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就当前情况而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运用较为广泛,且施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为此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该项施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问题。
1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指的是通过应用砂石、水泥、水等辅助材料混合形成混凝土,之后应用施工技术构建混凝土结构。从中可以得知,构成混凝土的材料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在构建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混凝土结构建设水平。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排除外界不良因素,以便确保混凝土结构建设质量。之所以混凝土结构常被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流程简单,施工难度低。(2)混凝土施工材料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讲价格低,并且由混凝土施工材料构建的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强。可以说,混凝土结构属于性价比高的建筑结构。(3)混凝土结构可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内外火灾,降低火灾事故的严重性。(4)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抗震能力比较强,既可以保证建筑物施工水平,又可以保障人员安全。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置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配置混凝土是最基础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看似简单,却关乎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水平,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自身经验严格操作,以项目工程实际需求为主,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准确配比,确保砂石、水泥、胶合剂以等各种原材料比例的准确性,依据制定的配置流程进行制作。例如:在对砂石进行配置时,搅拌混凝土之前要精准测量出砂石含量,以此明确其配比状况。在明确混凝土各项原材料的比例之后,首先要进行试验,如果调配出来的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要求,方可调配大量混凝土,经试验检测发现翡翠林溪花园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各项参数均满足标准要求。
2.2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拌和过程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工作人员能力和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完成准备工作后要按照既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材料,部分工程的混凝土采用现场制备的方式,在拌和混凝土前要注意做好现场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检测,确保与拌和要求相符合。其次,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要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以及水灰比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与设计相符合。最后,要按照既定顺序添加各种原材料,控制好搅拌时间。另外,在确定搅拌均匀后检测人员还要取样检测,明确混凝土原材料坍落度、含气量等是否达标,只有各项参数都符合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2.3混凝土的运输
在做好混凝土配制工作后,需要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便于施工人员使用。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性能发生变化,就要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运输体系,科学地推进混凝土运输工作。其中,会将施工运输时间、运输工具、运输速度、运输线路等纳入混凝土运输体系之中。同时提前构建防运输途中干扰因素的应对策略,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以便从源头上把控施工质量。
2.4钢筋绑扎
(1)保证箍筋固定方式正确。目前工作人员经常根据设计要求固定钢筋材料,还要复核钢筋固定效果,确保钢筋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提高钢筋解耦股的稳定性,避免后期因混凝土浇筑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形、位移等情况。(2)合理焊接钢筋材料,保证焊接质量。钢筋材料绑扎或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距离。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筋材料,特别是梁柱阶段的钢筋笼比较密集,此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梁柱节点位置,避免因施工顺序不合理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3)工作人员按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目前常用的绑扎方法是十字口。搭接部位的钢筋如采用焊接方式,应注意焊接部位是否有夹渣、气孔等质量问题。
2.5处理混凝土和钢板表面
为了保证施工效果,要加强准备阶段材料的管控。首先工作人员要先将构件的抹灰层剔除干净,凿毛处理局部破损和缺陷的部位,用高等级的水泥砂浆或者专用修补胶修补局部位置,按照设计要求处理构件的裂缝位置。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常用的三种处理方法:其一,一般情况的混凝土表面,工作人员可以打磨平整混凝土表面,将油污、浮浆等杂质彻底清理干净,直到混凝土的新面完全暴露出来,用压缩空气将粉尘颗粒吹净。其二,在处理新混凝土构件时不但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出来,还要通过人工处理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干燥性,避免混凝土湿度过大。其三,清除本身空鼓、疏松的混凝土表面,尤其要将存在腐蚀、蜂窝等病害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在结构层露出后用水泥砂浆等修复材料进行处理,保证其表面平整度,保证其恢复应用的性能。工作人员要通过除锈、打磨等方式处理好需要和混凝土结构结合的钢板面,用喷砂、纱布、平砂轮等设备将其表面打磨出光亮的金属光泽后方可投入使用,用丙酮擦拭干净其表面,要保证牢固地粘贴在混凝土构件上,保证尽量贴合混凝土构件。
2.6混凝土浇筑工艺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手段确保浇筑的合理性,浇筑时需要严格把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方法。确保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浇筑断层问题的出现,使得混凝土结构能够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保证整体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达到要求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将建筑区域的杂物清理,防止杂物混入到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带来更多质量问题,埋下结构安全隐患。浇筑工艺的优化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浇筑技术标准,按照技术要求不断地提升建筑作业质量,进一步保障浇筑工作的可行性,减少因为浇筑工艺不科学导致的结构裂缝问题。
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为满足现代城市建设需求、城镇化发展要求等,建设了一些土木工程。另外,建筑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扩展事业版图等,也规划了一些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负责承担土木工程的具体建设工作。当前,国家与建筑单位对土木工程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其提出的土木工程建设要求,高质量地推进建设活动。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的框架构成部分,为做好土木工程建设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应用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科学地进行施工工作。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总结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经验,从而顺利指导后续施工工作。国外的一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为此施工单位可以引进国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根据土木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需求等,改进与优化施工技术,强化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瑞.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76-177+180.
[2]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 (03):190-191+193.
[3]黄张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9):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