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建筑与结构 DOI: PDF下载

邓国凡

(421127197801101335)

摘要

后浇带技术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后浇带技术能填补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出现裂缝的问题。后浇带技术在模板支设、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遗留的垂直施工缝、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浇筑施工等工程中都得到应用。同时还应注重质量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使后浇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建筑。


关键词

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正文

引言:建筑构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受温度的影响,在构件部位会出现伸缩力,当出现的伸缩力达到最大极限时,将会出现构件的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出现裂缝。在建筑工程裂缝处设置后浇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指定部位留设施工缝,然后在建筑构件完成硬结收缩后将混凝土浇筑到留设的施工缝内结束整个工程。后浇带的留设还有利于建立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之间的整体性。

一、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概述

在留设后浇带之前,需要先对其作用和可实施性进行分析,对其释放应力和抵抗应力做出评估分析。在设计的过程中,基础结构、裙房结构和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是一个整体,但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受重力的影响,整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后浇带的留设就是为了避免因沉降而导致建筑出现裂缝的问题。在留设后浇带之前,必须对整个裙房结构和基础结构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量,做到准确无误。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的将裙房结构和基础结构分开,避免了工程后期因沉降造成房屋出现裂缝的问题。

后浇带技术虽然在施工中能有效解决建筑出现裂缝的问题,但后浇带技术只是一种临时的施工手段,必须补齐混凝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后浇带虽然拥有填补多种变形缝的功能,但在应用时因注意分清主次,主要针对一种裂缝来设计建筑方案才能发挥后浇带技术最大的作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留设缝,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先完成主体结构的浇灌才用后浇带混凝土填补裂缝。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模板支设的工艺运用

在模板支设中使用后浇带技术时,必须按照具体实际结合设计要求来进行。在模板支设时,应当按照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来实施,按照具体的施工层段进行浇筑,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低于一个月,以此来保障建筑的质量,后浇带需要在主体建筑浇筑完成后才能实施,间隔时间要保持在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之久。若在此期间需在建筑上往上施工,原来已有的后浇带侧面的梁板结构就相当于悬挑构件,需要承受上部构件的重量和施工荷载,正常的模板支撑系统将不能承受重量,需要借助后浇带的承重,这也就要求后浇带及两侧各1m范围内的支撑模板在施工前必须精确计算承重能力,以支撑工程的实施。若后浇带承重能力不足将会造成梁板上方出现裂缝、顶板下沉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宫过程中因尽可能使用上下可调式支撑,在结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逐根卸荷后以及拧紧撑牢,从而避免原支撑层的负荷向下传递,造成下层无支撑结构受力等质量安全问题

(二)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的相关施工工艺运用

首先,必须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的施工方案确定合适的厚度,若浇筑过厚,将会导致钢丝网模板侧压力过大,整个模板向外突出的问题,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实际尺寸出现偏差,实际建筑物要比设计的大。

其次,在对钢丝网模板进行混凝土振捣以及浇筑的时候,必须分层混浇筑,并且将施工分离开来,控制好钢丝网模板和振捣器二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泥浆流失的情况。

最后,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浇筑垂直缝的密实度,可以采用钢钎捣实的方法,施工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提高建筑的承重力,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三)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遗留的垂直施工缝的相关施工工艺运用

在初次凝结混凝土时,必须及时清理表面,进行初凝检验时,用手指轻压混凝土表面,若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指纹即表示初凝完成,若出现指纹,则还需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初凝完成在进行下一步的工程建筑。选择具有压力的雾状水进行混凝土的清理,清理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应露出骨料。还应对浇筑工程中用到的钢丝网进行及时的拆除,对钢丝网进行清洗,以确保清洁干净。浇筑木模板周围的垂直施工缝时,在施工前应该利用高压水把施工缝表面弄得有一定的粗糙感,也可以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木模板的拆除,在进行工缝表面处理的时候可以进行人工凿毛。

(四)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措施的运用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在建筑墙体和两端两侧接触的部位应设置临时挡水墙,挡水墙的高度应高于底板的高度,在墙的另一侧还应涂抹防水的砂浆。必须设置挡水带以减少底板积水给后浇带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还需要在后浇带附近位置用砂浆制作挡水带,设置临时栏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最后在承台上层钢筋处覆盖比浇筑宽度宽半米的木板,以防后浇带处落入杂物,造成污染,为后期的清理工作造成负担。

(五)对地下室顶板处的后浇带进行施工时技术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混凝土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对伸缩后浇带进行施工的时候,时间应该根据已浇筑部分的收缩情况选择,一般时间会在四十天以上两个月之内。进行沉降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应选在基本沉降完成之后施工。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做好施工缝的冲洗工作,确保施工缝可以保持一天的湿润,并且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还应该在施工缝上抹一层水泥砂浆,并且砂浆成分应该和混凝土的砂浆成分一样。

三、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应用后浇带技术之前,应对其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对建筑使用的材料应进行抽样质检,对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用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施工工程中,以确保施工建筑的质量符合国家制定的施工标准。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必须确保在缝中后浇带结构主筋是连接状态,不能出现断开现象。当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筋进行断开作业,则要确保主筋的搭接长度远远超出主筋直径,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主筋直径45倍以上,同时错开其接头位置,在附加钢筋增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进行。

建筑工程后浇带作业结束后的12个小时内必须对其进行覆盖,同时重视后浇带施工的养护工作,加强保湿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科学、有效的后浇带作业。综合检测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及防渗情况,这些作业必须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彻底完成后进行。

四、结语

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广泛,对建筑施工工程有很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后浇带的质量,不断提高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水平,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谢松宏.房屋建筑工程砼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2]李骏,高艳超.浅析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

[3]贾世辉,郭元浩.浅谈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2(01)

[4]石兰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2(20)

[5]费云洪.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