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盆腔炎;护理效果;炎症因子;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正文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涉及女性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子宫旁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通常由于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所致[1]。该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生育功能[2]。该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其感染途径多样,包括经淋巴系统蔓延、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以及经血液循环传播等。在治疗方面,临床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以清除病原体,同时辅以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症状[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盆腔炎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痛苦,影响生活质量[4]。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康复理念,旨在通过一系列优化的措施加速患者的康复[5]。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盆腔炎患者中,或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预防慢性盆腔炎,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现就本院诊治的50例盆腔炎患者的两种护理模式及效果展开分析,旨在明确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优势,为临床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借鉴。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5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纳入常规护理组(25例)与快速康复组(25例)。常规护理组:年龄22~64(43.65±8.24)岁;病程3~12(7.51±2.02)d;孕次0~4(2.01±0.56)次;产次0~3(1.47±0.38)次;已育19例,未育6例。快速康复组:年龄22~64(43.68±8.21)岁;病程3~12(7.55±2.00)d;孕次0~4(2.05±0.53)次;产次0~3(1.50±0.35)次;已育20例,未育5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
1.2 入组要求与排除规定
入组要求:(1)病历完善;(2)满足盆腔炎诊断规定;(3)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规定:(1)其他妇科病症;(2)主要脏器病症;(3)癌症;(4)血液病;(5)凝血异常;(6)全身感染性疾病;(7)传染病;(8)孕产妇;(9)精神病。
1.3 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保持外阴清洁:指导患者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液。同时,要勤换内裤,选择透气性好、棉质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2)禁止性生活:盆腔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交叉感染。如已有性生活,应使用避孕套,减少病原体的传播。(3)疼痛管理:盆腔炎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缓解疼痛的方法。(4)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5)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6)心理护理: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不适等症状而感到焦虑、烦躁。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烦躁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7)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以便患者能够自我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指导患者如何预防盆腔炎的发生,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
快速康复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评估与监测: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盆腔炎的发作次数、症状表现、治疗过程等,以便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为其制定精准、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方案。(2)个人卫生管理:加强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管理,定期更换内裤及卫生巾,并避免风寒和过度劳累。选择透气、棉质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3)体温控制:盆腔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消退。(4)活动与休息: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但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坐立一段时间后,应站起来走动,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5)遵循医嘱: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1.4 观察指标
(1)炎症因子水平:于护理前、后,晨起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TNF-α。
(2)心理状态:于护理前、后,使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分分别为50分、53分,评分越低越好。
(3)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使用VAS量表进行疼痛评估,总分10分,评分越低越好;使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4)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表格,内容共10项,总分100分,分为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61~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N*100%。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行x²、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组护理后的IL-6、TNF-α低于本组护理前,P<0.05;快速康复组护理后的IL-6、TNF-α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pg/ml)
组别 | 例数 | IL-6 | TNF-α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常规护理组 | 25 | 86.64±13.57 | 48.91±10.73* | 200.83±24.38 | 106.67±15.86* |
快速康复组 | 25 | 86.81±13.51 | 30.58±8.16* | 202.17±24.52 | 74.66±13.48* |
t值 | - | 0.044 | 6.799 | 0.194 | 7.689 |
P值 | - | 0.482 | 0.000 | 0.424 | 0.000 |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 心理状态对比
2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P<0.05;快速康复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常规护理组 | 25 | 56.64±3.57 | 48.91±3.73* | 57.83±4.38 | 54.67±3.86* |
快速康复组 | 25 | 56.81±3.51 | 43.58±3.16* | 57.87±4.52 | 52.66±3.43* |
t值 | - | 0.170 | 5.451 | 0.032 | 1.946 |
P值 | - | 0.433 | 0.000 | 0.487 | 0.029 |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2.3 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对比
2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SF-36评分高于本组护理前,P<0.05;快速康复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 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 VAS评分 | SF-36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常规护理组 | 25 | 4.64±1.27 | 2.91±0.73* | 69.64±3.57 | 74.91±3.75* |
快速康复组 | 25 | 4.71±1.23 | 2.08±0.66* | 69.81±3.51 | 79.57±3.16* |
t值 | - | 0.198 | 4.217 | 0.170 | 4.751 |
P值 | - | 0.422 | 0.000 | 0.433 | 0.000 |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
快速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十分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满意度 |
常规护理组 | 25 | 14 | 7 | 4 | 21(84.00) |
快速康复组 | 25 | 20 | 5 | 0 | 25(100.00) |
x²值 | - | - | - | - | 4.348 |
P值 | - | - | - | - | 0.037 |
3讨论
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统计数据,其发病率在女性中约占10%~15%[6]。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病原体感染、免疫机制和炎症过程等多个方面,其中病原体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病原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女性生殖系统,如逆行感染、血行感染和邻近器官蔓延,继而引发盆腔炎。免疫系统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当女性体内自然防御功能受损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能乘虚而入,引发盆腔炎。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引发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介质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盆腔炎的病因也较多,包括卫生不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操作、输卵管堵塞、产科感染等[7]。盆腔炎的危害性较大,除了会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症状外,还会引发不孕、全身炎症、肾病,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殖健康,应积极治疗[8]。
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治疗过程顺利进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9]。常规护理措施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而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和个人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健康教育不足:盆腔炎的康复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常规护理措施往往缺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导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难以有效配合治疗和康复。相比之下,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护理中具有以下优势:(1)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2)强调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与监测,包括病情、疼痛、心理状态等方面,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促进患者的康复;(3)快速康复护理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提供疾病知识、康复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和康复[10]。
本文结果显示,快速康复组护理后的IL-6、TNF-α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使其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快速康复组护理后的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快速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可见快速康复护理得到了更多患者的认可,分析原因,与该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直接关系。
由上分析认为,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与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推行。
参考文献
[1]崔泉花,刘冬妹,周文娥.心理应激护理结合线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4):973-975.
[2]李晓玲,宋代军.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102-104.
[3]万春霞.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妇儿健康导刊,2021,11(7):78-79.
[4]俞晓兰.慢性盆腔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4):132-133.
[5]王玲玲,张鲁.延续性护理结合康复护理对盆腔炎患者不良情绪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3(34):109-111.
[6]蒋娜.中医康复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2,1(10):165-167.
[7]赵君君.急性盆腔炎患者综合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健康忠告,2021,15(24):114-115.
[8]陈淑珍,胡璐,涂清华.阶段性护理措施对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0):125-128.
[9]王改丽,姚俊玲.叙事心理护理结合动机性访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8):151-154.
[10]程展,王娟.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415-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