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肝胆外科;护理;应用
正文
肝胆外科涉及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等疾病,疾病种类较多,病情变化多样,多数需使用手术进行干预治疗,可能发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1],导致神经和循环系统紊乱,使疾病恢复时间延长,炎性指标升高,影响疾病治疗结果,因此需要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围绕疾病本身,基本可满足疾病护理需求,但是对心理状态关注度不足,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需进行改进[2]。优质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将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放在患者上,一切护理措施的制定均将患者放在首位,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满足躯体需求的同时,协调平衡心理,提升护理质量[3]。本文对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肝胆外科患者中抽取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55.02±3.34)岁,病程1-8月,平均(4.56±1.33)月。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5.11±3.29)岁,病程1-9月,平均(5.11±1.26)月。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指标:各检查资料完整,均入院治疗;自愿加入此次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指标:中途退出;语言、认知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期间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术前做好指导工作,讲解疾病知识,术后则监控生命体征、切口变化等,指导饮食和运动。
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如下:1)在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医院治疗优势、疾病治疗方法等,并询问患者喜好,尽可能按照患者要求布置病房环境,并解答患者对于治疗、住院的疑问。2)加强巡视频率,在日间巡视期间注意对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调整病房内温度和深度,对于心理状态不理想患者给予心理指导,与患者共情,引导患者主动说出心理问题,针对性疏导,如条件允许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介绍自身经验,提升治疗信心。而在夜间则注意将亮光设备进行遮挡,同时尽可能降低设备声音,巡视时注意放低声音,并进行口腔、皮肤的护理指导。3)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保持饮食的清淡,不可食用油腻、刺激食物,但是需补充蛋白、维生素,并依据患者的饮食喜好推荐食谱,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饮食需求。4)重视对患者疼痛的干预,评估患者疼痛耐受度、对疼痛的注意力、心理暗示等,对于耐受度较高的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播放轻柔音乐、与患者交谈感兴趣话题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而对于耐受度较低患者,则遵医嘱给予相关的药物干预。5)对于手术患者,术后加强体位干预,以2h/次频率协助翻身,提升体位舒适度,并定期进行按摩,安排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机体恢复指标分析,指标包括症状改善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睡眠、疼痛以及不良情绪分析,指标包括睡眠时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
(3)炎性指标分析: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计数(LY)。
(2)护理满意率分析,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值4-5为满意、2-3为较满意、0-1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X2值评价;计量资料以(±s)表示,t值评价;当P<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机体恢复指标分析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机体恢复指标对比(±s,d)
组别 | 症状改善时间 | 正常进食时间 | 住院时间 |
对照组(n=50) | 6.21±1.23 | 4.33±0.82 | 10.96±1.13 |
观察组(n=50) | 4.21±1.11 | 3.12±0.45 | 8.98±1.05 |
t | 8.536 | 9.147 | 9.076 |
P | <0.001 | <0.001 | <0.001 |
2.2睡眠、疼痛以及不良情绪分析
观察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更高,疼痛以及不良情绪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睡眠、疼痛以及不良情绪对比(±s)
组别 | 睡眠时间(h) | 疼痛评分(分) | 焦虑评分(分) |
对照组(n=50) | 6.56±1.11 | 5.21±0.77 | 50.44±5.12 |
观察组(n=50) | 8.23±1.22 | 3.89±0.65 | 32.44±4.45 |
t | 7.159 | 9.263 | 18.673 |
P | <0.001 | <0.001 | <0.001 |
2.3炎性指标分析
观察组较对照组CRP、WBC、NEU、LY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炎性指标对比(±s)
组别 | WBC(109/L) | NEU(%) | LY(109/L) |
对照组(n=50) | 11.34±2.75 | 77.35±4.32 | 98.76±22.21 |
观察组(n=50) | 7.26±2.33 | 67.76±4.45 | 75.21±13.33 |
t | 8.004 | 10.934 | 6.429 |
P | <0.001 | <0.001 | <0.001 |
2.4护理满意率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 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率 |
对照组(n=50) | 22 | 20 | 8 | 42(84.00) |
观察组(n=50) | 30 | 28 | 2 | 48(96.00) |
X2 | -- | -- | -- | 4.000 |
P | -- | -- | -- | 0.045 |
3讨论
肝胆外科患者一般疾病严重程度高,机体多种不适反应会增加治疗难度,对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加上一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病房等较为陌生的环境,特别是一些手术治疗患者,在侵入性操作下机体本身就存在应激反应,如无法提供舒适、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刺激炎性指标升高,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疾病恢复[4]。常规护理在医嘱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属于一种被动护理服务,未能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需求,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护理措施进行改进。优质护理作为现代化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设计护理方案,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使护理措施更专业,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5-6]。
数据分析显示,优质护理实施后患者机体恢复更加理想,炎性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整体护理满意率也得到提升[7]。分析原因:优质护理结合疾病特征、患者需求制定护理措施,在重视生理护理舒适度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基础护理各项措施进行完善[8],使护理流程规范性提升,护理满意率更高。在患者入院时主动交流沟通,展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介绍病房环境、探视规则等,并询问患者喜好,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提升后期交流效率[9]。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患者对于病房布置的喜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性,提升住院舒适度;强化巡视,日间巡视除观察生命体征外,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合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达到心理上的舒适,患者不良情绪。夜间巡视则注意保持动作轻柔,尽可能静音,注意对灯光的遮挡,减少灯光对夜间休息的影响,改善睡眠质量[10];强化对疼痛的监控,各项干预措施在患者疼痛耐受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不仅可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还可达到抑制疼痛的目的,对于疼痛的控制更加理想。同时对饮食进行干预,在询问患者饮食喜好后,结合治疗中饮食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食谱,提升饮食的丰富性,同时达到饮食干预的目的[11-12];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注意进行体位干预,防止长期固定体位导致的不适和血液流通不畅,同时进行早期下床等活动,可刺激身体各机能恢复,减少术后疾病恢复时间,促进术后康复[13]。
综上可见,肝胆外科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各措施实施效果较好,可促进术后机体各指标恢复,改善睡眠、疼痛以及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丹丹,张光辉. 肝胆外科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临床研究,2023,31(5):162-165.
[2]杨梅,刘海艳. 共情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 贵州医药,2023,47(5):818-819.
[3]张冬梅.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25.
[4]张西贝. 对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8):255-256.
[5]吴蓓,郭辉,余海波,等. 风险管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肝胆外科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淮海医药,2024,42(3):316-319.
[6]王似梅,秦双征.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1-4.
[7]胡雪素.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3,20(4):136-140.
[8]冯翠. 手术室围术期循证护理对合并糖尿病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4,27(5):107-109,125.
[9]李巧梅,张甜甜,张丽,等. 精细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842-845.
[10]王香华,张心雨. 心理护理与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6):116-117.
[11]李青,张增梅,杨芳,等.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5):679-680.
[12]陈冬琴,李小兰,杨晓丽. 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4):688-690.
[13]张莉萍. 双环节协同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14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