉法,为保证用于质量检测用。

    2)、产量分析:统计单位面积内的果序数、单个果序挂果数、果实总数,百果鲜/干重,种子团鲜/干重,种子千粒鲜/干重。

    3)、质量分析:按照阳江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202261日起实施)的规定,测定果实挥发油乙酸龙脑酯含量

4)、DUS测试与形态性状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725-2020)《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砂仁》,测定各个种质的特异性,确定各个种质的形态性状。

    5)、分子标记种质鉴别

利用ISSR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鉴别收集到的种质。春砂仁叶片提取DNA筛选ISSR-PCRSSR-PCR引物,构建ISSR-PCRSSR-PCR反应体系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各种质多态性和遗传距离。

    6)、高产优质品系确定:结合、产量和质量分析DUS测试与形态性状鉴别分子鉴别结果,确定高产优质种质。

三、病虫害的防治

1、病害:叶部病害有炭疽病和叶斑病。

 

 

以上两个图片为炭疽病的典型性状

 

图片为叶斑病的典型性状

     防控技术要点:合适的遮阴度、增施有机肥及测土后配方施肥、及时清除病叶。科学用药:炭疽病为主可喷咪鲜胺(施保克)、苯醚甲环唑(世高)、唑酯·代森联(百泰)。叶斑病为主可喷稻瘟灵(富士一号)、异稻瘟净、三环唑。叶部病害用药2-3次,间隔10-15天。

    根茎腐烂病:

                                      

   防控技术要点:注意排水,地面不能过湿、过湿的地块应挖排水沟、及时清理病株。科学用药:3月下旬至5月下旬,喷施三乙磷铝(乙磷铝)或甲霜灵(瑞毒霉)或烯酰吗啉(安克)3-4次,间隔期10-15天。

    果实腐烂病:

 

    防控技术要点:阳春砂植株不能过密、注意排水,地面不能过湿、过湿的地块应挖排水沟。科学用药:果实发育期喷施井冈霉素或多菌灵,或甲基拖布津,或井冈霉素+多菌灵。

 

2、虫害

1)、皱腹潜甲

 

    2)、象甲

建议喷施杀虫剂:甲维盐或高效氯氰菊酯

 

 

四、前期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收集了30份以上的春砂仁种质,在阳春市河西街道崆峒村建立了春砂仁种质资源圃,并获得了相应的无性繁殖系。2021年(单株种植后4年)有6个种质开花结果,2023年(单株种植后6年)有26个种质开花结果。因为春砂仁至少要种植3年后、并且有一定数量的植株才能开花结果,所以这26个无性繁殖系非常珍贵。这是新品种培育后继工作的坚实基础。

经过我们采用的技术处理后,确定有9个品种适合在阳春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春砂仁产业发展中残旧老园区品种改造、新种植区品种安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情况

1Xu J, Yang B, Li M, Li Z, Tu Y, Tang L, He G*. (2022) Research on germplasm diversity of Amomum villosum Lour. in genuine producing area. PLOS ONE 17(8): e0268246.

2)蒋烨, 苏景, 汤丽云, 徐杰, 陈汝平, 邓汝荣, 何国振*. 一种阳春砂新栽培类型的鉴定. 广西植物, 2017, 37(5): 554-5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