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正文
引言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合理教学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切实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梳理清楚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增加学生表达自信,为学生后续流利表达想法打下好的基础。但是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学思维相对固化,过于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讲解,容易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本就不敢表达的学生更不敢阐述自己的想法,不利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影响学生综合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三方面出发,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几点建议。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
伴随社会发展,不再仅仅需要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需要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尤其是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表达,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教师教学层面而言,小学阶段,语文是重要教学科目,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足够多的鼓励,增加学生表达自信,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找出目前阻碍学生表达的原因,探究解决策略,全面引导学生,给予学生锻炼口语交际的机会和时间,逐渐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为后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好的基础。
从学生学习层面而言,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不仅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全面引导学生,逐渐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增加学生表达自信,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顺应教学发展趋势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全面引导学生,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口语表达训练活动中,掌握表达技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从教学发展层面而言,社会持续发展,需要交际能力强的人才,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模式的优化,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倾听他人、尊重他人,掌握沟通的技巧,为学生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立足实际,改正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推动教学发展。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固化,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很多,其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需要重视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为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解,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够合理,容易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导致本就不懂得如何表达得学生缺少表达机会,学生自身阅读量和词汇量有限,教师不全面引导学生,学生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概括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逻辑性较差,也会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无法全面回答问题,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1]。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教学发展,积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多元教学活动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实际教学时,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思维也相对固化,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化,不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较低。教师采用单一方式授课,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没有设计合理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案,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不够全面,甚至有的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也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2]。
(三)学生学习观念陈旧,课上回答问题的动力不足
农村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全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农村小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有的学生即使回答问题,声音也较小,表达逻辑性较差,甚至有的学生抗拒表达,不仅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全面,学生自身学习观念又存在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系统培养,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3]。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积极性,给予学生阐述的机会,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转变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会过于害怕答错,学生敢说,有助于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再过于重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而是能够结合教学改革趋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4]。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掌声》这一单元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圈画感兴趣和重要的表达句子和段落,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课文中蕴含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积累语文知识,为学生口语交际打下好的基础。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内文章,也可以适当引入课外阅读内容,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实用的语文知识,学生想要表达时,不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不敢表达,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名言警句,结合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学生能够做到出口成章。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和句子,教师及时进行检测,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朗读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并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能够将背诵的语文内容运用到实际口语交际中,切实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表达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二)开展多元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教材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教学形式是多元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为学生开展多元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演讲稿,通过演讲,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能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学生阐述自己想法时,需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打动其他学生和教师,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表达技巧,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好的学习体验感,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6]。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城市或者是自己成长的城市,教师给予帮助,帮助学生完善写作内容,进而开展有关课文内容的演讲活动,可以是班级内的活动,也可以是多个班级一起开展的演讲竞赛,也可以不同年级之间一起比赛,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一定奖励,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开展辩论活动,给予学生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之间进行深度辩论,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能锻炼学生临场反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续写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想法阐述出来,锻炼学生反应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扮演活动,在某一主题下,教师进行旁白,学生进行语言和肢体表演,活跃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学生阅读喜好和表达方式并不相同,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时,给予学生几分钟的展示时间,学生课后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可以讲述一个故事,也可以阅读一段课文内容,逐渐增加学生表达自信。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多元活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7]。
(三)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阻碍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自信心较低,导致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自己出错,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教育和成长环境,优化教学方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梳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克服不敢表达的心理,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害怕出错和害羞而不敢表达,逐渐形成好的表达习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8]。
例如:学生学习《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一篇文章,为其他学生介绍。学生介绍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书籍或者文章的内容更为详细的介绍清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也能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籍和课文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克服表达的恐惧感,帮助学生树立表达自信,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无论是在学生自主介绍书籍或者文章,还是教师开展其他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然后模仿教师的表达,总结表达技巧。学生进行表达--倾听--表达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互相分享技巧,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9]。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多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际教学时,教师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合理教学方案,全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苏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4(04):127-129.
[2]王筠.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2024(07):158-160.
[3]王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家长,2024(05):162-164.
[4]齐艳艳.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小学生(上旬刊),2023(12):133-135.
[5]杜晓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158-160.
[6]庄丽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育艺术,2023(11):55-56.
[7]杨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3(11):115-117.
[8]温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25427.
[9]闫晓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0):118-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