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农业区气象灾害对蚕豆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
摘要
关键词
青海东部农业区;气象灾害;蚕豆;影响;气象服务
正文
引言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的“粮仓”,该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镶嵌地带,为暖凉温半干旱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省内关键的农业经济区。蚕豆是青海东部农业区的特色农作物之一,在该地区种植比较广泛。特别是海东蚕豆种植区域较多,主要分布在互助、平安、化隆、乐都等地,其中互助、平安种植面积最广,几乎各个乡镇都有种植。互助蚕豆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塘川、威远、东和、丹麻、五峰等乡镇。平安蚕豆种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4%,三合、洪水泉、石灰窑等乡镇种植较广。化隆、乐都的部分乡镇也有种植,分布面积不足总播种面积的1%。目前,蚕豆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青海东部农业区农户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干旱、霜冻、暴雨、连阴雨、冰雹、干热风等各种气象灾害出现越发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结合蚕豆生产所需的气象指标,主要探讨了青海东部农业区气象灾害对蚕豆的影响,并探索了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措施,以推动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实现优质高产。
1.蚕豆生产所需的适宜的气象指标
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主要生育期为每年的3-9月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气象条件也有所不同。下述为蚕豆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适宜的气象指标。
1.1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
蚕豆适宜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5~10℃,一般日平均气温升至4℃时开始播种;播种期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蚕豆苗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出苗,快速分枝生长。
1.2苗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蚕豆苗期适宜日平均温度为10~14℃。降水过多、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大于18℃),植株易徒长,引起病害,后期容易倒伏。如遇-4℃下低温,蚕豆苗即会遭受冻害。
1.3开花期(6月)
6月上旬起,蚕豆陆续现蕾进入开花期。蚕豆开花期适宜温度13~15℃,最高20℃、最低10℃;开花后遇-2℃以下低温,花及幼荚受冻。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50~60%,相对湿度小于45%,结荚率将受到影响。
1.4结荚鼓粒期(7-8月)
蚕豆鼓粒灌浆期适宜温度14~20℃。若日最高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2米/秒时蚕豆会遭受干热风危害。3d以上连阴雨天气易造成蚕豆霉变。
1.5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晴朗微风的天气适宜蚕豆成熟收割。
2.青海东部农业区气象灾害对蚕豆的影响
2.1干旱
干旱是对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正常生产造成影响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青海东部农业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够均匀,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同时因为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使得青海东部农业区干旱灾害发生频繁。一旦在蚕豆生产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天气,势必会对蚕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应注意春旱、夏旱对蚕豆的危害。若出现春旱,往往会导致蚕豆无法正常播种、出苗芽。若出现夏旱,则会影响到蚕豆的正常开花、结荚,甚至引发病虫害,使得蚕豆产量和品质均大幅下降。
2.2霜冻
所谓的霜冻是指突然的大幅降温,地面温度一下降到了0度以下,植物中的水分被冻结,从而导致植物大量死亡。青海东部农业区每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天气,给蚕豆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蚕豆生长通常容易受晚霜冻的危害较大。
2.3暴雨、连阴雨
通常情况下,6-9月为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期,该时间段经常出现暴雨或者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非常大。而该时间段为蚕豆后期生长关键期,一旦蚕豆地块长期积水,水分过多,对于蚕豆的生长十分不利,还特别容易因积水而出现霉变现象亦或爆发病虫害,降低蚕豆品质与产量。若降水强度过大,还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冲刷土壤,严重时甚至冲毁大面积地块,导致大范围蚕豆淹死,给蚕豆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4冰雹
青海东部农业区地形复杂,部地区特别容易出现冰雹灾害。一年之中,青海东部农业区冰雹通常出现于3~10月,尤其是夏季(6~8月)出现频率最高。雹灾发生时还时常伴随着强降雨、狂风等复杂天气,会导致给蚕豆带来机械损伤,轻则使得蚕豆产量减少,重则会导致蚕豆直接绝收。
2.5干热风
青海东部农业区干热风一般发生于盛夏时期,这个时间段正好是蚕豆结荚鼓粒期,一旦发生干热风灾害,会影响蚕豆产量和品质。
3.气象服务措施
3.1增强农业天气预报预测能力
应根据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生产与气象灾害实际,对当地区域自动气象站、农田小气候监测站进行逐步完善,强化干旱、霜冻、暴雨、连阴雨、冰雹、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此外,要根据蚕豆各个生产关键期以及生长发育对水、光、热等气候条件的需求,强化关键农事活动的气象服务工作,增强农业天气预报预测能力。
3.2积极为蚕豆生产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青海东部农业区各级气象部门应不断优化基层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拓宽乡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做好蚕豆从播种到收获农事季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在播种期应开展蚕豆播种期预报服务,尤其应注意春旱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在苗期要从加强蚕豆田间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特别是注意寒潮霜冻、干旱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在开花期要注意土壤墒情,开展干旱、降水过程农业气象预报,冰雹、霜冻、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使用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开展服务。在蚕豆结荚鼓粒期要从蚕豆浇鼓粒水、防御干旱、干热风、冰雹等气象灾害,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开展服务。在收获期要开展蚕豆成熟收获期的气象服务。防御蚕豆灌浆后期气象灾害,重点开展蚕豆收割期的天气预报和对策建议服务。通过为当地的蚕豆种植大户提供针对性以及时效性强的气象服务信息,趋利避害,促使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增产增效。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地理区域环境复杂,干旱、霜冻、暴雨、连阴雨、冰雹、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出现较为频繁,这些气象灾害时常给青海东部农业区蚕豆生产带来不良影响。青海东部农业区各级气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气候状况以及蚕豆种植气象服务需求,不断为当地农户蚕豆种植提供更为及时、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防灾减灾服务指导,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给蚕豆生产所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蔡广珍,马旭杰,王琨,等 . 临夏地区蚕豆种植的气候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2(8):109-111.
[2]姚玉壁,邓振镛,王毅荣,等 . 甘肃省蚕豆气候生态条件及适生种植区划研究 [J].
干旱气象,2005(1):58-62.
[3] 祁如英,钟 存,雷玉红.青海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153 - 155.
作者简介:郭守生(1978-),女,汉族,青海省互助人,本科学历,副高级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