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下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数字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正文
引言
“数字化教学不仅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丰富幼儿的直觉体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幼儿教师可以借助数字科技,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以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等,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1数字化时代下学前教育教学的意义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学前教育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利用数字化设施开展教学,对幼儿的学习及身心发展都能够带来积极影响。首先,数字化设施具有直观地呈现色彩鲜艳的图片、多种音视频的特点,教师结合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助力幼儿利用数字化设施来快速学习与掌握知识和技能。这能够帮助教师更为直观地呈现知识内容,使幼儿快速认识与理解所学知识,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激发了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为教师教学与幼儿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其次,数字化资源还具有不受时间控制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并且这些资源量多而质优。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幼儿通过课堂学习认识与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助力。多元化的教育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促使幼儿能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为幼儿的全方位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最后,在数字化时代下,学前教育综合利用数字化设施打造现代化教育沟通平台,凝聚学前教育、教师、家长三方力量,充分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实施多元化教育,为幼儿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应用存在的误区
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分依赖。对互联网技术过分地依赖是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应用中的一大误区。学前教育可能过分依赖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标准化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更倾向于使用已有的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而忽视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这样做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会导致教学活动的机械化和呆板化,使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电子教材或在线课程投放给幼儿进行学习,而缺乏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能使教师忽视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虽然互联网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幼儿的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互联网资源,便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认知水平不符,达不到教学目标。
3数字化赋能下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3.1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分布教育资源,学前教育需要重视并合理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立数字化教学交流平台,确保学前教育教师可以了解和学习更为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以此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例如,学前教育可以增设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动画视频、互动游戏以及教学课件等,确保可以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学前教育应带领教师加大力度建设与完善数字化资源库,鼓励教师积极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设计方法,促使资源库的内容更加丰富,以此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学前教育应鼓励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并为教师定期开展一些数字化资源获取整合、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数字化工具,为后期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奠定基础。此外,幼儿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学前教育可以组织特定的专项训练,鼓励教师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学前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让教师根据此项目主题自主整合、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践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幼儿教师也可以组建团队,搜集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幼儿教育相关的视频资料、系统软件以及游戏内容等,并将此类资源融入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学前教育应鼓励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活动的需求,科学、有效地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好地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3.2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智能化学前教育教学平台
搭建智能化的学前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学前教育教育带来诸多好处。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互动游戏、电子书籍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家校互动,方便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展,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在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中,学前教育要深入了解学前教育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平台,以满足学前教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智能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前教育应设计家长参与教育的机制,通过平台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沟通,促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学前教育教学平台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如针对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其学习历史和行为数据,从而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这个学习路径不仅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速度,还综合考虑其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
3.3运用数字化设施,创设多元情境
数字化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交互式白板、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设备。这些是幼儿园内常见的数字化设施,教师可以借此创设出更多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境中进行活动与学习。这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也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借助数字化设施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当了解与掌握不同数字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取最适合的数字化设施,以确保幼儿园教学中数字化设施的有效性。在日常的上下学中,教师观察到部分大班幼儿并未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于是设计了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开展“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教育活动,以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其安全保护意识。活动开展前,教师利用红绿灯的灯牌和多个交通标志牌头饰来布置场景,以此为接下来的情境创设做好铺垫。在活动开展的初始阶段,教师播放《危险远离我》交通安全教育系列动画片,初步构建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情境。在情境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观看的动画片内容来交流心理感受,指导幼儿根据大牛闯红灯的行为来初步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这样,教师利用希沃白板来展示动画视频课件,有效创建了关于交通安全的真实情境。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出现的交通标志,引导幼儿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知识,即:“细心的小朋友们在放学路上肯定观察到了道路两旁常常竖着提醒大家注意交通的牌子和警示语,那你们知道这些牌子叫什么吗?这些交通安全标志代表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交通安全标志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展示课件中有关交通安全标志的图片,和幼儿共同认识与学习交通安全标志,要求幼儿头戴红绿灯头饰来学习正确的交通规则,使幼儿能够快速了解与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3.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是提升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创新路径。家长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助于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幼儿的成长。通过信息技术,家长和幼儿园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幼儿的教育问题,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中,教师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提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在线沟通渠道,包括通知发布、学习进展反馈、教育资源分享等功能。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交流活动,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意见和建议,加强双方的合作与沟通。在幼儿园建立教育信息发布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定期发布有关幼儿园教育的资讯和活动安排,方便家长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互动平台,家长登录平台后,可以查看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参与的课程内容、特殊活动的安排等。通过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沟通,分享幼儿的成长点滴、学习进展和特殊经历。教师可以定期发布幼儿的学习成果和精彩瞬间,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成长情况,促进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幼儿园教育的资讯、活动安排、教育理念等内容,方便家长获取相关信息,加强家园联系。在微信公众号上,除了发布幼儿园的教育资讯、活动安排和教育理念外,还可以设置在线问答、互动投票等功能,增加家长参与感,加强家园联系的互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下,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创新意义和学前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学习更多专业性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高效利用数字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互动与实践探索,打造数字化学前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吉广萍.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7):110-111,121.
[2]唐彬强,李敏.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8):243.
[3]伍涛,张新明.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发展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8(1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