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在大户外游戏中引导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大户外游戏;创新思维;幼儿;教师引导
正文
幼儿教育演进历程中,大户外游戏的价值日益凸显,不再仅仅是幼儿嬉戏的场所,更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大户外游戏以其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自由发挥,体验成长的快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巧妙利用大户外游戏,引导幼儿走向创新思维的殿堂,成为幼儿教育界亟需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实践,结合理论分析,旨在为大户外游戏中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一、大户外游戏对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
(一)有助于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空间
大户外游戏以其开放性和自由性,为幼儿展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世界,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幼儿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自然元素和多样化的游戏材料,这些元素和材料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幼儿心中那扇通往创新思维的大门。幼儿在这里自由地探索、尝试、组合与创造,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创新思维空间的拓展,每一次的创造都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与超越。
(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创造力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大户外游戏以其多变的环境和丰富的情境,不断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解决。例如,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构思出不同的建筑造型,并动手将其变为现实,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户外游戏中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这种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过程,正是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幼儿还能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形成更加完善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二、教师在大户外游戏中引导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1.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场地和材料
为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场地,并投放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建构区,配备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以供幼儿进行建筑创作;在沙水区,提供小铲、小桶等工具,让幼儿在玩耍中体验水的流动性和沙的可塑性;在攀爬区,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攀爬架,以挑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勇气,这些精心设计的场地和材料,旨在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尝试与创新。
2.营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
除了物质环境的创设,心理环境的营造同样重要,教师应致力于创造一个让幼儿感到安全、舒适且自由的游戏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不同的游戏方式,而不用担心被评判或受到压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尊重每个幼儿的游戏选择和创意,避免过度干预或指导,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通过提问或建议的方式,帮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定期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内容和规则,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参与式决策过程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主人翁意识。
(二)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
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材料和玩法
自主探索是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石,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并鼓励他们自由探索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玩法,例如,当教师引入新材料时,可以不直接揭示其用途,而是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自我发现。这种探索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更能让他们在摸索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或挑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索,例如,在沙水区,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可以用这些沙子和水做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创造,进一步拓展创新思维。
2.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是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该积极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商。例如,在搭建积木房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并搭建出独特的建筑,合作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在交流中激发新的创意和想法。为进一步提升合作与交流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和讨论,在游戏结束后,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以及他们在合作中的感受和收获。这样的分享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互相欣赏和学习中拓展创新思维[1]。
(三)给予适时的引导与反馈
1.在关键时刻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
教师在大户外游戏中应担任观察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动态,准确捕捉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或展现出的创新思维萌芽。在关键时刻,教师需要运用教育智慧,以提问、建议或示范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游戏方法或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引导旨在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勇敢地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例如,当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城堡时遇到结构不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提问:“我们试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搭建底部,看看哪种形状更稳固呢?”这样的问题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游戏结束后的反馈环节是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契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针对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创新成果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这种反馈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旨在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激发他们在下一次游戏中做出改进和创新的动力。
例如,在沙水区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在游戏中的创意和发现。针对幼儿制作出的独特沙雕作品或水渠设计,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赞赏,并鼓励他们在下一次游戏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如:“下次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工具来挖掘沙子,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哦!”这样的反馈和建议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指明方向[2]。
(四)持续创新游戏内容与形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1.定期更新游戏材料和场景
为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定期更新游戏材料和场景至关重要,这种更新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替换,更是教育理念和创意的融入,随着季节的更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共同收集自然材料,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松果,将这些元素融入游戏之中。春天时,可以创设一个以“花园”为主题的游戏场景,让孩子们在种植、照料花朵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变化;冬天则可以打造一个“雪国”场景,让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戏中,感受冰雪带来的乐趣与创意。教师还可以结合节日或文化主题来更新游戏材料和场景,中秋节期间,可以设置月饼制作工坊,让孩子们在亲手制作月饼的过程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国庆节时,则可创设“小小阅兵场”,让孩子们模仿阅兵仪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集体荣誉感。
2.引入多元化的游戏形式
除了更新材料和场景外,引入多元化的游戏形式也是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关键,传统户外游戏虽然经典,但久而久之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单调和乏味,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游戏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游戏体验。团队竞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各种趣味横生的团队竞赛,如接力跑、拔河比赛等,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竞赛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自主制定比赛规则和策略,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和解决问题。
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警察、消防员等,并模拟相应的工作场景和任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职业和责任。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发挥想象力来丰富角色的行为和语言,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现代科技也可以为户外游戏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打造虚拟探险世界,让他们在沉浸式环境中体验探险的乐趣与挑战[3]。
结束语:
通过深入探讨,我们认识到教师在大户外游戏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精心创设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以及适时的引导与反馈,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策略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刘阳.如何提升大班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21,000(006):P.351-351.
[2]王秀梅.大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引导——以玩铃铛绳为例[J].儿童与健康,2022(6):2.
[3]田丽.敢放·巧设·善观——幼儿园大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J].成长,2021,000(004):P.18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