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周永宝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与复杂性日益增加。然而,建筑施工现场往往存在高空作业、重物吊装、电气作业等多种高风险作业,加之施工人员众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建筑施工成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领域之一。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措施

正文


建筑施工作为具有高危风险的行业,存在各项不同类别的风险,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安全管理极为重要,全面开展安全管理,进一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则是管理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现状,提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期望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此原则强调将安全预防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始终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首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监督与检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等手段,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萌芽。同时,在安全与进度、成本等发生矛盾时,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二)责任明确,落实到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者,责任明确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激发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培训,增强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技能等多个方面,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确保培训效果。通过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一)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然而,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存在管理机制缺陷,如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执行不严格等。这些问题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作用。

(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然而,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现场管理混乱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以确保施工安全。然而,部分施工现场存在管理失控的问题,如物料堆放无序、设备乱摆乱放、安全通道不畅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1、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构建一个全面覆盖、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包括安全政策制定、安全目标设定、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安全管理流程与程序、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以及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机制等多个方面。通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2、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并完善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紧密结合项目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3、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二)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1、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技能等多个方面。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增强培训效果。

2、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安全理念和行为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悬挂安全标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度。同时,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创新实践,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3、实施安全绩效考核与奖惩

安全绩效考核与奖惩是激励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对于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奖惩分明的制度设计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现场管理

1、规范施工现场布局与作业流程

施工现场的布局与作业流程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效率。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和作业流程;设置清晰的安全通道和紧急疏散路线;确保施工机械、材料堆放有序;加强临时用电、用火等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2、强化设备设施管理与维护

施工设备设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检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及时淘汰老旧、破损的设备设施。同时,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安全防护与应急准备

安全防护是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方案;加强高处作业、临边洞口、电气作业等危险作业区域的安全防护;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装备。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涉及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系统地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 (17): 153-155.

[2] 张利欣. 清单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建筑安全, 2022, 37 (09): 73-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