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现代化生成逻辑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孔令海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推广,为乡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还推动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乡村产业现代化的推进也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乡村产业现代化;科技创新

正文


新质生产力,是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以生产力新质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质量理论,以生产力要素创新论丰富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以生产力水平跃升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进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2]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一)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孕育先进生产力。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涉及领域新、科技含量高、交叉属性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新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我们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

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种生产力形态的出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发展理念转变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这种转变不仅要求我们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更要求我们在制度、管理、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是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支柱。动力变革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效率变革则要求我们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质量变革则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劳动者素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

科技创新催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被视为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其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特性上。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也渗透到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这种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其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上。新质生产力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更注重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这种提升和提高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加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全球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现代化的逻辑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对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传承和经验总结,也是基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关键阶段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的一大理论创造。[3]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形成的新型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种新型生产力包括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以及新型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乡村产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生产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农业和乡村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关系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具有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等特点的生产力,其核心是创新。乡村产业现代化是指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核心是农业现代化。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乡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化的农业装备、高效的农业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附加值,从而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乡村产业现代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乡村产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依靠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引领。在农业领域,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因此,新质生产力和乡村产业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附加值。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和技术,为乡村产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二)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力。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则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第一,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托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生产力,其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为现代产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现代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产业结构、节约能源等,都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智能化、科研和产业一体化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第二,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使得乡村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逐渐崛起,这些产业对提升乡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新产业的发展推动着产业链的延伸,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通过科技创新的巩固和延伸,我们可以强化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从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第三,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强乡村产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起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向乡村地区流动,推动乡村产业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了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和竞争力提升,同时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三)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结构影响

新质生产力具有变革性和革命性,技术创新和新的生产方式促使传统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技术革命进程的重要力量。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可以带动技术的跃迁和产业的革命性变化,前瞻性使新质生产力能够顺应,甚至引领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和革新力显示了其对传统产业、传统生产方式的重塑能力。[4]

首先,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推进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的加速发展,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使乡村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其次,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使乡村旅游业成为乡村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住宿业、旅游用品制造业等。

再次,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农村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销往全球。这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提高了乡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程度。

最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使农业生产形成产业化链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等。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提高了乡村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使乡村经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1).

[2]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3]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1

[4].周绍东,胡华杰.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0.

[5]令小雄,妥亮,金喆威.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

技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

[6] ,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

 

[作者简介:孔令海,男,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乡村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基金项目“脱贫攻坚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研究”(2024SJSZ00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