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段丽霞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明德小学

摘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创造力;教学策略

正文


 一、引言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世界,而且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孩子们学会了探索和实验,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孩子们能够不受限制地尝试新想法,从而培养出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术教学有助于孩子们发展审美能力,这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触和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孩子们学会了欣赏美、理解美,并最终能够创造美。这种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情感生活,也提高了他们对周遭世界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创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同时,在团队合作的艺术项目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是极其宝贵的。

、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部分小学美术课堂中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演示后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能变得过于依赖,缺乏探索和实验的勇气。

(二)评价标准僵化

在现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中,往往过分强调技法和作品与标准样本的相似度。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个性表达,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抑制自己的创新尝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能会受到抑制,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中最宝贵的部分。

(三)教学资源不足

一些学校由于经费限制或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导致美术教学所需的教具、教材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这样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多样化学习资源的需求,限制了他们在艺术探索上的广度和深度。

(四)缺乏跨学科融合

艺术教育不应孤立存在,而应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找到联系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世界,培养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美术的魅力,而且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例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底的影像,配合海洋生物的声音,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在创作时更加投入和富有想象力。

2. 游戏教学法

将美术知识融入游戏中,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而且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比如,在"拼图比赛"中,学生不仅要快速识别和组合图像,还要学会团队合作和策略规划。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逻辑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故事教学法

通过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故事,不仅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灵感,而且通过故事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讲述梵高的生平故事,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他的创作背景,还能体会到他作品中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4问题导向教学法

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春天的景色"绘画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春天的特点,从而在作品中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种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5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创作任务,不仅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而且通过分工合作,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未来城市"的绘画创作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和规划,每个人都要为最终的作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技能。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领导力。

(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1.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更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尝试。这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创意思路。例如,对于在创作中展现出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激发他们持续创新的动力。

2. 强调创意和个性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创意和个性表达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即使这些想法可能与传统观念不符。例如,当一位学生在绘制“我的校园”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教学楼画成了一座城堡,这种独特的创意不仅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们的个性。教师的高度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审视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我的梦想家园”绘画后,让学生先自己讲述作品中的创意点和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手工制作“可爱的小动物”后,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4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校园一角”写生课后,让同学们互相交换作品并进行评价,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他人的创意和优点,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欣赏能力。在“创意面具”展示活动中,同学们的互相评价不仅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建议和赞美,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三)丰富教学资源

1. 学校应加大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购置丰富的教具和更新教材。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购置多样化的教具和定期更新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现代的学习工具。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引入各种绘画材料、雕塑工具和现代数字艺术设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使用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审美鉴赏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街头涂鸦艺术、现代艺术作品以及传统绘画技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表现形式。这种视觉的冲击和文化的碰撞,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更多的元素和风格。

3引入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的引入可以为美术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和灵感。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不仅可以展示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技艺,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还能够让他们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此外,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他们近距离欣赏大师的作品,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4利用自然资源

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组织户外写生,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形状、色彩和纹理,如秋天的枫叶、石头的纹理等,这些自然元素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重要素材。同时,收集树叶、树枝、花瓣等自然材料,用于拼贴画创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够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四)加强跨学科融合

1.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结合

跨学科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知识。例如,在语文课学习四季的课文后,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四季色彩和景象的理解,这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将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通过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2.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

主题式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环保"为主题,学生不仅要设计宣传海报,还要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并撰写短文阐述自己的环保理念,这种综合性的创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与音乐结合

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创作抽象画,这种创作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视觉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听古典音乐来描绘音乐所传达的氛围和场景,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4.与历史结合

历史与美术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历史文化。通过讲述古代青铜器的历史和造型特点,让学生设计具有古代风格的装饰品,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历史知识,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古代艺术的兴趣和认识。了解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并创作具有朝代特色的服装设计图,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体验和传承历史文化。

、结论

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和加强跨学科融合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改进,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