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树华

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学校教育集团城西小学校区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以及正确价值观方面有着一定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班主任做好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渗透尤为重要。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优秀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意义。在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重视语文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鉴于此,本文着重就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班主任;小学语文教学;品德教育;渗透

正文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正逐渐形成,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品质发展、观念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渗透德育的关键学科,不仅能够传授学生知识,还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对于班主任而言,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发挥语文学科教育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优秀的品质、正确的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品德教育的渗透并非一蹴而就,对班主任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班主任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把握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双重目标,将品德教育有效渗透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着一定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理解课文内容。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价值,学会如何更好地实现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在团结协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的成员有着极大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会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在教材中蕴含着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能够激发学生民族情怀以及文化意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理解与热爱。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在无形之中讲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都属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欲望会更加强烈,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因此,从这一方面而言,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道德发展

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体而言,小学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责任感正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班主任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语文教材中诸多描写英雄人物的课文,学习这一类课文,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勇敢、无私奉献的品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类似的行为,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实施品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语文教材中有着诸多与德育有关的内容,每一篇课文背后也有着深层次的价值意蕴。对于班主任而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对知识的深层次讲解以及学生语文技能的发展,也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感知课文背后所传达的情感、体现的价值,以此实现品德教育的渗透,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一课时,本篇课文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了司马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机智勇敢地砸缸救人的故事,体现了其冷静、勇敢、智慧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朋友们害怕、胆小的心理。在明确本篇课文所具有的德育元素后,班主任则可以设定具体的德育教育目标,如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思考,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以及勇敢的精神。紧接着,班主任便可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将德育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具体而言,班主任可通过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完动画片后初步说出自己的感受。而后,班主任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整理本篇课文的生字新词,结合教材中的注释,试着翻译课文内容,并说出课文描述了一件什么事。紧接着,班主任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司马光以及其他小朋友,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司马光身上所具备的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最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说出司马光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学习,如果不值得,也请说明原因。同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践行司马光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确保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类似情况的真实想法。以确保班主任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可以为此付出勇敢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巧妙地实施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乐于助人、勇敢无私等优秀的品质。

(二)构建融洽课堂氛围,融入品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融洽且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是融入品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班主任而言,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他们的观点。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构建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认可、关注与照顾,从而打破学生对班主任的刻板印象,使之全面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在回答问题时时常表现得较为害羞,其他同学或许会以此当作笑话。当班主任发现这一问题时,需要及时站出来制止。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不能嘲笑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在遇到问题时,其他人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赞美,而并非躲在一旁窃窃私语或哈哈大笑。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对害羞的同学进行鼓励,用温柔、亲切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与照顾。如:“你可以为我们大声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吗?我先来为你朗读第一句,请你跟着我朗读。”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而对于那些讲回答问题却又害怕回答错误的同学,班主任可以对他们说:“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棒,老师也会给你们相应的奖励。你们在回答问题时,千万不要害怕回答错误,也不要觉得丢脸,这些都是你们勇敢、大方、自信的表现,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再接再厉,勇于表现。”以这样的方式渗透品德教育,能让学生在品德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感知,有利于实现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可围绕这一部分设计实践活动,以此渗透品德教育。

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的学习中,教师可围绕“传统节日”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及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紧接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各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让他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意义。最后,由教师确定一个学生都喜欢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并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分组研究春节的习俗,在教室里制作与春节有关的手工艺品,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春节联欢会,邀请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参加。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春节庆祝活动,如帮助布置社区、慰问老人等,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设计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还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班主任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应转变教育理念,重视语文教学与品德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金.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思考[J].新课程, 2019(31):1.

[2] 何艳东.浅析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9):2.

[3] 何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班主任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J].未来英才, 2017, 000(017):173.

[4] 朱小燕.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J].好家长, 2017(3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