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俊博

新疆莎车县伊什库力乡中学844700

摘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概念是以社会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基础的,它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是正确地掌握了历史的教育价值,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功能。要求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历史核心概念进行提炼,能够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明朗,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究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初中历史的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由于历史学科地跨中外,时贯古今,知识数量庞大繁杂,加之时间较为紧张,所以使老师教得很难,学生学得也很难。针对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来讲,目前还处在摸索的阶段,很多老师都不太熟悉大单元,也没有把握好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这一层次上,中学历史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和运用大概念,可以引领学生有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历史学习的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传统教学即单课时教学形成的,与单元教学紧密相关,在确定单元教学主线、构建单元教学框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单课时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与常规的"课时式"相比,"大单元式"是一种全新的、拓展性的教学模式,其对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有着较高效 用。大单元的优势在于把分散的单个知识点以主题形式进行汇总,以构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学科体系。该体系从单 一向多元、从零碎到整体、从浅到深,构成一个多层次递进的知识链。由此可见,大单元化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重 建知识的有效途径。 基于大单元视域的历史教学更加完备、更有条理。因而,各大模块在实现其教学目标后,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综合总结,其综合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单元内有着相似性,而跨单元却显得风马牛不相及,而大单元则可将不同单元、不同阶段相同类型的文本聚合联系,把"零点"变成"整数",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通过"集中"地练习有条理地完成作业。

二、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优势

(一)实现教育内容协调

大单元教学是课堂教育的重要基础,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主题,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使各项教学内容组成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不受碎片化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实现整体化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内容协调还应做到理顺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地域差异、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理、政治、语文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课本知识、课外阅读、实践考察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教育内容的协调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教育内容的协调性提供有力支持。

(二)增强教育创新活力

在大单元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主题的单元以增强教育创新活力。设置主题单元的历史教学模式,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过于枯燥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展现出大单元教学的价值,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网上学习平台,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采用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育创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历史观、历史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能力等因材施教,确保教育内容在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与整体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历史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使教育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确保教育评价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协调性。

大单元教学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遵循教学原则,设定教学主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法,要确保主题设置得明确、准确,与现实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在后续历史教学中有了立足之地。由此出发,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的设计中,要深入地研究历史教学内容,然后确定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从而确保历史大单元教学法的效益。此外,在确定真正的中学历史教育主题前,可以和其他中学历史教师就教育内容展开讨论,并对新课标中的呼吁进行反思,随着对教材内容的研讨深度的不断提高,达到对知识的完全了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结合,才能达到有的放矢,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题才能被确定。要发挥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中的效能,就必须在主题设定时,对新课标要求、核心素养培育诉求、历史教学主题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构架,在此基础上,才能持续发挥中学历史大单元教学法的效益。

构建教学情境,完善知识框架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真实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带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与画面内容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空间互动。目前,最为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影像资料或者经过历史考证的图片资料。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清晰直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使学生快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可以更加深入透彻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第二,由于播放的内容与单元知识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画面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深刻解读将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可以播放一些历史影视剧目片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梳理一些代表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导入典型事件,贯穿单元内容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广大史学家揭开历史真相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单元内容,导入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并通过对事件性质的深入剖析,来解读这些事件深远的影响力。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要对导入的历史事件进行细致分析,以准确判定出这些事件与所学单元知识存在哪些必然联系。然后,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来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并分享给其他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与方法。

秉持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实现教学结构优化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才能更好地基于教材设计课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教学目的。首先就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注重教学设计要突出立德树人的思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是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让教学体现独特的学科特点;再次,教学规划设计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构建。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学科素质培养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研究、探索性课程和活动探究式课程是初中历史教师落实教材和新标准的依据和载体。为此,教师们要对新课程和新标准的特征进行深入地探讨,这对于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来说至关重要。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法的应用中,在确定了最初的主题后,就必须要切实地优化主题教学结构,从而确保大单元教学法的效益。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在运用大单元教学法时,要把历史主题教学结构优化这个关键点,这关系到中学历史教学的提高。在教学结构优化的时候,教育主题会更加凝练、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在正确理解教育主题与教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模式,从而可以使现实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达到更高的水平。史料实证素养是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板块,必须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体系中。在该环节中,要达到最优的教学结构,就要合理设置相应的次序,首先是史料的展示,然后是合作探究,最后是总结评价,这样才能确保大单元教学法的正面效应持续发挥。

科学设定概念单元,确保历史教学提质增效。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计划中,要对大单元进行科学的提炼,从而确保初中历史主题教学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以初中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选择了以大单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希望以此构建更为理想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格局。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在开始阶段,对单元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在这个阶段,分析的重点包括了:对课标的分析,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为现实中的历史教育制定了具体的教育目标。第三,遵循真实的大单元教学要求,对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进行最优设计。

结语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应用,这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关键。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必须不断地重复、修改大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课堂反馈,多做总结,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形成固定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欣.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5).

[2]徐峥.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0):19-21.

[3]孙佳乐."大单元"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情感读本2023(6):115-1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