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立现代东方文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思考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学东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

新加坡独立后,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建立了度多元的现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其经济的腾飞,其经验值得他国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建立现代东方文化 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思考

正文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Singapore),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共和制,首都为新加坡市。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2月,新加坡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军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英属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独立。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独立后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多元的现代东方文化。

一、现代东方文化的丰富内涵

1、大力弘扬儒家文化的精华

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儒家思想是由早期移民华人带入的,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新加坡政府特别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提倡社会为先,倡导宽容、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的美德,倡导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重视教育和智力投资。概括起来包括一下八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观;二是仁爱有序的道德观;三是入世有为的进取观;四是重知尚贤的教育观;五是重俭拙奢的节用观;六是廉洁勤政的民本观;七是适用现代的礼仪观;八是和谐宽容的社会观。

2、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一是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科技。首先制定科技发展计划。自1991年以来,新加坡成立了国家科技局,定期制定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计划和科技补助计划。这些计划包括“革新2020”、21世纪科技企业家计划、21世纪资讯通信计划、生命科学发展计划等;其次加强产业导向政策。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导向政策,通过减免税收、政府投资和帮助企业补充研发费用等支持产业发展;再次鼓励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国家科研机构在获得科技局课题经费后,只能得到总经费的70%,其余部分须有科技局根据工业界提供的资助金额等量拨付。

二是高度重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首先政府推广创新。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竞争和创新,特别是总理李显龙强调,在新加坡应以知识、创新和才能而非低成本来竞争。为此,新加坡设立了“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并颁发“新加坡创新奖”以表彰在创新方面有特殊成就的集体和个人;其次深化经济改革。新加坡通过五次经济转型和抓住全球化机遇来推动改革,通过改革和开放,不仅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还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务实的教育体系。新加坡通过多次教育改革形成了务实的教育体系,首先贯彻务实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尽可能把不同程度和能力的孩子分配到合适的学习场所,以免孩子过早被淘汰而踏入社会;在教育战略的选择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二者兼顾;其次采取了务实的分流制度。为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减少了过早的社会分化,新加坡为学生提供了通往成功的多种途径,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学校,既有利于为国家选拔优秀拔尖人才,又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潜能和兴趣,学习适合自己的实用技术。

3、把儒家文化精华和西方文化精华有机融合,形成多元的现代东方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政策。新加坡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通过这种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和谐相处,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新加坡形成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三是举办多种文化活动。新加坡通过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展示多元文化传统和现代元素,提升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国际形象。四是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新加坡积极参与世界各地文化节和文化周,通过展示文化的方式,提升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

二、现代东方文化建立的多元背景

1、多元的文化背景。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人口主要由近一百多年来从亚洲、欧洲等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这些不同的种族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本土语言,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奠定了基础。

2、特殊的地理环境。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通道,这使得它自然成为多种文化的汇集地。这里不仅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还有各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理念和宗教信仰的共存。

3、英国的殖民统治。在英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引进了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如民主议会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重视科技、创新、竞争等理念,深刻影响着新加坡社会的发展。

4、全球化的影响。二战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打破了各种族的孤立和保守状态,使得西方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等各种文化在新加坡交融并存。

    三、建立现代东方文化的深刻启示

1、要结合本国国情,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新加坡现代化的实现是儒家文化、西方文化与新加坡的国情有机结合的产物,他们最终使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社会稳定,大大地减少了暴力犯罪事件。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吸收新加坡现代化中的积极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实现中国梦。

2、要高度重视教育,培养多元实用人才。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视教育,重视多渠道培养人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期,对各种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已经多元化,我们要借鉴新加坡经验,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根据现实需要及时调整教育培养方案,拓宽教育体制,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理念,采取多渠道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多元人才,以推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

3、要倡导主流价值观,增强国家社会意识。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核心的价值观念,即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强调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一价值体系既融合了东西方因素,又整合了传统与现代,有助于维护社会团结和多元文化共存。我国要以此为借鉴,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都参加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尤其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合格接班人。

4、要重视家庭和谐稳定,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进取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家庭和人民,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风建设,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让家庭成为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

 5、要持续推动改革和创新,形成改革创新的有利环境。新加坡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成功转型,关键在于其持续的内部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出现了一系列棘手问题,亟需持续改革,理顺关系,解决问题。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不断鼓励创新,要建立创新机制,让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新加坡现代化建设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建立了多元的现代东方文化,值得他国借鉴。

参考文献:1、余伟民、章清《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月第1版);

2、阎荣素、朱爱《试析新加坡的儒家文化》(河北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卢艳兰《以文化人:构筑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中洲期刊,20141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