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周建宁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后山国有林场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615400

摘要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作为保障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原则、现状及策略,以期为林业工程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我国林业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仅关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因此,深入研究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对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各地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技术团队,负责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林业工程技术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林业资源调查、监测、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效率和精度[1]。此外,先进的林业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也在林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代林业发展的需求,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一方面,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还积极探索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近年来,我国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林业工程的投入力度,推动了一系列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各级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2.1 保护林业资源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林业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可以确保林业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同时,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手段,确保林业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从而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涉及造林、抚育、采伐等多个环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可以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提升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高质量的林业工程不仅能够提高林木成活率,还能增强林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2.2 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此外,合理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还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和物力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与调配,以最大化地降低造林成本。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促进经济发展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仅关乎生态效益,还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可以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林木品种,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加林业经济的收益。同时,林业工程技术管理还可以促进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仅仅关注造林阶段的各项工作,还包括对后续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监督与指导[2]。通过加强后续工作管理,可以确保林业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林业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可以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林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林业产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3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遵循的原则

3.1 系统性管理原则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制定管理策略时,必须坚持系统性管理原则,将各个管理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注重对各部分管理的协调和优化,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核心思想: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应以森林资源保护为核心,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在林业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避免或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实践应用: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3.2 协调性原则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在制定管理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同时,要注重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协调,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长期利益的行为。

3.3 综合性原则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林业工程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在制定管理策略时,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4可持续发展原则

核心思想: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林业工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平衡,避免短期行为对长期利益的损害。实践应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实施生态修复和森林抚育等项目,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为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业资源。

3.5科学管理原则

核心思想: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应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推动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这意味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林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实践应用:加强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林业工程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林业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立健全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6经济合理原则

核心思想:虽然这一点在问题中未直接提及,但经济合理原则也是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要求在林业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确保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实践应用:通过优化林业工程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措施,实现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注重林业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地区和林业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一些地区和企业则存在管理滞后、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效果不佳。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来支撑,然而,目前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同时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严重制约了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发展。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仍不健全,存在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等问题。

4.2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然而,目前一些地区和林业企业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林业工程技术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工程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包括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然而,由于林业工程往往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导致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这直接影响了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限制了其在林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4.3 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创新是推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这导致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然而,目前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不足[3]。政策支持是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专项政策和措施。

5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策略

5.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是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力量。要提高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必须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引进高素质人才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5.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投入是保障林业工程技术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要加大对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注重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林业工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支持:加大对林业工程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确保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确保资金精准投放于最需要支持的领域和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3 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林业工程技术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林业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提高我国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5.4 强化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

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是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林业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规划设计阶段,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和检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4]。同时,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林业工程的长期效益。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林业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林业工程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保障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方式,明确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义务等内容。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结论

林业工程技术管理对于保障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改进。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林业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威,张迪.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J].乡村科技,2020,11(36):86-87.

[2]王荣永,范冉月.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18):88-89.

[3]徐成云.试析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J].新农业,2019(03):24-25.

[4]谢少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技术要点及优化举措[J].产业创新研究,2018(08):104-1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