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重点探析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也呈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为缓解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紧缺与土地开发利用十分有限的问题现状,导致当前城市建设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其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岩土工程勘察与分析,以结合地下工程施工的岩土条件与地质特点,采用合理的施工支护与安全保护技术,以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与顺利实施,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水平,再加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质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更要提高对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能够确保所建工程不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对地质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出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特性,为后续的设计施工奠定基础。通过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倘若没有经过细致的勘察,就会留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问题。通过岩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等部门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地质情况,预测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优化完善,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岩土工程勘察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要求重点
2.1保障施工安全性
在深基坑工程支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要求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开挖深度过大则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性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将施工经验与岩土勘察数据进行相应结合,并且根据结合经验制定出最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保障支护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性。
2.2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深基坑工程主要施工范围为建筑密集的区域或者是沿海地区,施工现场环境一般都会分布许多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并且土质结构大多以土层、砂层为主,特殊的施工环境同样也要求了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详细掌握,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工作。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避免因施工对周围建筑或者地下管道线路造成破坏,而且还要根据勘察报告中勘测的水位结合施工现状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降排水防范措施,将降水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
3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
3.1勘察要求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首先要确定好勘察的深度和范围,以场地周围岩土工程的具体环境为基准。坑口外勘察点必须设置在坑口边界的两倍作用范围之内。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地方,其与地基的距离应在10~15m之间;对于一般复杂的地方,其与地基的距离应在15~30m之间;对于简单的地方,其与地基的距离应在30~50m之间。勘探岩土工程项目,往往以能更精确地研究基坑周围岩土状况及物理力学基本性质等为主要目标,以此作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调查专项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掌握基坑开挖范围和基坑周边基坑的基本类型、储层状况、地下水补给情况、各种影响因素、水位变化、径流情况等。与此同时,需要测量含水层半径和渗透性系数等参数,分四次实施时若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是否影响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等,并根据这些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2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
结合深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当前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体系主要包含三种,即以深基坑外土压力支护为主的技术体系,像比较常见的各种桩技术以及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板桩以及钢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等,在深基坑外土压力支护施工中均比较常见;其次,以深基坑支护结构需求为主的各种支护技术体系,则是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中又一类型,它也是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的核心类型,像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及钢筋混凝土组合钢支撑/钢管内支撑等,都属于以深基坑支护结构需求为主的支护技术体系;最后,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中还包含以深基坑抗渗需求为主的保水系统与技术体系,它在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中主要表现为各种地下连续墙与锁扣钢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压密注浆/旋喷桩等不同技术手段与方法措施,对深基坑结构抗渗性能的改善和提升具有较好的作用和效果。
3.3岩土工程勘察保障基坑工程安全性
深基坑支护工作作为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一定要得到有效的保障。通过对周边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岩土勘察工作,将施工区域环境进行详细掌握,并且对环境做好调查记录,根据所有信息制定出最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对施工现场或者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工作时,可以在基坑的边界根据施工开挖的宽度与深度为参照基础,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倍-3倍范围内布置适量勘探点,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当开挖边界外无法进行勘探时,应通过调查和搜集取得相应资料。勘察时勘探孔的深度应当以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为基础勘察深度,在此深度内遇到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和岩层,可根据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减少深度。若遇较厚软土层勘探点孔深应加深。当地下水文条件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时应当对该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将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大程度减少地质条件的不同对工程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3.4保障基坑边坡稳定性
为了确保深基坑开挖工作过程中边坡施工出现滑坡或者塌方情况的发生,应当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会存在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需要技术人员将所有细节性的东西全部了解掌握,设计人员需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勘察数据,设计出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在深基坑开挖之前要将基坑的主体进行整体了解,最大限度的将事故可能性进行降低。
结语
总之,对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分析有利于促进对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重点进行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岩土工程地区的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推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向阳.试述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1170-1170.
[2]梁荣光.岩土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101-102.
[3]边渭华.基于岩土勘察的地质工程基坑支护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224-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