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驱动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思考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谭婷婷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是服务社会的公益组织,其工作开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在创新驱动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才开发及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单位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人才开发及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站在创新驱动视角,分析事业单位人才开发及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旨在为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

创新驱动;事业单位;人才开发;管理

正文


引言:

新时期,我国的发展战略主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事业单位作为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阵地,在人才开发及管理方面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结合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体系来看,普遍存在开发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对此,需要单位打破传统人事管理体系的束缚,通过构建新型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切实激发组织活力,进而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一、事业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新月异,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要认识到人才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够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进而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可以将事业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提高组织绩效及生产率

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使各种社会组织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提升,组织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间的竞争。这也意味着,人才的开发及管理水平,会对组织的绩效及生产率产生直接影响[1]。而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形势下,也要不断加强人才开发及管理水平,正确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结合大量实践来看,事业单位提高人才开发及管理水平,可以最大程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在挖掘人才潜能的同时,切实发挥其优势和特长,这对于提高组织绩效及综合生产率来说有积极影响。

(二)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

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及管理对策,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诉求和期望,在此基础上,根据员工诉求优化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另外,事业单位面向员工开展系统化培训教育工作,并为员工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员工价值,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这对于提升员工自我价值来说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增强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加强人才开发及管理,还能够培养员工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如此既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也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能,同时使员工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工作。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来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既能够节约运营成本,也可以提高工作效能。想要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要做好不同岗位的分析工作,明确各岗位所需人才的质量、数量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对人才进行选拔和调整,进而切实发挥人力资源作用和价值[2]。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岗位设置不科学、战略定位不合理等方面,导致单位缺乏统一的用人标准,组建的人才队伍结构比例失衡,这对于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来说十分不利。所以,创新人才开发管理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促进组织文化建设及发展

所谓组织文化,就是在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被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组织成员。在创新驱动背景下,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开发及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组织文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基础[3]。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在人才开发和管理过程中认识到组织文化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扩大组织文化宣传范围,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保证所有员工都全身心投入工作状态,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

二、创新驱动背景下事业单位人才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开发及管理理念落后

创新驱动背景下,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开发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枯燥等方面。详细来说,首先,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在培训教育方面大多以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为主,如面向员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忽视员工潜能的挖掘和技能的培养,导致事业单位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难以支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4]。其次,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及管理过程中固步自封,长期沿用“铁饭碗”思维,没有认识到市场化、竞争化的人才发展趋势。这种落后的开发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重选拔轻培养、重资历轻能力、重管理轻服务等方面,导致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创新氛围的形成。而事业单位之所以存在人才开发及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和体制的双重束缚。首先,事业单位使用的传统管理体制,在人才开发和利用方面缺乏灵活性,很难满足市场环境变化需求。另外,保守的组织文化,进一步固化了事业单位落后的人才开发及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创新改革举步维艰。

(二)人才流动及配置不合理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人才流动和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人才流动不畅。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在于制度、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也就是在单位选拔、任用人才等环节,行政干预过于频繁,导致人才很难在事业单位自由流动。另外,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导致人才流动缺乏足够动力。其次,人才配置不合理[5]。这种不合理之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不合理,也就是人才的学历、年龄等结构严重失衡,导致事业单位出现人才匮乏和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域分布不合理,也就是大量优秀人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则人才匮乏,导致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第三,人才培养及人才需求脱节。现阶段,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认识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并且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创新驱动背景下的社会发展环境不适应,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符。

(三)人才管理反馈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反馈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缺乏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能力、表现进行评估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导致评估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和上级领导的主观判断,使得评价结果存在偏颇,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综合水平。其次,管理反馈不及时。即事业单位的员工评价及反馈严重落后实际工作,导致员工无法真实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难以对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这也是影响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其三,反馈内容单一[6]。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管理中的反馈内容,大多体现在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规划、个人发展等方面,导致员工无法切实了解自身发展需求和工作表现。其四,反馈方式不合理。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认识到了管理反馈的重要性,但反馈方式缺乏针对性,不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直接将反馈意见呈现给员工,严重损害员工的自尊心。最后,缺乏持续的反馈和改进。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管理中的反馈通常是一次性的,没有做到持之以恒,导致员工难以形成持续改进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影响单位人才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

三、创新驱动背景下事业单位人才开发及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人才开发及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适应创新驱动背景下的社会环境,就要更新人才管理和开发理念,这也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明确创新人才的定义和特点。要求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终身学习意识,如此才能够在事业单位中成为技术能手、科研骨干及服务创新的推动者。其次,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人才开发及管理离不开组织文化的支持,事业单位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使所有员工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组织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位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创新论坛、设立创新奖项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其三,实施个性化人才开发计划[7]。针对事业单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针对性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训方案,并通过线上培训、实践项目等形式,为人才持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机会,同时注重培养人才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领导能力。可以看出,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重新审视其人才开发与管理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引领未来。

(二)优化人才流动及配置

针对以上提到的,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不畅、人员配置不合理问题,需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传统“铁饭碗”思维,为人才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切实提高人才的危机意识。同时建立内部轮岗制度,促进人才跨部门、跨岗位交流,一方面拓展人才视野,另一方面丰富人才工作经验,进而为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及配置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要做好岗位分析工作,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要求,为人才选拔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人才进行定期盘点和规划,通过合理评估人才现状,在了解人才基础水平、发展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发展方向,保证人岗高度匹配,使员工在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为事业单位贡献力量。事业单位还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结合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目标,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8]。同时,建立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全面、可靠,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岗位晋升、奖罚机制相挂钩。此外,事业单位需要尽可能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机会,引导、鼓励、支持员工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完善人才管理反馈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多元化管理反馈渠道,如通过与员工日常沟通、匿名调查等方式,收集员工相关信息,建立多渠道管理反馈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反馈的内容,保证覆盖员工绩效评估、专业发展、团队协作等方方面面。保证收集的信息全面、完整,能够为后期分析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使收集、分析、反馈及改进形成良性闭环,促进人才快速发展。另外,事业单位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组织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参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并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如在线调查、Hr系统等,切实提高人才管理反馈的质量和效率。并将员工的反馈参与情况与职业发展、绩效考核等相关联,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开发及管理模式中,以此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唯有不断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才能激发组织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参考文献:

[1]崔佳荣,李询,杨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2(5):4-6.

[2]许洁.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与开发[J].财经界,2022(35):174-176.

[3]张榆兴.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2(17):72-74.

[4]陈明诗,漆建军.事业单位技术人才职业生涯周期培养开发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22(17):50-51.

[5]宋扬.探究机关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中的困难与对策[J].科学与财富,2022,14(36):196-198.

[6]李冉萌.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技能人才培养与作用发挥探讨[J].文渊(高中版),2022(4):169-171.

[7]赵艳.探究机关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中的困难与对策[J].国际援助,2022(29):34-36.

[8]李莉.试论新发展理念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河北企业,2022(7):128-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