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正文
引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教育领域迎来一场空前的改革。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互联网+”思想给教学方法与内容创新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挑战。以互联网为支撑,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应用程序以及社交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促进其协作、交流以及问题解决。教育部最近几年提出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学生这一主体地位重视起来。而生活化教学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强调把数学知识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实际应用能力。
1.“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1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动机
“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改变。生活化教学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将数学问题,如购物、旅游和家庭预算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学生认识到自己学到的东西直接作用于人生,其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地强化。另外,互联网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不断地探究与练习,以深化数学概念,这种参与感与自主性不仅提高了学习乐趣,而且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1.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生活化教学重在实践,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如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数据、分析统计等,或者参加家庭、社区等项目,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之中,这一做法在促进其数学应用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养成。另外,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和其他科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既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与交流等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3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互联网+”给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带来了大量资源,多样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通过互联网教师很容易获得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案例导入课堂,如借助网络视频、互动游戏、在线测验等来把抽象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生活场景以引起学生关注。与此同时,生活化教学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以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为形式,使学生在交往中构建良好同伴关系,提高学习乐趣,这种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又可以增强学生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让数学学习更生动、更有意义。
2.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
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获取大量生活案例及教学资源,并把这些案例带入课堂,通过视频、图文及互动网站来呈现购物、旅游、气象以及其他涉及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透过这些鲜活的事例,老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置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模拟市场交易、旅行规划,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景下的决策与运算,这种情境模拟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感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获得数学技能。家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家庭作业或组织亲子活动,以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学生有机会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比如,在分数的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借助动画、视频形式切瓜分饼。动画演示的时候,老师带领同学们想想家中共有2个人,3个人和5个人这样的情况下,1个西瓜和1个蛋糕应该如何分以及大家能分到什么程度。通过生动地呈现1/2、1/3、1/5等不同分数形式的具体表示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
2.2结合数学游戏与在线平台,开展项目式学习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数学游戏的应用,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应用程序,如Kahoot、Prodigy等,以便学生能在游戏环境中进行数学的实践和竞赛活动。这类平台一般都配备了实时的反馈机制,这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设计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数学项目,如“校园商店”或者“班级预算”计划等。学生可分小组调查,计划与执行,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在处理过程中学到有关的知识。这一实践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又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例如,在进行《除法》教学中,“路程,时间,和速度”问题需要借助建模思想来完成。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一列60米长的列车以每分钟500米的速度运行,而目前人们知道有座桥长3000米。假如列车完全穿过这座桥要花几分钟时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利用建模技术模拟火车行驶在大桥上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火车从车头到车尾全部通过大桥的过程,学生将线下的文字描述和具体数值转化为线上动画模型。
2.3实施反思性学习
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反思性学习的执行。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也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进行讨论,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教学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教学该如何高效开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通过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工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期望在不远的未来,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去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而使每个孩子在数学世界里发现快乐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浩.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C]//北京国际交流协会.2024年第二届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06316.
[2]邹文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3,25(20):215-217.
[3]史长林. 小学教学中如何使数学生活化教学解决实际问题[D].贵州师范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