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及对策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平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319

摘要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化验是必要步骤,是化工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科研开发的重要支撑。检验化验程序是监控生产工艺指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方面展现其独特优势。所以,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成为化工企业所要追求的品质管理目标,也是检验结果被市场所接受与利用的依据。本文针对化工企业在化验检验方面的不足,将重点探讨强化质量检测和化验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化学工业需要不断地制造许多化学制品以支持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数量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所生产的化学制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化验,是实现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化学物质的复杂程度和其衍生物种类繁多,化验是其筛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满足生产要求的化工产品。当下,化工检验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以弥补以前化验程序的缺陷,并使用科学数据辅助企业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与改进。

1在化工企业中进行质量检验化验的重要性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化工企业中,质量检验化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来检测产品的性能,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化工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化工企业的质量检验化验工作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个过程中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产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极易导致采购单位或者使用者出现意外事故或遭受人身伤害。为此,必须认识到质量检验化验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2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质检体系不健全

根据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的化工企业均已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了相应的化工实验室,而且相应的设备也比较完备。但是,通过对一些发生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化工企业的调查,发现他们在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部分企业的复审、工作评估等体系甚至缺失。就拿复审系统来说,在进行质量检验化验工作时,由于误差、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不可能一次就能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若企业缺少二次或多次复验的制度,很容易导致化工产品的检测结果得不到保障。

2.2质量检验化验工作标准化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标准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不够,会对化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工作规范不够规范的原因有很多,如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利用老设备,还有就是有些化工企业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有关的测试规程去做,或者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因此,由于缺乏标准化,化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的优化对策

3.1制定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为检验和判断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定化工企业对所申报的检验项目是否具有完备、有效的对应标准。化工企业应根据其业务范围,制定、执行和维持一套管理系统,并将其方针、系统、计划、程序及工作指引等书面化,以确保化工企业测试或检定的品质,并将该系统资料传递给相关人员,使他们能了解、掌握及执行。

3.2环境、仪器设备控制

3.2.1环境控制

仪器和各类测量仪器是检验化验工作的基础,其良好的状态与精度,不仅关系到检验结果的稳定与准确,而且还会对产品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化工企业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环境监测设施,对可能对检验化验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实施有效监测。

3.2.2仪器设备控制

在化工企业的检测体系中,仪器设备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整个化工企业的分析和检测能力。同时,该体系的功能是否能够实现,与仪器设备控制存在直接的联系。对主要的设备、计量装置进行专门的管理,要做好巡视工作,并做好巡视记录。所需的工作环境符合所需;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对新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评估;对重要的仪器和设备,要有操作方法,安全措施,维修保养等方面的规定;操作人员应熟知操作手册,熟练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仪器设备保养工作,保持仪器表面整洁;对大型、精密的仪器,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并要经过培训、考核,才能上岗;化工企业的仪器设备要有一个使用记录系统,在使用的时候要进行检查,并仔细地填写使用记录;设备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切断电源,打扫现场卫生;若在操作中出现任何不正常现象,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发生重大故障时,及时向化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汇报。

3.3规范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的原始数据。要规范原始记录本格式,明确内容和要求,统一印制。原始记录是对试验过程与结果的真正记录,要求填写的信息要客观、规范、真实和及时地记录在原始记录册上,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如有必要,应由检验员亲自改正,并在其上或旁注明修改后的资料,并由修改人签名。使用圆珠笔或黑色钢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在对测试条件进行记录时,要保证测试环境、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材料和操作人员的信息都要详细、清楚并如实记录。如果缺少了一些资料,对应的区域应该用对角线标出来。还应有测试人和校核人签名。实验过程中,原始记录必须如实记载,不得在实验结束后再作回想或转抄。将原始记录和测试报告送交档案室存档,保证其在控制中,并可追踪。保质期通常在两年以上。

3.4分析数据处理

在定量研究中,当系统误差被排除之后,测量结果会有很大或很小的数值,如果发现是由于工作中的失误,那么就应该立即删除这些数据。在无法确定其成因的情况下,不能任意丢弃或保留,而要根据4D法、Q检验、t检验法、格鲁布斯法等对其进行检验和衡量。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正确性、评定试验的质量和进行资料整理,必须对试验数据进行存档。试验资料中所保存的有效编号,应与所用仪器的准确度相符,一般情况下,除末一位数以外,所有资料均可靠。在计算结果时,所保存的有效位数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精度的要求。

3.5抽样保存及抽样检查

化工企业对样品制备后保留的副样及分析后样品的收、存、领、发、运、处置等各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的原状。样本保存应在独立的房间内进行,不能在房间内放置与样本无关的东西。样品间由专人负责,保持室内整洁。样品进入仓库后,要有专人负责,并根据货单对样品进行仔细的检查,对样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样品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将其放在样品架上,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样品。做好进货记录的填写,定期盘点。出货时,需经有关领导审批,并做好相关记录。退回样品时,应及时清点、核对,备注退样缘由。按照企业的生产需要,确定产品的保质期,过期后的产品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处置、销毁。化工企业要经常开展质量管理检查,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化工企业的工作质量管理情况及仪器的准确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时的检查,以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在可控范围内。

测定样品成分,以测定结果为依据,判定其质控状况;开展经常性的抽样检查,并由两名及以上化验员同时检验,可对化验员的样品制备及化验品质进行查验;将各部门抽样样本送到具备相应资格的外检单位,对本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查;将检测结果传达给员工,让其对化工企业化验工作的实际效益有充分的认知。

3.6误差的来源与消除

样本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得到精确的分析结果,但是,无论使用何种分析方法、精密仪器设备,或者配备多么优秀的化验人员,以及操作得多么娴熟和精细,测量出来的结果也不可能与真实值完全相符。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误差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只要能把握住它的基本原理,就能把这一误差降到容许的限度之内。

1)固有误差:也被称为可预测误差,在测定中发现,这些误差一般是由一些常见的原因引起,其误差值相对稳定。固有误差可归纳为仪器误差、方法误差、化学试剂误差及人为误差。在化工企业对比试验中,针对设备陈旧、操作不规范、温度、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各类偏差,应及时修正和优化。

2)偶发误差:也被称作随机误差或无法预料误差,它是由多种因素随机改变而引起的测定结果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幅度和方向具有非平稳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偶然误差的形成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难以掌握相应发生机理。

3)失误误差:由于不恰当的处置方式而产生。如加料不当、溶液飞溅等,都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在查明这些问题的根源之后,就应该剔除那些误差较大的数据。误差可以通过仔细地工作和适当地操作来消除。在实际的化工企业工作中,通过重复试验、比对试验、能力验证等方式,对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改善。

3.7内部市场化考核

化工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价值规律对各项工作进行提炼、定量。将原料、能耗、工作情况等因素纳入内部营销业绩评价系统,每个评价准则被转换成确定的分值。例如,做完一份化验报告可以得到一定的分值,但如果化验报告中出现差错,就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执行每日结算及公布系统,以使所有员工能够即时了解其每日工作业绩,哪些任务完成得好,哪些需要改进,以及相应的收入变化。这一透明的管理方法是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地改进他们的技术技能,从而持续优化业绩表现。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构建化工产品检验化验的权责体系,将相关人员的薪资与日常化验质量、材料损耗数据等指标挂钩,减少化工企业管理者摆脱工作量,让其将精力集中到实验室建设、工艺管理等重要工作上。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自觉提升技术素养,积极减少误差的发生,实现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的目标。

3.8品质投诉及品质事故处置

对质量投诉与事件的处理,是保障与提升检测工作质量的必要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因实验人员的疏忽或仪器设备本身问题而造成的误差。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会引起生产中断,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应制定质量投诉及质量事故处理方法,并严格落实。

1)检验申诉:当用户对产品的检验质量提出异议时,应先由质检人员进行接收,对原始记录、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了解检验方法和程序,将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分析相关品质问题。如检验程序无误,应立即通知投诉者,并做好解释工作;如有差错,应纠正仪表及设备,保留副样或新样重检,在质检人员的指导下,按照要求的步骤再次检查,出具检验报告。

2)化验质量偏差:在检测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或仪器故障而导致的严重错误,造成的不良结果,称为化验质量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并与生产部门合作,停止基于错误数据的生产行为。值班人员或相关人员必须将事故发生的过程、处置过程、以及对事故的成因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立刻成立由化验室、相关班组及相关单位组成的调查组,按照全面调查原则,对事故原因进行深挖,确定责任方,制定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的对策。

结语

为保证化工企业品质检验化验体系的有效性,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定期开展内审及评审,定期对体系进行评价。必要时,对有关品质管理的文件进行修改、解释和补充,并对化工企业设备进行更新。通过对品质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保证检验化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杨靖元.谈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23,(32):86-87.

[2]于飞,吴可君,戴立言,等.含乙醚的化工过程安全设计-以无水无氧条件下α-AlH3的制备为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23,37(03):449-454.

[3]常艳.煤焦油加氢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21,(11):48-49.

[4]张彩平,牛林萍.董事会异质性、低碳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商业会计,2022,(16):56-61.

[5]王嘉豪,李艳,王男,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化工园区事故风险综合评价及分级预警研究[J].辽宁化工,2022,51(06):776-779+783.

[6]王静.石油化工产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展分析及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4):79-81.

作者简介:王平,1982.09.17,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人。主要研究方向:化验分析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