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西药门诊处方用药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
正文
处方用药使用是否合理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随着当前医学的发展,处方用药研究逐渐深入,可以及时发现处方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降低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1]。本文就西药处方门诊用效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旨在分析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详 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西药门诊开具的2000张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处方的用药,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依据《处方点评制度》当中的相关要求以及规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处方当中的内容,审核处方内容的信息,不合格处方包括书写不规范处方、不合理用药处方[2]。
在处方书写不规范期间,应对处方的前记、正文内容书写、后记内容的书写存在不规范的状态,也有医生出现了书写错误的情况,在为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出现了药品名称书写错误,为患者提供的药物治疗未正确选择商品名,同时在处方当中的药物数量在五种及以上;患者使用药物的治疗时间超过了七天,而且医师未注意用药的理由;需要使用抗菌药的患者未记录皮试的结果,使用静脉药物治疗时,未对药物进行分组,处方当中的字迹过于潦草,无法正确的辨证,使用的处方为非专业处方[3]。
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内容中包括了前记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患者临床诊断的结果与患者的用药处于不相符的状态;使用的药物剂量超过了说明书的要求或者使用的剂量过小;患者使用的药物用法不当;提供了超七天的药物;患者的使用药物未使用药品的通用名;在处方当中的药品种类超过了五种;药物品会出现药理性持拮抗;患者是否存在适应征用药。
1.3观察指标
分析处方用药当中的不合理之处。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注射剂的使用率为6.70%;抗菌药使用率为9.30%;不合格处方为6.00%;
各种处方的数量以及构成比 | ||
处方类别 | 处方张数 | 占比 |
注射剂 | 134 | 6.70% |
抗菌药物 | 186 | 9.30% |
不合格处方 | 120 | 6.00% |
2.2不合格处方中占比最高的为药理拮抗,其中包括适应征用药、用量超说明书或者剂量过小等。
分析两组不合格处方分类以及构成比[n(%)] | ||
分类 | 数量 | 构成比 |
前记不合 | 12 | 10.00% |
诊断与用药不符 | 12 | 10.00% |
用量超说明书或剂量过小 | 14 | 11.67% |
使用方法不当 | 12 | 10.00% |
超7d量 | 10 | 8.33% |
未使用药品通用名 | 7 | 5.83% |
一张处方超5种药品 | 1 | 0.83% |
药理拮抗 | 36 | 30.00% |
适应征用药 | 16 | 13.33% |
3讨论
不合理的处方包括药理性拮抗,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了药理性拮抗时,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如何患者使用了多潘立酮治疗期间,医生又为患者开具了奥替溴胺,从药理学来看,多潘立酮进一种外周性质的多巴胺受体类的拮抗剂,该药物在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的效果上较佳,利于患者排空胃部的内容物,使得患者的胃窦以及十二指肠的运动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促进了幽门的收缩,同时在提升患者食管蠕动的效果上较佳,促进了食管括约肌张力的提升,真正的实现抑制患者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的症状,为患者提供奥替溴胺治疗期间,该药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且也拥有较强的解痉效果,对于多种运动的亢进均有着较佳的效果。患者因为原因不同、部位不同或者因平滑肌纤维病理性萎缩导致的痉挛反应可以收到较佳的效果,若患者联用两种药物会增加其出现药理性的拮抗[4]。诺氟沙星与呋喃妥因联合用,会导致患者抗感染药物的药效被抵消。
为患者提供的药物剂型使用不合理,日常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半天,日服一次。若医生开具该处方时,说明用药不合理,该药物作为肠溶衣制剂,是心脏血管预防血栓的用药,可以减少对患者的胃肠造成刺激,降低副作用的产生,故不得掰开服用。超适应征用药,贝那普利应用于慢性肾脏患者,该药物的说明书无该作用。用药间隔不合理,如果用药间隔控制不佳时,会影响药物的发挥。比如阿奇霉素,该药物在体内可以维持相对较长的衰减时间,一般间隔时间在4-5天,可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抗菌药可以实现抑制细菌产生,以实现杀死细胞的目的,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继而导致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过于频繁的情况,随着当前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概念的增加,本文通过分析处方当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当前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为适当,占比较高的是不合理用药,这也说明应做好医师以及药师合理用药的管理,积极为医生或者药师进行培训,使得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得到提升。同时日常处方当中的药物数量应在五种以下,一旦药数的种类超过五种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高,故应做好该种情况的监督[6]。
综上所述,有效的分析门诊处方的具体情况,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产生,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的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燕.处方点评对门诊西药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4,14(5):129-131.
[2] 蓝敏丽,蒋康婧.药学管理服务降低门诊药房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效果研究[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4(1):269-271.
[3] 刘雪梅.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状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8):52-55.
[4] 李淑珍,张阿恋,陈建达.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1):154-158.
[5] 赵俊.多种西药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与开展临床用药指导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2):156-158.
[6] 王雅娟.门诊处方审核及点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干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17):148-15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