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维护方法
正文
火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已成为火电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监测和控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核心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防止事故发生。然而,由于火电厂的工作环境复杂且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面临着多种潜在的故障风险。如何有效地维护这些装置,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已成为火电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和装置的维护展开了探讨,为火电厂的自动化生产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一、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系统构成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主要由主控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和报警与事件记录系统等部分构成。在主控系统中,由中央处理单元负责处理从各个子系统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逻辑进行计算和决策;输入输出模块用于采集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返回的数据,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主要负责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其中传感器的功能是监测火电厂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转速等,为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执行机构包含阀门、调节器、继电器等设备,负责执行控制系统下达的各项操作指令,如调节燃料供应、控制蒸汽流量等。通信系统主要使用工业通信网络,包由场总线、以太网、光纤网络构成,用于在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指令[1]。在通信系统中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确保设备和系统之间的通信网络能够有效兼容。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分散式控制系统,连接火电厂中的全部子系统,如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等。分散式控制系统能够按照预设逻辑采取自动化控制,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保护系统中,安装安全仪表系统,当某一设备或子系统发生故障后能够自动停机,切断设备的燃料供应,为电厂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也可使用联锁保护系统,在关键设备中采取联锁保护,当设备参数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将自动采取保护动作,如关闭阀门、停机等[2]。报警系统主要负责监控电厂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员及时采取措施。事件记录器能够自动记录系统运行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报警、操作、故障等,并自动生成运行日志,为事后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在火电厂热控系统中,以上系统共同协作,构成了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热控自动化保护系统,为火电厂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二、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常见故障
(一)干扰故障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干扰因素,干扰故障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误动或失灵,从而影响电厂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火电厂内安放了大量高压设备和大功率电机,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场,电磁场会通过空间辐射或电缆耦合等途径干扰热控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引发设备误动作。电厂内部的电源系统一旦发生波动,尤其是瞬时过电压或欠电压,会对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设备重启或失效。在热控系统中,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之间通过信号回路连接,当这些回路发生屏蔽故障或布线不合理等问题,会导致热控自动化保护和装置面临外界信号干扰,导致测量误差或控制失灵。火电厂中的热控装置和保护系统需要接地,如果接地装置不完善或存在多点接地,可能会引入杂散电流,形成地线干扰[3]。这种干扰会影响信号的准确传输,导致设备误动作或保护功能失效。此外,火电厂工艺流程伴随着较高的温度,在这种环境下会积累大量静电荷。如果电厂未采取适当的防静电措施,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热控自动化设备的电子元件或导致设备故障。
(二)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在火力发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中常见,具体包含以下几种。一是电源故障,自动化保护装置的运行十分依赖供电质量。如果电源供电出现波动或中断,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二是传感器故障。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是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传感器发生损坏或出现读数异常,可能导致控制系统接收错误信息,进而影响控制和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行。三是通信故障。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或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如果通信线路或接口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或错误,影响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四是模块故障。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如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等[4]。如果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相关功能失效,甚至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软件故障
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软件是由多种逻辑控制和算法开发而成的,如果在软件编程过程中出现逻辑错误,可能导致保护动作无法正常触发,或是在关键时刻失效,无法对设备进行有效保护。此外,因编程问题引发的处理器过载,可能会使保护装置软件陷入死循环或无响应状态,从而使系统失去对设备的监控和保护能力。在热控自动化系统中,保护装置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5]。如果软件在数据采集、传输或处理过程中发生错误,可能导致系统接收到错误的数据,从而影响控制和保护的准确性。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与电气设备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如果软件与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不兼容,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或通信中断,进而影响系统的协调性。
三、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
(一)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和装置的维护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故障情况收集设备运行参数,分析事件记录器中的运行日志,结合自身经验判断故障成因,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例如,对于因干扰因素引发的故障,可加强电磁屏蔽,对容易受干扰的线路和设备采取屏蔽措施,减少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对接地系统进行改造,防止出现多点接地和接地电位差问题,减少地线干扰的可能性。在设备线路布置上,要避免信号回路布线与强电电缆平行,同时要减少信号线的长度,降低感应干扰。当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后,要进行停机检查[6]。若故障发生在电源设备上,维修人员要检查电源的电流和电压以及电源模块和供电线路之间的连接,更换老化或耗损的电源设备。对于传感器故障,要检查传感器的接线和连接部位,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或腐蚀。对处于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可使用冗余配置,防止单个传感器故障对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当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后,要检查通信线路和接口,重新连接加强紧固性。检查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并保持固件定期更新,防止因安全漏洞引发的故障问题。在热控装置继电器或开关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要测试继电器的动作情况,检查动作可靠性。对使用频繁的继电器或开关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提前更换。除事后维护以外,火电厂也要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涵盖日常巡检、月度维护、年度大修等各个层次,确保系统硬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调试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DCS控制系统为例,在调试阶段,受电启动是关键步骤。由于DCS控制系统中的受电点多而分散,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在启动受电之前,技术人员有必要对所有设备的安装状态进行详细检查,尤其是系统受电装置,如盘柜和电缆等。需要注意,在DCS控制系统电力接收的各个环节中,总电源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在总电源柜回路中,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多次供电测试。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供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7]。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检查DCS控制系统的输出和输入线路,每根组线芯都要做到精确连接;在确保输出和输入线路不存在任何异常的情况下,插入模具,进行传动实验。
(三)优化热控保护逻辑采取
在热控的保护链系统里,内部或外部环境可能会产生信号干扰,通常发生在设备和控制系统之间,即“信号串扰”现象,这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在热控保护逻辑优化中,可采取模型预测控制,构建热控制逻辑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过程行为,并优化控制操作。此外也可采取分级控制方式,将控制任务分成不同层次,如基础控制、协调控制和高级控制,各层次之间协调配合。基础层处理快速动态,协调层优化多个变量的协同控制,高级层重点关注全局优化。在控制逻辑优化中,也要融入自适应控制方式,根据系统状态的实时变化,自行调整控制参数,帮助应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提高控制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在控制参数的方面,要定时调整和优化PID参数,确保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最佳响应。可以利用自动调节工具或算法来优化参数。在控制逻辑中加入容错设计,能够使系统在发生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安全模式或备用系统,保证安全运行。在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中,可在关键控制回路中采用冗余控制策略,当主控制逻辑失效时,冗余逻辑能够迅速接管,确保系统不间断运行。
(四)创新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维修技术
在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检修过程中,技术管理是一项关键环节,为电厂生产化装置和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要想做好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技术层面加大关注,持续引进最新的检查和维修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可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设备运行数据,自动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异常情况。例如,通过历史数据训练模型,可以提前预测传感器或控制模块的故障趋势。建立远程监控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现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运维人员可以远程进行故障诊断、调试和修复,大幅提高响应速度,这种维修技术适用于偏远或缺乏技术人员值守的电厂[8]。在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维修中,可引进自修复技术,当检测到内部故障时,系统将自动重启、重新配置或切换到备用模块,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系统的自主性和可靠性。此外,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分析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中的故障记录,识别高频故障类型及其原因,优化维修策略。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潜在的弱点并提前处理。在备件管理方面,可使用物联网和RFID技术,自动跟踪备件的使用情况和库存状态,确保关键备件始终可用,避免因缺少备件导致的维修延误。
结束语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对确保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检查、测试和校准,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持续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设备的数字化管理与监控,才能更好地应对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希望通过科学的维护管理,确保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红辉.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567-1568.
[2]张永旺.热控自动化中直接空冷技术的应用及控制[J].电力设备管理,2021,(05):90-91.
[3]张亚杰.火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维护策略[J].智能城市,2021,7(02):21-22.
[4]陈琳.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检修和维护[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28-29.
[5]晏崇林.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9):116-117.
[6]赵平珠.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1,(05):169-170.
[7]张洋.火力发电厂热控仪表取样管路电伴热装置优化改造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21,(02):11-14.
[8] 胡立东,郝长军.火力发电厂的热控保护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7):9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