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供电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王紫欣,沈鹏程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隆化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承德市 068150

摘要

保障农村用电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用电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用电安全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用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的用电安全意识不强,电网受各种障碍的威胁较大。因此,文章从对农村电力供应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村电力供电;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正文


我国的农村电网改造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保障。当前,我国的农村电网体系还在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力供应中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农村电力供电安全存在的隐患及问题分析

1.1农村电力供电表面原因

(1)农村居民的居住原因,相对于城镇,我国农村人口的居住较为分散,存在着区域多而小的不均衡现象。这将使建设农村电网的建设投入更大,并对农村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财政压力大的地方,由于电网覆盖面不够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传达。(2)农村供电网络的特殊性,相对于城镇,农村电网因投入和效益的限制,在布置电网时不能完全满足安全性的技术标准,有些区域的电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改造困难。区域间负荷差异大,导致变压器利用率不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3)农村供电半径的限制,在乡村地区,由于供电半径的限制,使得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了电能质量。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压供给,导致电源不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4)农村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困难,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土地辽阔,电网覆盖范围较大,电网覆盖范围较大,电网覆盖范围较大,难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线路损坏,如不能及时修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5)障碍物对电网的威胁重电网受障碍严重威胁的原因是乡村地区本身的特点。障碍的形态各不相同,可以是树木,可以是石块,也可以是房屋,任何出现在乡村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杀手”,对乡村的电力网造成威胁。具体来说,首先是线路通道的维修不到位,这与线路维修人员有很大关系,即在平时的巡查过程中,没有对可能对线路造成危险的地形和地形进行细致的勘察,没有发现树木、荆棘等潜在的危险,也没有对当地的土壤进行细致的加固,因此造成了隐患。第二种情况,就是农民们的违法行为,他们在一片有电网的土地上种树,盖房子,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第三个因素是突发事件,它是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在大风呼啸的情况下,经常碰到树会导致接地短路、开关跳闸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树木倒塌,或者是汽车撞到电线杆导致倒杆断线的情况。

1.2农村电力供电实际原因

1)农户安全用电的意识差

在农村,虽然大部分农民都知道电对人的危害,但是,对用电的安全使用,却没有多少人认真地去研究过,总结起来,就是农民的安全用电观念不强,这一观念的滞后,首先表现在宣传方面,宣传不力是造成大量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一点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试想一下,如果农民们知道了用电的安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另外,对电力供电的管理也比较松懈,一些农业电工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技能都比较差,在用电现场工作的时候,不能根据有关的工作流程来执行用电安全和技术措施,违背了有关的操作规程,没有做好线路的维修,导致了漏电,触电的意外,导致了一些不需要的人员伤亡。

2农村用电管理、检查、维护难度大

乡村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乡村道路交错,居民住房分散,导致供电线路一般都比较长,再加上乡村里树木茂盛,四季变换,植物的分布状况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供电线路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甚至被损坏。这对于农村地区的供电安全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农村电力团队素质需要提升

因为制度上的原因,农村电力企业的员工缺乏专业的训练,整体素质与国网公司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农村电力企业员工,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基础训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去操作,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工人,他们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尽管部分农村电力人员通过学习、训练,在专业技术上有所提高,但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4)对配电设施安全维护的力度不够

配电设备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是,在农村地区,人们对于配电设备的安全维修意识还很薄弱。配电房年久失修,无法防止非专业人员进入;配电房消防设备不够规范,无法及时合理地扑灭火灾;配电变压器设置得不够高,外人很容易攀爬和翻越,同时地线断裂腐蚀也加剧了潜在的安全风险;雷击防护设施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更换;电杆的质量,间距,垂线弧度,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等检查不到位;电线杆和铁塔上的提示标识不清晰,不完整。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当前我国农村用电安全状况并不乐观,必然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用电生活埋下隐患。

5供电主干线超负荷运行

尽管农村已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但是一些乡镇和干线还在沿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老旧设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原有的干线电网已经不堪重负,无法满足人民对电力的需求。电网过载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障。

6线路老化

乡村的线路,大部分都是在农村电网改造之前,家家户户都在用着几十年的线路材料,这些线路材料本来早就该换掉的,但是由于农民的节约,以及对电网的安全意识不够,这些线路一直用到现在,导致了线路的老化,绝缘度下降,很容易发生农村电力事故,比如,如果被强风吹走的话,很容易让老化的线路发生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7设备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目前,我国电力原料的生产工艺存在着良莠不齐、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因利润驱使,大量劣质产品进入农村,对农村电网的供给与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农村,由于受环境、福利等因素的制约,具有较强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导致了乡村专业人才的匮乏。在用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疏忽,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给用电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断电保护器对农村电网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广大农户对断电保护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8)电力资产的安全风险大

乡村地区因地势复杂多变,受电网建设条件限制,大部分用电设施均处于露天状态,饱受风吹雨淋、霜打雪淋之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设施大多采用铜铝结构,价格昂贵,加上乡村用电资产大多位于室外,因此很容易受到不法人员的偷盗。而在家畜扰动方面,乡村中饲养的牛、马、羊等大型动物数量多,且无规律可循,易造成露天用电设施的重大损坏,对乡村电网的供电造成极大威胁。在农村,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经常在线路下方栽种高、生长快的树,导致触地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农村电力供电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2.1强化管理机制

在做好安全用电宣传工作后,还要完善农村用电管理体制。要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违法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农村电力工缺乏专门人才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农村电力工设备检修和管理的技术措施。如果管理的好,就不会出现故障,也不会出现私拉乱接的情况。

2.2合理搭建电网

若说以上两项预防措施都是从广大农民的用电角度出发,则应从供电建设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建设。这就需要供电部门在建设电网时,要充分考虑周围地形、植被等因素。对不稳定的地点要严加防范,还要注意树木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威胁。同时,电力部门要对线路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以避免因导线断裂而造成的危害。

2.3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束缚机制

要全面加强农村电网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农村电网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审核方式,促进各级领导、各级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把安全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对职工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加强对奖励资金审计办法的贯彻落实。发生事故后,要及时、准确、完善地向有关部门汇报,事故分析要实事求是,要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2.4加强检修力度,做好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

安全来自麻痹,许多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损坏或者老化的线路进行及时的更换,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了确保在役用电设备均符合安全要求,必须设立电力设备安全巡查机构,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检测,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某些易发生超负荷用电状况的地方,要进行用电设备的替换,采用耐受度较高的线路,并装设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的安全性。改善服务品质,对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有需要,立即解决。在做好抄表和收费工作的时候,要多看多查。在设备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的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2.5优化农村供电组织机构,做好人员管理

农村电力部门按区域划分了各自的责任区。每个发电厂都对本辖区内的各类用电业务进行管理。加强对供电职工的管理,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是提高职工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每个村子都要有充足的专职或者兼职的电工,以确保一旦有什么地方发生了停电事故,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要强化电力企业的财政管理,保障用电的经费,以便在维修或更换用电设备时,有充足的财力支持,确保用电的正常运行。杜绝乱花钱的现象。要做到“专款专用”,在农村电网维修工作中,要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每个用电都有记录可查。组长负责核对,并报主管审批。

2.6将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到位

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是做好农村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前提。要根据各种配电网络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结合气候、季节等要素,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并指定专人负责,并将管理者的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发现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同时,还要保证设备检修工作的效果,尽早地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把维修工作形式化,要对维修周期内的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为农村电力系统提供设备厂商的支持,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7加大力度对电力设施外部隐患排查及其治理

外力损伤已成为输配网安全的重大隐患,特种车辆作业、地铁施工、地基开挖和树竹类故障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类隐患,供电企业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追踪,搜集有关的证据,在生成完整的隐患信息之后,要加强与施工单位、树竹业主之间的横向交流,尽早地将有关隐患予以解决和整改。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由政府协助协调解决问题。要主动动员全过程的社会力量,对电力设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和跟踪,并对发现的隐患进行举报,给予奖励。

2.8加大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力度

农民的安全用电知识不足是农村电网供电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与电力部门应加大对农户的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是:1在选用、安装各类线路、电器时,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工业标准。2严禁私拉,乱接电气设备。3对临时线路应设专人看管,任何人不得接近。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其拆卸。4如果发现用电设备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维修,不要私自接近。5在检修家电产品时,应先关闭电源,然后才能进行检修。6父母应教导子女,不乱动电器线路,不能爬上电线杆子,不在电器旁嬉戏,不能把电器和网络弄坏。

3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电力供电安全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还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对农村电网的改造与升级,对于那些没有进行升级和改造的乡村,政府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并投入一笔经费,逐渐地升级改造老化的电器设备,让它们逐渐摆脱低压区域。供电企业应加强对用电安全的宣传,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农户的生命安全,实现农村生活的平安、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农电用电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有效措施[J].电力新技术.2014(09).

[2]谢毓城.农村用电安全存在的隐患分析[J].内蒙古电力管理,2013,(20):33-46.

[3]廖旭明.农村电气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20):68-69.

 

[4]盛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力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6):122-123.

[5]郑显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电力发展初探[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7):217-2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