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凤路

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伽利略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数学与思维能力的紧密联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广阔舞台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完善,更是影响其未来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探讨了通过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信息技术融合及反思性教学等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路径。通过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共同推动数学教育向更加高效、创新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苏教版;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重要能力。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以其系统性强、内容丰富、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优势,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情境教学的巧妙运用,激发数学思维兴趣

1)生活实例引入,增强数学亲和力

将生活实例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是拉近数学与学生距离、增强数学亲和力的有效策略。通过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教师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银行储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常识,更是等差数列应用的生动案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储蓄场景,如学生计划为未来的教育或旅行目标进行储蓄,银行提供多种利率和存期的定期存款选项。学生需要计算不同方案下的最终收益,这一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通过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索。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股票价格波动分析的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股票价格的实时变动、趋势的难以预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展示一段时间内的股票价格走势图,引导学生观察价格的变化趋势,并尝试从中归纳出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诸多困惑,如如何准确识别价格拐点、如何量化波动程度等,这些认知冲突正是推动他们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的动力源泉。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学生可以逐步揭示函数单调性的本质特征,学会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这种从困惑到顿悟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探究式学习的深入实践,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1)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髓,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还能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圆锥曲线的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深入探究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中的一种。通过分配具体任务,如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小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探究进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质疑、反驳,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深化,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集思广益,形成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感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动手操作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如制作几何体模型、绘制空间图形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特征。例如,在制作正方体模型时,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测量尺寸、切割拼接等步骤,这些过程都需要他们运用空间想象力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正方体的结构特征,理解其面、棱、顶点的关系,进而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制作好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如测量角度、计算面积和体积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三、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应用,拓宽数学思维视野

1)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高中数学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工具,更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思维的强大助力。例如,在函数图像变换的教学中,几何画板软件的动态演示功能,使得原本静态、抽象的图像变换过程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可以通过拖动鼠标,亲眼见证函数图像随参数变化而发生的微妙变化,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函数图像变换规律的理解。多媒体技术还能将复杂的数学过程进行分解、慢放或快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观察数学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空间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设计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或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开展网络探究学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正逐步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触到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微积分初步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不仅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还能深入探究微积分的历史渊源、思想方法和应用领域。专业的数学网站、论坛和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爱好者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网络探究学习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工程计算、数据分析、经济模型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1)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数学思维深化与提升的关键环节,它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与建构知识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首先,教师可以设置学习日志反思笔记,鼓励学生在每节课后或每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感受、疑惑点、解题心得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这种记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度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的盲点和弱点。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练习,通过对比不同解法,反思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和策略选择,培养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通过这些自我反思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2)开展师生共同反思:师生共同反思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考试分析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解题经验和遇到的困惑。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适时的引导。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碰撞,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入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错题集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探讨解题策略、总结解题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这种师生共同反思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深入实践探究式学习、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等策略,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视野,并最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数学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狄闻于.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初一版, 2022(20):83-85.

[2]田肃安.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 2021(9):79-80.

[3]彭斌.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与写:下旬, 2021(7):0040-0040.

[4]周宝乾.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2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