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莜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措施
摘要
关键词
莜麦 高产 旱地 栽培措施
正文
莜麦是我国北方寒冷地方重要的粮草兼职作用物,是寒冷地方一种特别拥有杂粮作物,最主要的分布地方是在山东、河北等等。近几年以来种植面积主要是在1600万亩左右,并且主要是以旱地为主。长时间以来,因为受到天气影响,土地条件和传统的耕作模式影响,最后导致了我国北方莜麦生产量非常低,种植面积也逐渐的下降。
一、旱地莜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种类混杂、退化严重
目前,我国北方莜麦生产上大面积耕种的种类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生产出来的。因为种类生殖系统不是非常健全,种类也是非常复杂,退化非常严重。即使科学技术研发部门在培育莜麦新品种的过程里面培养出了一些防止干旱,生产量很高的新品种,但是因为家家户户的生产模式,这些种类在生产上面推广的速度也是特别的缓慢,甚至出现了新的种类过早地夭折了。
1.2干旱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莜麦生产区虽然属于光热资源充沛的旱地地区,有效的降低降水量一般情况下是500到600毫量,有的地区则是在300mm,但是由于降雨量的分布不均匀,而且经常是用阵雨、暴雨的方式来进行降雨,并且大多数是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形成了降水量散失非常严重,水量使用的效果特别低。而且旱地莜麦是一种雨水养的作物,产量的高低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面决定了自然降雨,十风五雨就收割,土地干燥就进行了产量的缩小,因而形成了产量不稳定的形态。
1.3土壤贫瘠是降低生产的另一种因素
北方莜麦地区大部分都是属于土壤贫瘠的旱地和丘陵地区,供肥能力非常弱。而且根据调查。每一亩都只能供氧气一斤左右。近几年以来由于化肥使用量增加,造成了耕地有机物质下降,让土壤容量变得更加重,孔之间的缝隙变得更加小,通透性质也变得非常差,土地构造变得非常坏,供应莜麦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逐步削减,协调莜麦生长发育的功能进行了降低。
1.4耕作粗放、广种薄收
在人少土地多的莜麦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主要是广泛耕种,很少的收入,靠天进行饮食的耕作模式。因为管理的集约,大量的水因为没有蓄水而进行散失,因为没有进行使用化肥而进行了蒸发,因为施肥的水准很低或者单纯的使用化肥进而造成了土地贫瘠。因为田间的管理跟不上,病害流行造成了产量的削减。最后就会形成越低的产能越要广泛的耕种,越广泛的耕种产量就会越低的恶性循环的产生。
1.5加工产业化落后,商品转化率很低
莜麦生产地方交通堵塞,文化落后,产品加工发展非常慢,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种植户都属于自力更生,不能让产品加工实行商品转化进行升值,影响莜麦生产的发展,最终就会导致莜麦的总体面积,总产量实行了逐年下降。
二、高产栽培措施
2.1合理轮作
莜麦和一般的农作物生产不一样,对于轮作是最为隐讳的,连作莜麦病非常多,而且杂草也是很多,并且很容易造成土地的营养成分就会失去平衡,而且也加重了土壤养分和农作物成长的供给和需求造成了矛盾,因此,也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轮作能够对于上面的不利因素进行了远离。莜麦轮作的办法非常多,一般状况下莜麦的好前择主要有马铃薯、豆类制品、油料等等。使用莜麦、豆类制品、马铃薯等等非常多的轮作模式。远离重择,种地、养地之间相互进行结合。把土壤培养肥了,逐步提升土壤的肥力。
2.2整地保墒
需要去抓好4个不同时期的蓄水保墒任务。第一,秋天耕作保墒。在前茬庄稼收割之后,需要快速的进行深耕一整个土壤。第二,冬天镇压保墒。对于天气寒冷造成了土地出现了裂痕,而且垃圾非常多的土地,就需要把土壤表层实行压实,不需要留下任何的孔隙,而且还需要防止风蚀保墒。第三,早春镇压。因为晚上比较寒冷,所以白天就需要解除夜晚的冷冻,土壤在开始进行返浆的时候,应该需要即刻进行镇压,顶凌压不仅可以保墒,而且还可以有提高保墒的作用。第四,在莜麦进行生殖时期实行耕种松土,割断土壤的毛水管,抑制了土地水分的蒸发。
2.3选用良种
选择使用高品质,高纯度的莜麦原种,选择使用产量高,抗病毒害的优良种类,同一时刻,还需要对于那些复杂,退化非常严重的落后种类实行淘汰。选择使用抗旱性能很强,耐得住土壤贫瘠,抗病毒害,产量增加潜力无限的优良品质。这是一种效果出现非常快,成本使用率非常低,获得到的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增加产量方式。良好品种必须要经过非常严格的选择。
2.4合理密植
依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品种特征进而确保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土壤合适的播种量大概是11到12千克每一亩地。在肥力非常高的地方,生产能力非常强的土壤,播种量能够适当的增加3到4㎏,相反的就会减少3到4㎏。除此之外还应该依据不同状况实行不同区别对待,一般应该是以3到6㎝为最合适,气候比较干旱降水量非常少的地方需要合适的深一下。
结束语:综上所述,莜麦的生产受到了非常多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土地等等。而且还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种类复杂,天气干燥,降雨量小,土地缺少,耕作方式粗放,获得利益非常小,商品转化率非常低等等问题。本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在进行莜麦耕种时候,需要使用良好品种,进行合理耕作方式,实行合理密植,延迟播种,进行抗旱等等方法实行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志慧,张立峰.冀西北坝上地区旱作生产与休耕补偿分析——以莜麦生产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9,23(02):98-103.
[2]付成权.莜麦生产技术及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08):68-69.
[3]毛建谊.浅谈高寒区旱地莜麦合理种植密度[J].农技服务,2017,34(0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