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期刊: 建筑与结构 DOI: PDF下载

曹南楠

230826198610112824

摘要

肉眼可见的高楼林立,其前提是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业也紧随其后,时代标志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时代的建筑也更能体现时代风貌。工程质量更是人们关心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研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为主题,旨在找出其工程建设的优劣,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为手段,达到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土木工程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关键的技术更多是在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混凝土出色的抗自然风险能力,所以它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但混凝土本身也存在许多优缺点,有待大家挖掘考察。

一、混凝土结构建筑优缺点概说

(一)混凝体结构的优点

混凝土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是因为它的结构抗自然侵害,可塑性好,所以我们就可以见到各种各混凝土的结构是可样的混凝土建筑,因为它可以根据需要而灌注成任何样子。另一方面,它抵抗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例如有很多地方会使用混凝土来抵御地震或者是台风等自然灾害。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石沙,水泥等,经过层层技术就制造成了水泥混凝土。所以它的耐性也非常强,可以承受得住高温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国很多建筑物都会采取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还有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得,制作的过程非常简单,运输以及相应的成本都比较低,抗腐蚀的能力也很强得优点,使用的时间相较于其他一般的材料也算是非常持久的了。对于很多建筑经常遭受的人为侵害,它也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因为易燃性差的缘故,所以它具有很强的耐火性。正因为具有如此之多的闪光点,混凝土才能成为土木建筑也没 的香饽饽。

(二)混凝土结构的有待加强之处

闪光点众多的混凝土,也有其缺点。它的缺点就是在成型后很容易出现裂缝,对此,就要求相关企业运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格外注意精细施工大面积混凝土的应用在项目的建设中非常普遍,因为不同类型的材料的使用将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差异,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因为一些外部因素,混凝土结构将容易开裂,这紧随其后的是混凝土裂缝,可分为三种类型:表面裂纹、穿透裂缝和结构性裂缝。表面裂缝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处理,对建筑施工的影响相对较小。土体结构安全的影响非常严重,对后期施工过程造成了很大的隐患,难以修复。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下策略对施工十分有益。注重配置与搅拌,加强对温控与养护的重视程度。对材料进行科学的配制与搅拌,是一项基础的施工环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对混凝土机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就必要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当进行科学的养护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促进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提升,并以此降低混凝土的自约束应力。这些工作做好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三、混凝土结构技术问题的核心解决办法

(一)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控制

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的关键,我们需要结合这一关键点,通过混凝土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确保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减少水泥的数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强制冷却等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具体测量。为减少水泥用量,可采用其他材料代替部分水泥,采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搅拌技术水平,采用低温水泥等均为施工单位可选择的混凝土措施;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避免夏季和高温的情况下,但有必要结合冷却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合理控制;而对于强制冷却措施,最典型的是提前铺设管道,向混凝土结构中注入冷水。这些冷却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

(二)材料配比技术

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制备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部分。合理的材料混合、配合比和混合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效率,优化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例如,在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和管理过程中,我国某地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更加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一是工作人员在建筑材料中选择了合理的水泥类型。根据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员工进行了系统的材料选择。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工作,施工技术人员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材料;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避免碱骨料发生反应问题;添加剂的选择要符合实际施工标准等。二是施工人员还应注意不同材料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在施工项目中的性能要求得到满足。为解决分层问题,应采取第二次混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三)养护防裂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受裂缝影响最明显。裂纹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特征不尽相同。在具体操作中,员工应注意各种不同的因素,以确保技术管理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需要。例如,为了解决我国某地区混凝土养护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裂缝的发生,分析了温度、湿度等两个因素。采用合理的管理技术,保证混凝土搅拌环节环境的温湿度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工作人员控制环境的温湿度,采用温湿度调节设备,防止施工环境内温湿度的突然变化。在不适宜的天气情况下,施工单位采取减缓施工进度或暂停施工的方法,以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工作人员在配制过程中对含水率和比例进行了科学的判断,调整了添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用量,以保证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语

有病不能乱投医,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更好的应用到土木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把质量关,环环相扣。因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将混凝土结构熟记于心,牢记其应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材料配比,同时提高温度控制和维修裂缝预防的管理能力。采取合理的方法拆除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减少结构失稳的发生,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帮助。让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为土木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亦玲.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提升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36.

2]王卫东.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8):19.

3]秦一川.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居舍,2018(14):6

4商开友.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 丝路视野, 2018, (24):130.

5]张勇超. 土木工程设计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5):7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