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璧山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防治
正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缺乏骨密度和骨质量,骨骼微观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加剧,骨形成条件困难[1]。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主要类型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定骨质疏松症。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疾病和骨质疏松相关,如内分泌紊乱、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和可导致骨质疏松的血液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背部骨骼变形和脆性骨折,这些情况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疼痛、功能障碍或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影响心血管功能的胸部疾病[2]。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快的老龄化时期,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本文为了对璧山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以璧山区2022.01-2022.12的50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调查知情,为璧山区常住人口。
1.2方法
收集了所有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中国骨质疏松委员会[4]建议的标准,骨密度与骨类型、种族和相同位置的平均峰值质量之间的标准差为2.5,即为骨质疏松症。
1.3观察指标
①基本资料。②合并症。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
500例患者中,男113例,年龄50~90岁,50-59岁11例,占9.73%;60-69岁22例,占19.46%;70-79岁61例,占53.98%;80-90岁19例,占16.81%。女387例,年龄54~90岁,50-59岁26例,占6.72%;60-69岁247例,占63.82%;70-79岁65例,占16.79%;80-90岁49例,占12.6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患者中,年龄段在70-79岁之间发病率较高,女性患者中,年龄段在60-69岁之间发病率较高。
2.2合并症
500例患者中,486例患者伴随至少存在一种合并症,存在最多的为心血管疾病,共213例,43.83%;然后为糖尿病,共159例,32.72%;脑梗死与脑出血后遗症,114例,23.46%。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缺乏骨骼强度和骨折风险增加。临床证据表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病理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布和特点因国家、地区和民族而异。因此,充分了解骨质疏松症及其危险因素,确定危险人群,在骨折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实施有效的治疗以降低骨折风险是很重要的。
本研究主要对璧山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吸收有关。男性患者中,年龄段在70-79岁之间发病率较高,女性患者中,年龄段在60-69岁之间发病率较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65岁及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33%。失衡是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失衡治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约一半的患者仍然有跌倒的复发风险。这会导致二次骨折,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重大损害。发生最多的合并症前三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脑梗死与脑出血后遗症,分析原因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应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有用的质子抑制剂、抗凝血剂等。长期服用,容易引起骨骼功能下降。老年患者由于视觉障碍、大脑功能缺乏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因素而增加了失衡,使他们更有可能摔倒并增加骨折风险[5]。针对骨质疏松发病率高的原因,需要开展防治工作,当地医学界需要加强临床实践,使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更加规范。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只有每天提供足够的钙才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因此,适量补钙是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还需要额外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使用促进骨形成和防止骨质流失的药物进行治疗[6]。此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良好的营养、增加体育活动、克服饮酒和戒烟可以有效减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临床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症诊疗模式的研究,充分认识和规范骨质疏松症诊治,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关注,预防跌倒,降低患者继发性骨折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都是骨质疏松流行病因素,应做好防治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尚君璟,白雪,向红,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5):53-5779.
[2] 刘晨,李兴勇,姚兴璋,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8,30(3):52-5558.
[3] 成立,许薇娜,杨科俊,等.慈溪市2017—2021年≥40岁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3,35(5):617-619.
[4] 康剑,万小明,闻金生,等.南昌市青山湖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附500例资料分析)[J].江西中医药,2018,49(10):33-35.
[5] 张金梅,夏京,刘鑫琦,等.潍坊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22,41(10):1077-1080.
[6] 赵官平,万小明,万宣,等.6258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江西中医药,2021,52(12):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