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丽霞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六小学 054700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已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双向互动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与协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双向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及其效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双向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课堂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往往将教师置于课堂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学生则通过听讲、记笔记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然而,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使得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变得非常有限。他们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2 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表达的机会。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低,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消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1.3 忽视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些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和难度进行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课堂节奏,学习成效不显著。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课堂内容可能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堂内容则可能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双向互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双向互动教学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非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积极地解释、整合并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应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双向互动教学法正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设计的。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来学习和成长。在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2 交际语言教学理论

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是双向互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依据。该理论明确指出,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交际,即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和沟通。因此,语言教学应紧紧围绕交际活动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双向互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它通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或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练习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和语感。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还能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如何理解和回应他人的话语。这种全面的语言训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双向互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3.1 创设互动情境

在双向互动教学法中,创设互动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的互动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教授“Happy Birthday”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生动的生日派对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日场景中。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如扮演派对主人、客人等角色,用英语进行生日祝福和交谈,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日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2 设计互动活动

互动活动是双向互动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例如,在教授“My Family”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介绍”的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他们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信息,并在小组内相互提问和回答。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进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感情。

3.3 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双向互动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问和质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反馈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例如,在教授新词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发音,然后给予纠正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3.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双向互动教学法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例如,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注重基础词汇和句型的巩固训练。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3.5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手段为双向互动教学法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互动情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授“Animals”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和交流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与学生进行课外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双向互动教学法的效果评估

4.1 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

双向互动教学法通过精心创设的互动情境和设计的多样化互动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还能在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实施双向互动教学法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更加愿意在课堂上发言、提问和参与讨论,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4.2 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双向互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和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得到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束语

双向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设互动情境、设计互动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改善了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双向互动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多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洪晶雯.互动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 2018(25):1.

[2] 李红芳.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双向互动式教学建构[J].小学生(中旬刊), 2023(1):100-102.

[3] 许时仿.探究"小学英语互动性教学模式"[J].关爱明天, 2016, 000(003):176-176.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6.03.3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