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上的运用浅析
摘要
关键词
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决策支持;创新发展
正文
引言: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国家鼓励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并作出前瞻性的决策,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决策的基础,同时财务管理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为战略规划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情况、盈利能力等,这些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的实力。同时,还需要结合行业的财务指标,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合理预期。只有立足财务现状,结合行业态势,企业才能拟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路径。可见,财务管理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有了财务数据支撑,企业的战略目标才不会过于夸大或者保守,战略措施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因此,财务管理为战略规划注入理性元素,使之更加客观科学。
(二)有助于战略规划的财务风险评估
每一项战略都伴随一定风险,其中不乏财务风险。譬如资金筹措风险、投资回报风险等,这些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而在战略规划之初,就需要对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财务管理正是企业评价和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人员可以运用专业技能,对拟定战略的资金需求、利润预期等进行测算,查漏补缺。同时,财务管理还能对策略执行的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等进行模拟,找出潜在的财务风险点。再者,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提出风控措施,如设置风险资金池、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是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精心谋划的战略终需付诸实施,而财务管理正是实施战略的基石。一旦战略开始实施,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等。而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控制,正是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同时,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业绩进行持续评估,及时调整方向。而业绩评估则离不开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这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力量。可见,财务管理贯穿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对于保障战略如期完成至关重要。
二、现状分析
(一)战略投资决策缺乏全面的财务评估
在进行重大战略投资决策时,部分企业存在财务评估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首先,投资可行性研究不足,未充分考虑项目的财务风险和收益,盲目跟风投资,导致资金闲置或投资失败。其次,投资决策过于依赖定性分析,缺乏量化的财务指标评估,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决策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此外,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参与度不高,未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报告,导致决策信息不对称。同时,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决策流程不规范,权责不明确,风险难以有效识别和管控。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筹资策略缺乏前瞻性
部分企业在制定筹资策略时,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筹资方式单一等问题。一些企业过度依赖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大;而另一些企业则股权融资比例过高,股权过于分散,所有者权益受到稀释。同时,筹资渠道单一,很多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抗风险能力差。 此外,筹资策略缺乏前瞻性,未能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行业周期等因素及时调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一些企业还存在筹资规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资金到位时间与投资计划脱节等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投资效益。
(三)财务预测不准确,战略财务规划不到位
许多企业在财务预测和规划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财务预测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预测方法简单,缺乏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未能准确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预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难以为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部分企业只注重年度财务预算,缺乏中长期战略财务规划,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脱节,缺乏清晰的阶段性财务目标和路径安排。三是财务预测和规划流于形式,未能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缺乏对各部门的财务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影响企业战略执行力。
三、提升财务管理在战略规划决策中的作用的措施
(一)战略投资决策的财务评估
投资决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对潜在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财务评估。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运用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可行性。同时,还需要进行风险分析、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估项目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收益波动情况。财务管理还需要参与投资决策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预算编制、资金筹措、投资执行和后评估等环节。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需要准确估算资金需求和未来现金流量;在资金筹措阶段,需要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在投资执行阶段,需要控制资金使用进度和质量;在项目后评估阶段,需要对投资回报和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资本结构优化与筹资策略制定
在制定资本结构目标时,要全面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财务状况等因素,权衡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比例,既要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要控制财务杠杆风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同时,资本结构优化还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相匹配,根据战略规划的调整及时优化资本结构,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筹资策略的制定是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金缺口、现金流状况、融资成本等因素,科学选择筹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在进行筹资决策时,要全面评估各种筹资方式的优劣势,如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提供抵押担保,审批流程较长;而股权融资虽然不需要还本付息,但会稀释原股东的控制权。此外,还要合理划分长短期资金需求,针对不同期限的资金缺口采取匹配的筹资策略。对于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方式解决;而对于长期资本性支出,则需要通过长期借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
(三)财务预测与战略财务规划
财务预测和战略财务规划对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紧密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因素,运用科学的预测模型和方法,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预判。在财务预测过程中,需要对影响企业未来财务表现的关键驱动因素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市场需求前景、竞争格局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法规调整等。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规律,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本支出、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进行综合预测。财务预测不应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采用滚动预测的方式,定期对影响因素和预测结果进行审视,根据最新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在收集各方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情景模拟等先进手段,持续优化和完善财务预测模型,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财务规划是在财务预测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和约束条件。通常需要设置净利润目标、现金流目标、资产负债率目标等关键指标。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制定资本支出计划、融资计划、税务筹划等具体方案。
结束语: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工作者,我由衷希望企业能够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在战略规划和决策中的价值,为财务管理赋予应有的战略地位。同时,我也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必将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得力助手,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财务管理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需。相信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成为推动企业战略创新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蓉,杜义飞.打开企业战略规划变化的“潜过程”——基于认知视角的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8,37(03):61-72.
[2]杜长飞.企业战略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贸实践,2018(05):190.
[3]陈国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7(19):289.
[4]刘江红.财务管理在战略规划和决策上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10):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