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应用
正文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及具体要求
1.1技术的具体意义
伴随城市化的深入,使得建筑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正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就以高层建筑而言,为确保建设的可靠与安全,离不开该项技术的支持,对于项目质量的保障,高支模为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如今在建筑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已是建设过程的重要标准,它一般依靠所搭建的模板,有力保护建筑建设,为一项高空作业,相关规定指出,存在较大危险性的工程,对于高支模搭设,它的高需要超过5m,跨度大于10m,此外,承载范围大于每平米10kN,承载能力不低于15kN/m2,若工程没有处于合理范围,搭设高不低于8m,跨度不低于18m,另外,承载范围不低于15kN/m2,承载能力大于每平米20kN,显而易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该项技术可以发挥辅助作用,保证施工作业可以正常开展,所以具体施工中,当开展高支模施工时,应当存在合理性以及稳定性,将质量监管落实到位,以降低施工中发生影响因素,为项目正常建设打下有力基础。
1.2技术的具体要求
关于多层支模施工,应当综合考量上下支模,确保它们的统一,产生垂直线,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底座以及垫板开展安装,具体施工中,对于梁以及板跨度,若超过四米,需把模板起拱,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把控高度,确保处于1%0至3%0之间。高支模施工中,对于梁的立柱来讲,它为核心的施工步骤,应当全面把控横竖距离,它的距离一般和板一样,在独特情况之下,将把板的倍数当作标准。高支模施工中,需要开展区间衔接工作,水平杆应该伸向立柱,当开展模板拆除作业时,应该根据合理顺序以及规定来开展,根据支模顺序开展,支撑性不够好的模板,能够先拆除,然后才是承重性较好的模板,对于拆除作业来讲,应当同安装顺序相反,对于衔接处应当多加注重,已完成拆除的材料,不可以出现抛掷行为,防止出现事故。就该项技术来讲,模板管理是相当关键的,应当全面规范施工环节,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处于图纸设计环节,需要确定支架参数,其中涉及附近梁板问题,保证能够根据预设方案,有效完成建造目标。处理建造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建设数据问题,这对施工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当开展梁板安装时,需要先安装底板,接着才是侧板。另外,无论是剪力墙还是柱板,当开展施工作业时,都应该结合柱子垂直度来明确。正式开展浇筑前,应当做好检查工作,试验结束之后,方可开展浇筑。
2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何谓高支模,一般指所建工程施工支模高超过八米的项目,对于不一样的项目,其建设高度有所差异,一些高度能有百米。该项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深入提升建筑项目承载力,同时让项目施工更便利。所以对于有关人员来讲,应该加大关注该技术的运用,掌握有关的流程,将技术控制落实到位,进而确保建设质量与人员安全。
2.1施工准备流程
此环节一般包含以下的内容,一是材料选取,二是方案预设。在进行选取时,应该结合建筑实况来开展,在该项技术之下会使用到较多的材料,例如木材、混凝土等。具体选择中,应当充分根据有关标准开展标准化选择,防止不达标的材料发生。另外,应当综合考量项目有关方面的需要,即荷载量以及承重量。对于建筑项目的开展来讲,方案设计为不可缺少的前提,结合建筑性能以及结构等,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按照设计状况开展项目测量,确保方案的有效与合理。
2.2模板安装
正式操作前,应当找到梁线以及轴线处,当然也要确定控制线,特别针对顶架,在对其开展安装作业时,应当把钢管铺设于梁底,并且借助木枋龙骨,以便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实际安装中,也应该多加关注钢筋捆绑,保证任何环节都正常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浇筑作业,接下来,结合混凝土情况,确定能不能够开展拆卸以及清理。对于该项技术来讲,安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有效拆除拉杆的前提下,方可开展后续清理作业。
2.3施工管理流程
就高支模施工管理来讲,它包含着较多内容,例如施工环节、施工安全,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需要充分把控全部施工环节,结合所制定的方案,有效完成建设目标,确保整体的质量。并且在具体施工中,应当全方位分析实际施工,保证工程项目合理地完成,另外,无论是施工材料还是建造环节,都需要注重分析。
2.4施工模板要求
就该项技术来讲,施工模板管理具备相当关键的意义,建设企业应该对建设环节开展全面的管理,为所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应该在图纸设计环节,便确定所有阶段中的支架参数,包含附近的梁板问题,保证作业环节能够根据设计的方案达到作业目的。处理施工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图纸以及方案中的作业信息问题,对模板作业来讲相当关键。处于梁板安装期间,应该先开展底模安装,在此之后对侧模板进行安装。另一方面,针对剪力墙以及柱模板,关于二者的施工应该结合柱子垂直情况以及模板安装情况来明确。正式开展浇筑作业之前,还应该认真检查混凝土与建筑工程,在试验结束之后,再开展浇筑施工。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3.1高支模安装环节
根据以上提及的信息,对技术流程有着一定掌握,还应当为运用项目的研究打下有力基础。第一,加固模板基础,确保将底板铺设到位;第二,施工中第一时间调整支护松动现象,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防止由于松动,从而带来较大的影响。安装环节与诸多内容有关,例如脚手架以及模板等,为了更好开展混凝土浇筑,需要在满足强度等级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拆除作业。
3.2混凝土浇筑施工
正式开展浇筑工作前,需要全面检查与混凝土有关的内容,例如其性能以及配水比例,在处于使用阶段,防止发生质量问题。具体浇灌中,需要根据有关的流程来开展,对于浇灌步骤来讲,一般以这样的形式,也就是由中间向四周扩散,换句话来讲,针对混凝土,把其浇灌至模具中间处,接着朝着四周浇灌,其中需要多加注意均匀程度,同时确保浇筑高度,可以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另外,处于浇灌环节,需要确保振捣的不间断性,防止短时间内凝固情况的出现。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建筑特点,组织专门人员来值班管理,及时找到浇筑问题,且通过有关的举措进一步来优化。对于混凝土的管理,需要多加注重初凝环节,认真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以便能够确保整体质量。
3.3高支模验收环节
对于支架的设计,应当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与施工者开展充分交流,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失误的情况。检验结果与诸多方面有关,例如建造进度,施工结束之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士,由其来开展支架检测,若存在问题,要及时找到致使问题的因素,并且有效解决,为建设提供全方位保护。对于施工者来讲,当结束施工环节时,开展全面审查,管理者也应该落实好审核工作,一旦存在问题,要求第一时间重做。当对检验制度进行明确时,也会引入该项技术,按照其根本要求,对工作开展全方位检查,提高操作水准,获取良好的建设成果。
3.4拆除环节
对于该项技术运用来讲,高支模拆除为核心环节,一般体现于下述几点:第一,施工强度若难以符合标准,则不可以开展拆除作业。确定强度符合标准之后,还需要通过相关人员验收考察,获取批准之后,第一时间开展拆除作业。第二,当拆除模板时,应当根据有关顺序来开展,例如由上至下。第三,具体拆除中,若混凝土强度符合规范,则其表面不易发生损坏。值得一提的是,首步应当松动顶托,以便能够从源头上优化胶合情况,同时为今后安装打下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松. 房屋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探析[J]. 安徽建筑, 2021.
[2]夏一山, 夏云驰, 郝政委.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 048(004):39-40.
[3]武志勇. 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79(17):135-135.
[4]曹瑞娟.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