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赵刚花

河北省邯郸市中共邯山区区委党校,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本文旨在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分析其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发现农业科技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同时,强调加强政策支持、加大企业参与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性,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正文


引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成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本文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供广大读者参考。

1.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例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农机的运用和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还推动了耕地整合、农业机械化、农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1.2促进农产品市场化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对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的市场机制和营销模式,如农产品电商平台、农民合作社等,为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渠道。同时,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使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城市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

1.3提升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能够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首先,创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如农业合作社、农户经营主体等,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产出。其次,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第三,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合理的金融支持,促进农业投资和农民创业。

1.4推动农村综合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不仅关注农业生产,还注重农村综合发展。它推动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例如,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还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创新,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2.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农业技术落后

农业技术的落后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仍然依赖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农事管理方法,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首先,由于资源、资金和宣传力量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无法及时了解新的农业技术进展,在作物品种改良、土壤治理、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这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并且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农民往往缺乏适应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导致了技术的滞后应用。为解决农业技术落后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供农技培训和推广服务,推动农民了解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力度,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的新农业技术和设备,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2.2农业基础建设不足

农业基础建设不足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农业基础建设是支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包括灌溉、排水、道路、农田整理、农村电网等方面。首先,灌溉设施的不完善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面临水资源供给不足的困境。由于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农民往往只能依赖天然降水,导致干旱或季节性水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稳定性。为了解决农业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修建和改善农村道路,提高交通便利性。同时,加强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的合作,共同解决农村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2.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农村地区仍然过度依赖单一农业产业或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缺乏多样化和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首先,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在一些地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过多地依赖少数几种主要农作物或养殖品种,如稻谷、小麦、猪牛羊等,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这种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风险相对较高。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善。政府可以制定和执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支持,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4农业信息化建设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不足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农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首先,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覆盖不足、电子设备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程度低等。这导致了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和传递信息,限制了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其次,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培训,他们往往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农业管理软件、气象预测系统、农产品交易平台等,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营。为了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宽带网络的覆盖率,推广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确保农民能够顺畅地获取和传递信息。

2.5人力资源储备缺失

人力资源储备缺失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和培养不足,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力资源稀缺和储备不足的挑战。首先,农村地区的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业机会的局限等原因,许多有专业技能和高学历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条件。这导致农村地区缺乏具备先进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人力资源储备缺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青年的教育质量和职业技能水平。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奖学金和就业机会,吸引优秀青年回流乡村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和留住机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空间,使农村地区成为吸引人才的热土。

3.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

3.1增加现代农业技术投入

增加现代农业技术投入是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包括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推广新型种植和养殖技术,应用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增加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3.2完善农业基础建设

完善农业基础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农村市场和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3积极发展农业电商产业

积极发展农业电商产业是推动农业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销售效益。同时,可以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积极发展农业电商产业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3.4促进区域合作交流

促进区域合作交流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农业经济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可以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广和推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认证,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品质化和差异化发展。通过区域合作交流,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互补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

3.5积极推动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

积极推动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运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这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样,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提供农业经济管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6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奖励政策和优厚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城市到农村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到农村地区发展。同时,可以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还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为农村地区提供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服务。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农业机构、专家和顶尖人才进行合作,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此外,还可以引入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

3.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以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督检查。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政府要落实责任,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的品质控制和农药残留物的检测等基础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8建立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农业金融支持是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政府可以采取差异化和创新性的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民借款和融资的支持。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农业保险、发行农业债券等措施,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同时,在建立农业金融机构方面,可以鼓励银行、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创新性地发掘农业金融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4.结语

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和人才培养等可行性策略。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对于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宗杰.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分析[J].商业观察,2022 (33):33-36.

[2] 吕会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赤峰市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 科技,2022,13(06):40-43.

[3] 赵红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2):61-63.

[4] 王学玲.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 (04):129-131.

[5] 孙大光,高雪莲,李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6):75-76.

[6]王倪莎.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山西农经,2021 (24):75-7680.

 

作者简介:赵刚花(1982.05—),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等。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