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瑞

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730050

摘要

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生物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实践操作能力有着一定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发挥初中生物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主动探究。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其次,分析当前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能力;有效策略

正文


引言:

生物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生活性的学科,初中生物学内容丰富有趣,是打开学生认知世界大门的重要课程。在当前生物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会将重心放在知识讲解以及学生成绩上,忽略了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没能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尤其不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能力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形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具备一定探究意识,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将知识内化于心。对于教师而言,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全面展现生物学科魅力,提高育人价值。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初中生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其认知发展源于实际体验和感受。生物作为此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由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可知,这一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加之生物学与自然、社会、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热情。在实践中,教师会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实践、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探究意识。如此,学生便会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探究,能够更加透彻理解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让学生在互相合作、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探究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讲,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未转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目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将传统的育才教育转变为育人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的教学活动,还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以“知识讲解”和“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常常通过反复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在这一情况下,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学习心态,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素质教育,教师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现个人潜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力,主动学习,全面探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过就目前来讲,有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通常会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组织开展统一的学习活动,时常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当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化被动学习时,其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便无法得到发展。同时,教学模式过于目的性,会使教学氛围十分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能力培养

经上述分析,了解到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分教师没能转变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全面展现初中生物教学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以及优秀的品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造丰富的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均能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此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感受生物学科魅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要主动学习,可借助互联网或查阅书籍资料的方式明确当前新课程标准目标,了解素质教育总体要求,在清楚初中生物学科特点后,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成立教研小组,以共同探讨的方式集思广益,将可行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相互分享,以此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另外,生物教师还可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展开研究,找出其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以此进行总结和优化,形成独特且完善的教学体系,便于在后期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进一步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二)遵循人本理念,提供探究机会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重点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支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初中生对生物学科有着一定兴趣,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涵盖理论与实践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教师应遵循人本理念,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积极性为方向,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吸收并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以苏教版生物教材为例,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本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以及主要特征,概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以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植物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设计课前导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和问题,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围绕多媒体设备所呈现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学问题自主探究,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并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在这一环节后,教师可将学校作为探究平台,让学生在校园内找到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或被子植物,并分析这些植物的主要特点,而后制作一份探究报告,在课堂中展示。设计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将生活与教学有效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知识,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运用小组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深度理解课本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极高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分成实力均衡且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以此保证后期探究活动的顺利实施。进行小组分组时,教师要同时考虑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基础、性格等方面,确保各个小组的成员互补。

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珍爱生命》时,本课时总共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注健康”。以“远离烟酒”为例,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吸烟和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珍爱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看看身边的人”的调查活动。活动内容为:由各小组学生选择合适的群体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该群体的抽烟或喝酒的人数,了解该群体的生活习惯,最后总结数据,并给出结论。例如调查小区男性抽烟、酗酒情况;调查年级学生生活习惯;调查家庭父母和亲戚长辈的酗酒情况……总之,在本次调查活动中,每一个小组都能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标和人群,组员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制作问卷调查、有的负责发布问卷调查、有的负责统计数据。设计这一类探究活动,能够拉近生物学与生活和人类的联系,能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学习生物的价值,能使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好生物,促进自身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转变自身观念,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全面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和探究的平台。另外,还可以将小组合作应用到教学之中,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倩.浅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5):662-663.

[2] 冉崇亿.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爱情婚姻家庭, 2022(17):2.

[3] 刘志海.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J].爱情婚姻家庭:爱情故事, 2020, 000(012):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