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分析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改革; 英语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教学策略; 主动学习能力;
正文
引言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在职业教育中,英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然而,伴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我们可以从探索和认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开始,进一步揭示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同时,也探讨和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比如个性化教学、任务驱动学习以及基于技术的教学策略等,这些都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效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旨在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1 英语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之一,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人才,而英语作为必修科目,对于职场、国际交流和学习进修提供重要支持[2]。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专业术语和沟通技巧,以便在工作中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有效交流。
1.2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具体专业需求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改革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灵活应用英语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3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是指学生主动、愿意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人意愿。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显得尤为重要[3]。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第三,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规划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助、相互促进,共同取得学习成果[4]。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概念和特点
2.1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定义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作为高校教学工作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可被视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无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是在对知识的独立探索中,都能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一概念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因为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所包含的因素、内涵和外延可能会有所区别。
从宏观视角来看,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可被理解为学生对独立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它来源于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对学习的热忱。而这一动力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能促使他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坚持不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微观视角来看,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涉及到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行为反应和认知过程。这三个层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内涵,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对学习成果的期望值,行为反应表现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和主动性,认知过程则是学生评价自我学习效果,调节学习行为和策略的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也可理解为学生主导自身学习的牵引力。这一理解强调的是教育的主体性,即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积极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观点下,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成为衡量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
总体上,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是复杂而多维的,涵盖了学生的情感、行为、认知等多个方面。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了解并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运用适当的方法研究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对改进和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2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特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它具有主观性。自主学习动力源自学生内心,反映了学生的主观欲望和自我价值观。这种动力富有目标性。它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自我鞭策和自我激励的动力来源。再者,自主学习动力具有持久性,依赖于学生的内在欲望,具有自我激发和自我维持的能力。它具有变异性,会受到外在环境和内在状态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2.3 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分类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表现形式和来源,可以将自主学习动力进行分类。一是内在动力,这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意愿和欲望,体现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二是外在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外部刺激和激励,如家庭期待,社会认可,学校奖励等。三是情境动力,这是由特定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创设出的学习动力,表现为学生对于特定学习活动和学习挑战的兴趣和投入。
通过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才能了解并理解学生自我驱动学习的动态机制,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3、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影响
3.1 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
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我学习成为了主体,与以往的传统模式区别明显,这样的变化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供了可能性。在新的教学空间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的角色也从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积极求知和探索者。这种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来主动提升英语水平。
3.2 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为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新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教学方法是教与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新教学方法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贯穿复合性,生活化的课堂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例如,涉及学生自我探究,合作学习,项目实施等环节,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英语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参与研究项目,提升了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从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同样,情景模拟法也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模拟真实的英语使用环境,使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使用英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使用的效果,这种学习经验不仅促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也更好地培育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向设计思想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最终的学习目标出发,反向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这一模式下能够看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掌控,进而提升自主学习动力。
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将学生置于英语学习的主体位置,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倡导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从精神层面更有力地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足够,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包括熟悉新的教学策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实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也需注意该方法的局限性,灵活调整配合各种教学环境变化,以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新,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推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3.3 新教学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影响
教学环境的改变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广泛使用。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打破课堂的时间地点限制,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自主学习。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环境能为英语听说读写提供丰富的情境,使语言教学更为生动和逼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的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式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得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英语教学真正应用于实践生活中,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成就感;新的教学环境则让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地点自主学习,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三点方面的积极影响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4、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策略
4.1 个性化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策略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其特定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兴趣和目标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使学生产生更大的自主学习动力。
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学习节奏、兴趣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
个性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项目研究、专题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主学习动力。
4.2 任务驱动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学习策略是一种以任务完成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中,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有目的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动力。
任务的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能够让学生看到学习的目标和价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动力。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主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也是提高自主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
4.3 技术驱动的教学策略
基于技术的教学策略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利用技术提供的便利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无所不包的学习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形式,如在线讨论、互动游戏等,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新媒体应用如微博、微信等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资源,可以在课堂之外,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如发布每日一句,分享好的英文歌曲或电影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以上介绍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任务驱动学习策略以及基于技术的教学策略,都是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教学者们深入研究并实践。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探讨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揭示了新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环境对激发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重大价值。同时,研究也发掘和整理了一些实践策略,包括个性化教学、任务驱动学习以及基于技术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方法,期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两个维度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将这些教学策略巧妙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仍需要教师根据自家学生的特性进行细致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希望本研究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更为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李雪晴.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150 - 151.
[2] 张一明, 韩莉, 杨娜, 李志国. 任务驱动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海洋技术学院学报, 2022, 34(04): 250 - 255.
[3] 马淑芹, 李有明. 基于技术的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科学, 2018, 40(28): 85 - 90.
[4] 王曼, 孙笑霄.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 商业时间, 2016,(12): 266 - 267.
[5] 田宇飞,杨凤娇.自主学习动力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23,41(02):112 -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