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泾社区MMC模式对入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的结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张春连 陈海霞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619

摘要

目的:分析MMC模式对入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的结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洞泾社区的100例糖尿病合并肾病(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一般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应用MMC模式治疗。对比两组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结果:较常规治疗,经MMC模式管理后UACR<30mg/g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UACR>300mg/g的患者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MMC模式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对于改善DKD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MMC模式;入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结果分析

正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DKD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已成为预防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手段。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作为评估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其监测和管理对于DKD患者至关重要[1-2]。近年来,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模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洞泾社区MMC模式对入组患者UACR的结果分析,以期为DKD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5月至20235洞泾社区100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一般组中有21例男性,29女男性;年龄在4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5±6.36) 岁;病程4-6年,平均(4.88±0.28)年UACR<30mg/g的患者15例,UACR>300mg/g45观察组中有例24男性,26 例女性, 年龄在4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8±7.67)岁;病程4-6年,平均(4.87±0.30)年UACR<30mg/g的患者14例,UACR>300mg/g46。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等基线资料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比较。

1.2 方法

一般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按照糖尿病患者常规模式进行血糖、血压、血脂、β细胞功能、并发症筛查等全面评估,接受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指导、低血糖的预防及降糖、并发症的药物治疗,门诊随访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实验组患者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应用MMC模式治疗。MMC模式是由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宁光院士等发起,以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为理念,推行糖尿病及并发症管理标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本研究中,MMC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的医疗团队:由肾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2)规范的诊疗流程:制定详细的诊疗流程,包括患者接诊、检查、治疗、随访等各个环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全面的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洞泾社区患者普及DKD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4)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留取晨尿或随机尿,清洗尿道口,留取中段尿,留取尿液量为20ml30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酐,计算UACR比值。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UACR比值比较

经过MMC模式管理后,实验组UACR<30mg/g的患者45例(90.00%),UACR>300mg/g5例(10.00%);实验组UACR<30mg/g的患者3060.00%UACR>300mg/g2040.00%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DKD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DKD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末期肾脏病(ESRD)。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随着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发现和干预成为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3-4]。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作为评估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对于DKD患者的筛查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模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实验中,经过MMC模式管理后,实验组UACR<30mg/g的患者45例(90.00%),UACR>300mg/g5例(10.00%);实验组UACR<30mg/g的患者30例(60.00%),UACR>300mg/g20例(40.00%),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即较常规治疗,经MMC模式管理后UACR<30mg/g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UACR>300mg/g的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MMC模式对入组DKD患者UACR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通过专业的医疗团队、规范的诊疗流程、全面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MMC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UACR值,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因此,MMC模式值得在DKD患者的早期防治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殷慧慧,杜建玲,王艾红,等.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5):1928 1932.     

[2]吴忠. 血清肌酐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冠心病合并肾衰竭中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22,44(1):104-106.

 [3]郗隽,张瑞,郑恬.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J]. 海南医学,2023,34(9):1286-1290.

 [4]陈月梅,张春莹,龙婷婷,. 随机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23,51(4):362-365,3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