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究 ——以第五单元《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初中化学教学;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正文
教学评一致性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学习体验产生重大影响。第五单元《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金属冶炼的原理和过程。在这个单元中,教师需要创建有效的实践性研究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对学生的实验、作业等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能不够明确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目标还显得有些许模糊,不清楚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导致在实施“教、学、评”的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二)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学方式各种各样,随着当前教育领域的创新式发展更是萌生出了非常多的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可能还是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某些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或者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致教学方法与学习目标不协调,就像在讲解《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一课时,若一味讲授原理知识,学生并不能深刻体会何为金属冶炼、如何利用等问题,未能使教学效果获得质的提升[1]。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传统的应试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在,虽然教师们都已逐渐改变思想观念,但是难免还是将成绩给予过多的关注,还是较为侧重于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一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个性发展。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出发,一旦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他们就可以更容易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这些目标[2]。
如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一课时,化学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过程,即矿石提取、矿石还原、提纯等步骤,以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化学反应和原理。并且,为学生展示金属在工业、建筑、电子、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金属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等对这些应用的重要性。再者就是金属冶炼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资源消耗、能源使用、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可持续性冶炼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学生明确知道他们需要理解和掌握什么,专注地学习相关知识,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意识到金属在社会和工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注,尊重个体化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速度。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分享想法,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如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性呢?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如果你是一名冶炼工程师,你会如何设计一个可持续性的金属冶炼工艺?请分享你的构想。有效激发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要求他们深刻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出自己的构想,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种互动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和回答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所差距,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视觉、听觉、动手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可为高水平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如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导出和解析;为中水平学生提供简化的理论知识,重点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低水平学生提供更简单的方式解释反应速率,强调关键概念,确保评估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相匹配。
(三)利用实验引导思考
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的最佳方式之一,不仅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和可能的改进,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3] 。
例如:将铁在氧气中点燃,将铝和铜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其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将金属浸入稀硫酸,再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从而描述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过程中,会发现当铁与氧气反应时,它会火星四射燃烧并产生氧化铁,通常呈现为红棕色的铁锈。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气泡;铝在空气中加热,不会像铁那样迅速氧化,表面变暗,因为它的氧化层保护了金属表面。与稀硫酸反应也会产生气泡;铜通常不在空气中加热时发生明显的反应,表面可能会逐渐氧化,形成氧化铜。它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泡或变化。
这些观察结果反映了这三种金属的不同化学性质。铁容易氧化,铝相对较容易氧化,而铜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同样,它们与硫酸的反应性也不同,铁和铝能够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金属的特性和化学性质。
(四)制定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这种体系允许教师以不同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核心素养、弱点和需求,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个体差异。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不仅仅依赖于传统考试成绩,还包括项目作业、口头演示、实验报告、小组合作、课堂互动等多种评价方式。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后续,他们可以撰写一份关于实验报告,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以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头演示,分享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回答同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评估实验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变种的氢气制备实验,考虑不同的材料和条件,解释其设计背后的化学原理,并预测实验的结果,提高其化学思维能力。通过这个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氢气过程中的表现。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的“教-学-评”教学模式确实是一种新颖而全面的教学方法,它更好地将化学知识、实验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了更富有趣味性和深度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刘振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J].新课程,2021(29):31.
[2] 张倩.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做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40):145-146.
[3] 孙小红.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0):1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