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强 郑久兵

金瀚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6401

摘要

与传统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方便、成本可控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并具体论述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流程,总结了优化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以期对未来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吊装;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它不仅能缩短建设时间,还能节省建设费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阶段制定预制装配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具体程序,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和洁净,为相关施工作业提供必要的环境,这样才能实现总体的经济效益。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1.1多样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将预制装配技术应用于施工项目,可以保证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扩大施工区域,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在装配式建筑中,可构造出高品质的隔声量,同时轻钢龙骨、石膏板等建材在建造过程中,也能使建筑物的功能更加完善。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安装隔热墙,可以实现对气候的集中调控,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建造过程中,采用更多的吸收噪声的材料,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生活感受。装配式结构具有抗震能力强、构造简便、抗火能力好、整体结构自重能力显著下降等特点。相对于以往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环境友好和实用的特点,可以保证建筑外观的完整性,而整体使用塑钢门窗则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

1.2工厂化生产,提高效率与品质

与传统建造技术相比,装配式施工是一种新的理念,它在制造、和生产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以建筑物的外墙为例,传统的建筑物,其外观虽然美观,但涂漆过后,经过日晒雨淋,就会出现颜色变化、褪色等现象。而拼装式建筑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采用的是专门的机器和模具,然后用烘培的方法将墙体烤干,这样就不会出现褪色的情况。例如,在建筑的保温材料方面,传统的建筑大多是以板或毡状材料为主要成分,较为分散,而装配式的建造基本上都是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其尺寸准确、隔热性能好、材料损失率低。同时还能实现防火防潮等多重功能,可以很好地确保工程的进度与品质。

1.3施工装配化,简化施工程序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需要先对预制好的建筑部件进行加工,再按照施工图对其进行一系列拼装。这样就不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并且还能让建筑周围的环境更加清洁,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保证项目进展顺利,大大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设计预制构件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必须对各组成部分的差异进行合理地控制,以改善工程品质,同时,要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外形不规则或结构复杂的零件,所以要对不同的浇筑方式进行合理地运用,尤其是在构件制造前,应全面考虑各区域的地形条件、吊装能力及运输条件,以保证构件的防火、耐冲击、耐久。对大尺寸预制件,也要注意构件的脱模和预埋吊点的处理,根据不同区域的保温需求和环境条件,选用材质更坚固、更便于拆除的隔声材料,使其与主体结构进行有效地连接。在进行构件的设计时,还要对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地分区,对卫生间、厨房区域的构件进行防水透气的工作,清洁每一层的地面及墙面,并合理地控制楼层及墙面的稳定性,为地漏、管道和灯具预留埋置的空间。

2.2规范设计构造节点

在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墙板预制件和墙板预留孔进行力学和物理学上的优化,将其与气候、环境等相结合,对接缝进行合理地设计,并对多种材料进行优选,使其达到最优的防水效果。在外墙墙体的构造节点处封闭时,宜采用密封剂和混凝土,突出其抗伸缩和抗剪功能,确保防水、防火和防震。在装配式建筑外窗、窗连接处,还可采用预制夹心墙,并对保温层实施持续集中控制,以保证气密性和安全性。

2.3预制墙体施工技术要点

1)预制墙体的吊装施工

装配式建筑外墙面积较大,需要分点位进行吊装,施工难度较大。为确保吊装工作的品质,在吊装过程中,需要对起吊点的位置及数量进行严格设计。随后采用专业的吊装设备将预制的外墙吊装到规定的地点进行组装。施工中应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防止施工中出现应力不均匀引起吊装事故。在外墙下降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下降的速率,并以恒定的速度顺利地下降到预定的位置,在外墙下降到50cm的时候,需要停下来,然后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让其慢慢、平稳地落到安装地点。

2)外墙体斜撑施工

将装配好的外侧墙吊装至预定位置,并对墙的安装标高和轴线进行了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将墙内的斜拉条固定在外墙上。安装固定对角板时,通常将对角架设置在墙边2/3处,与墙成55°~65°角并且在每一块预制墙中,应设置最少2根对角柱。对角墙和楼板三个部位采用膨胀螺栓紧固,膨胀螺栓埋设深度大于3cm。安装对角对焊技术,可使装配式外墙与装配式楼面的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

2.4叠合梁的制造技术

叠合梁的制造是整个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在叠合梁组装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叠合梁下部墙梁窝部位的钢筋进行预先处理,以方便暴露钢筋的安装。在设置吊装位置时,可以先将叠合梁一侧的吊点数目减少,完成一面吊装点,然后进行另一面的吊装,全部完成后,再设置叠合梁的下端支撑。根据设计高程控制层板的高度,并加以校正。在调整叠合梁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地基支承来调节其高度。将叠合梁调整到设计要求后,将两端焊好,然后进行叠合梁的吊装。将叠合梁提升到规定的位置,采用闭式配环和开放式配箍法进行叠合梁的捆绑施工。

2.5预制窗体安装技术要点

为确保整个建筑的采光与通风品质,可以选用装配式窗体的施工工艺。预制窗体的安装应以整体的安全性、美观性和稳定性为原则,在施工时,要先在外墙的规定部位预先预留安装螺帽,再在装配预制窗体时,用螺帽将两者结合并固定。在安装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对窗体进行微调,以确定它们的方向与安装规范一致。将预制窗体安装技术用于建筑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窗体的安装质量,使得窗体的建造过程更符合建造规范,这样就能改善整体结构的施工品质。预制形式的建筑过程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安装预制窗体时,只需将螺母与螺栓的加固连接在一起,就能使窗体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这样就减少了对窗体的安装力度和难度。

2.6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要点

在建筑物的建设中,防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防水技术对建筑物的服务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第一种防水设计方法类似于常规的建筑物防水,即在每个墙体的接缝处填入防水材料,起到封堵水的作用;第二种是建筑防水,即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构件接头的结构和尺寸进行合理地设计,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的流动阻力,达到防雨的目的;第三种方法是采用一种密封式气密带,其可在预制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与混凝土形成一体,或者在建筑部件上设置密封条,方便施工。

3预制装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预制阶段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包括预制与装配两个主要环节,即在预制厂房中先进行构件的预制,然后再进行正式的预制。工作人员要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地设置,确保生产和设计等技术人员都能满足相应的需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项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材料的调查与分析。目前,我国建材市场的监督管理还不够健全,很多建材企业的产品质量都不符合标准,甚至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第二个阶段是原料采购人员要对市场的真实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别,对供应商的资格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挑选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原料采购渠道。同时,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进场检验,所有所用的预制原材料都要有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并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取样,对原材料要严格把关,不能使用抽样检验不合格或证书不完整的物料,充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品质。

3.2运输与存储阶段质量控制

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的特性,制定全面的装运和贮存方案,着重分析施工环境,合理地设计加护方案,在运输时间、运输过程和运输路线等方面严格设计执行计划,实现对异形零件的有效输送。在选择运输工具时,要正确地选择各个运输车辆的基本规格,做好物料安全防护,确保运输的稳定,防止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产生的不均匀倾斜。在堆放预制构件时,也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选择适当的支撑材料,做好防护措施,存放构件的场地要清洁、整洁,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防止内部的积水对构件的质量造成影响。

3.3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建筑部件运到工地后,还要进行连接和组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在结构形式上确保结构的合理性。然而,装配式建筑刚起步不久,还不够完善,产业中缺少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再加上从业人员的流动,使得其安装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预制件的形状、尺寸、预埋件位置、插筋位置、孔位置等进行初步检验,确保其安装施工的质量。确认无误后,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并做好巡视工作提前排查风险点。在竣工后,仍需对照图纸认真核对。

3.4加强流程管理和进度审核

由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才刚刚起步,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完善和可行的政策和规定,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远不能满足实际建设的要求。为此,必须按照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并且在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加以落实,确保其质量。在过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工程质量满足设计需求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能使建设成本过高,要做到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平衡。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地安排,准确把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工序,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3.5重视相关施工要点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重视相关施工要点。首先,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建筑,其涉及的项目较多,且施工过程复杂,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较高。所以,要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就必须挑选专业人士参加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对一系列的施工技术有足够的理解和理解,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品质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还要做好建筑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所购买的各种设备都能满足建设规范,对购买来的各种材料要进行专业的检验,以防止以后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其次,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工艺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的,所以,与之相配套的施工体制和技术也要主动地进行升级,使之更符合现实工程需求。要把施工监理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检查,使施工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最后,要持续地总结和分析施工的技术经验,从而对以后的施工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使其更科学地向前发展。

结语

在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具有极大的优势,通过构件预制、智能定位与自动化吊装流程,完成功能多样、品质优良的装配式建筑形式的建造过程。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运用,建设企业应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合理把控和采购建筑材料引进各类大型机械和精密设备,强化现场施工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政道曾佳吴恒钦.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及多阶段传导关系研究[J/OL].工程管理学报1-6[2024-03-08].

[2]柳博洋王杰.基于SE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建筑202431(02):175-176.

[3]王思宁韩冬辰.面向定制装配式建筑的混合现实智能建造——以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极光之家为例[J].世界建筑2024(02):92-97.

[4]刘青云周盛世李梦.基于TOPSIS-GRA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风险评价[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142(06):59-65.

[5]陈石玮陈兆芳.基于离散事件模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规划方案评价与决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135(06):31-36.

[6]冯新鑫.装配式建筑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推广与运用兼论装配式建筑对历史保护建筑活化利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71-72.

 作者简介:王强,1973.11.07,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作者简介:郑久兵,1968.7.6,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