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抗体,ESR,RF,IL-6,CRP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抗CCP抗体;ESR;RF;IL-6;CRP;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效能
正文
RA是一种重症自体免疫障碍性疾患,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攻击性对称性的关节炎,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会渐渐波及关节、皮肤、肌肉甚至是多个系统出现病理改变,并可能在两年内导致永久性的骨结构损伤。造成RA的病因较为复杂,普遍观点是与遗传素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病变机理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反应,包含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1]。RA的骨质破坏主要是滑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破骨细胞等因素触发,致使活跃的滑膜细胞增生新的血管并侵入软骨组织,释出促进炎症的因子而引发炎症反应。RA目前尚无治愈之法,治疗的核心在于遏制病症进展、减轻病况,同时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和提升生活品质。目前对RA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影像检查以及自身抗体的检测,但由于RA在早期时症状及影像学特征不甚明显,使得早期的诊断存在相当困难。风湿因子(RF)作为早期RA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尽管阳性率较高,但鉴于其在其他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也可高度表达,故其在单独诊断RA方面的特异性并不理想[2]。基于此,本文将选择2022年05月-2024年05月到本院检验科诊断的RA患者66例,分析多指标(抗CCP抗体、ESR、RF、IL-6、CRP)联合检测RA的价值,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05月-2024年05月在本院确诊的66例类RA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8.79±5.24)岁;另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6 例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8.75±5.26)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对全部参与者实施抗CCP抗体,ESR,RF,IL-6,CRP联合检测诊断。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患者需满足专业文献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准则;②对照组患者需满足该病症的诊断要求;③参与者必须签署知情同意条款。
排除标准:①并发有艾滋病或其他低免疫功能疾病患者;②并发恶性肿瘤患者;③并发血液系统疾病者;④患有心血管或脑血管疾患者;⑤患有全身感染疾病者;⑥患有重度肝脏或肾脏功能衰竭者。
1.2方法
标本收集:取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以3 500 r /min 离心6 min 后,分离血清,通过上转发光技术来测定CCP抗体以及IL-6的含量,所用试剂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公司供应。当CCP抗体水平超过25 RU/mL将视为检测结果呈现阳性,IL-6水平超过7 pg/mL将视为检测结果呈现阳性。,通过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检测设备AU5800进行CRP和RF测定,若CRP含量高于5mg/L,视为检测结果呈阳性,RF含量高于14 IU/ml,视为检测结果呈阳性。利用重庆南方数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进行ESR检测,使用该设备专用试剂盒,在男性ESR超过15mm/h、女性超过20mm/h的情况下判定为阳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抗CCP抗体,ESR,RF,IL-6,CRP检测结果,计算检验效能(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
1.4数据处理
SPSS 19.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研究组抗CCP抗体,ESR,RF,IL-6,CRP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s)
组别 | 抗CCP抗体(U/mL) | RF(IU/mL) | CRP(mg/L) | ESR(mm/1h) | IL-6(ng/L) |
对照组(n=66) | 2.80±0.62 | 9.83±2.15 | 2.37±0.40 | 9.02±5.81 | 4.61±2.86 |
研究组(n=66) | 79.43±15.75 | 314.36±23.49 | 57.29±10.52 | 34.08±5.74 | 14.92±2.57 |
t | 39.496 | 104.884 | 42.381 | 24.927 | 21.783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 分析检测结果与效能
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6%、95.00%、93.93%,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见表2、表3。
表2 检测结果比较
抗CCP抗体 | 金标准诊断 | RF | 金标准诊断 | CRP | 金标准诊断 | ESR | 金标准诊断 | IL-6 | 金标准诊断 | 联合检测 | 金标准诊断 |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
阳性 | 53 | 3 | 阳性 | 57 | 1 | 阳性 | 57 | 2 | 阳性 | 56 | 2 | 阳性 | 55 | 2 | 阳性 | 59 | 3 |
阴性 | 9 | 1 | 阴性 | 5 | 3 | 阴性 | 5 | 2 | 阴性 | 6 | 2 | 阴性 | 12 | 2 | 阴性 | 3 | 1 |
合计 | 62 | 4 | 合计 | 62 | 4 | 合计 | 62 | 4 | 合计 | 62 | 4 | 合计 | 62 | 4 | 合计 | 62 | 4 |
表3 检测效能 [n(%)]
组别 | 准确度 | 灵敏度 | 特异度 |
抗CCP抗体检测 | 83.58% | 85.48% | 60.00% |
ESR检测 | 90.32% | 87.87% | 50.00% |
RF检测 | 90.09% | 91.93% | 75.00% |
IL-6检测 | 80.28% | 82.08% | 50.00% |
CRP检测 | 89.39% | 91.93% | 50.00% |
联合检测 | 95.16% | 95.00% | 93.93% |
3.讨论
RA的典型病变特点是关节内膜的发炎和过度生长,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作和持久性加剧,可引起受累关节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疾病进展,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逐步降低,若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诊疗,可能波及多个非关节系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重大风险[3]。RA的成因多元且难以预测其疗效。近期对该病探究的不断深化,医治手段亦由仅仅抑制症状演变为强调早期监测和干预及截断病情恶化,因此,及时发现与治疗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对于提升患者的未来健康预期尤其重要。目前,血清检验是诊断RA的主要方法[4]。
在本研究当中,针对RA诊断运用了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手段,具体包括抗循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组中,抗CCP抗体、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普遍超过对照组(P<0.05),单独抗CCP抗体、RF、CRP、ESR、IL-6检验效能也都显著低于联合检验(P<0.05),其中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6%、95.00%、93.93%。证实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都有明显提升,阐明将CCP抗体,ESR,RF,IL-6,CRP联合检测在RA的确诊过程中,具备理想的临床诊断效用。有研究指出,RA患者的血液中CCP抗体、RF、CRP、ESR指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并且通过这些指标的联合筛查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精度和灵敏度,这一发现与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究其原因在于:RF属于关键的血清检测指数,鉴于此病属自体免疫异常情况,体内在病变起始与进展阶段,将变质的IgG视为攻击目标,因此形成了自身RF抗体。因此在发病期,无论是关节腔液还是外周循环血液中,均能测量到RF的存在[5]。然而,RF同样能在其他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中被发现,包括系统红斑狼疮、干燥症候群、皮肌炎和狼疮性肾炎。它甚至在一些健康人的检测结果中也会出现阳性。因此,RF在诊断早期RA时并不特异,可能导致错误或漏掉诊断。尽管RF的特异性不是很高,然而在疾病初发的时候,其含量显著提升,因此它依然是诊断RA早期的一个关键参照标准。以增强诊断效果,建议结合额外的血清指标分析[6]。CCP抗体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在RA的诊断上都表现出较高水平,而且在疾病早期它们就会明显上升,并且其上升的程度与病情的严峻性紧密相关,因此,它们是判断患者健康状况及预测疾病走向的关键指标[7]。CRP作为一种普遍的炎症响应指标,在健康个体的血清里通常含量不多,但无论是在急性或是慢性的感染以及组织受损情况下都会显著上升,并且其含量水平与病变严重性或感染强度有着直接的正比关系。调查显示,RA群体经常出现CRP指标显著提高的现象;在诊断RA时,CRP指标的灵敏度相对较高,然而考虑到它在其他发炎性疾患中亦会呈现增高水平,使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可能导致临床上的误判率上升[8]。RA患者体内如纤维蛋白原、γ-巨球蛋白这样的带电分子能够引起红细胞沉降率上升,并且当患者经历更剧烈的关节痛和早晨僵硬时,ESR更会提高,因此它可以作为辅助判定RA的一个指标。IL-6为具多方面效用的细胞间通信分子,其主要生产者包括T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及部分癌细胞,具备促进B细胞成熟并增进风湿性疾病相关抗体及其他自体抗体生成的功能[9]。RA病变发展期间,多个免疫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T细胞、B细胞激活并释放了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与炎症相关物质。在这一炎症应答过程中,IL-6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它是加速RA发展的一个主要媒介物质。研究表明,IL-6或许透过Janus激酶家族所媒介的酪氨酸激酶传递路径,激励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超量产生,由此引发炎症性损伤的形成。各类血液生化检测均有其局限性,依赖单一项目检测易导致漏检或误检。因此,为了增进RA的确诊率,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血清指标进行诊断,以便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确切的诊断和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0]。
综上,RA患者体内CCP抗体,ESR,RF,IL-6,CRP指标明显上升,联合上述指标对患者检测可有效的提升诊断的价值,因此能够为医生提早诊疗并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坚实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倪艺芸, 舒汭, 黄泽智, 于叶, 袁静, 唐瑜, 刘彬. 血清RF CRP和补体C3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学, 2024, 45 (05): 617-619.
[2]王素宁, 马福存, 朱玲, 柏明见. 常用血清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4, 31 (03): 432-437.
[3]吕蕾, 巴燕·艾克海提, 杨丽, 杨婷, 林雨薇. 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 23 (06): 634-637.
[4]蔡晶晶. 血清抗CCP抗体、GPI、RF水平变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侵蚀的关联性分析[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3 (05): 17-18.
[5]薛志锋, 丛龙玲, 张洁, 黄桢, 王修银. 多指标联合检测模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 吉林医学, 2023, 44 (10): 2788-2791.
[6]李良, 王闪, 王宗仁, 郭建政. 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及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诊断价值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23, 44 (15): 106-109.
[7]邓群利, 黄丽清, 余彪. 血清抗CCP抗体、RF、CRP、ESR及ASO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 (14): 133-135.
[8]粘志光. NLR、抗CCP、RF、抗RA33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 2023, 43 (04): 77-79.
[9]陈月萍, 王云秀, 徐燕群. AKA、抗CCP、RF、ANC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 28 (02): 165-167.
[10]王猛. 抗核抗体、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研究[J]. 婚育与健康, 2023, 29 (05): 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