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景园林立体绿化施工技术及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现代化;风景园林;立体绿化;施工技术
正文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水平提升的同时,使得建筑物在高度、密度等方面不断扩大,从而造就了城市园林工程建设面临着空间有限的现实困境,使得园林绿化施工迫切需要从平面化朝向立体化转变。立体绿化主要依据所在城市条件适时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从而发挥出最佳立体绿化作用。在开展立体绿化施工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综合建筑物空间结构以及绿化植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满足立体绿化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所以需要结合施工特点来选择植物,提升绿化景观效果。
1现代风景园林立体绿化施工技术初探
1.1植物选择
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繁多,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其不同的生长状况及整个园林景观整体施工要求,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树种,进而提升各项工作质量。目前,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立体绿化的特性,将周围的环境特征与植物的生长需求相结合,适当种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1]。基于此,对种植后的苗木进行养护和科学管理,明确种植后的苗木在各个时期下的养护要点及相应的需求,为苗木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因此,技术人员应当注意到植物种植的地理位置朝向、墙面高度等,尽量采用地栽的方法来开展相应的种植工作,并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来调节植物种类,比如在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种植一些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比如:海藻;而在一些化工行业周围种植一些耐污染的植物,比如:常春藤。这些都能够起到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双重效果,这对于提升园林立体绿化的种植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价值。
1.2植物搭配
在园林立体绿化种植过程中,植物之间的搭配也是一项不容小觑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植物之间的种植高度和色彩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按照色彩搭配标准来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如此一来,最后形成的园林立体绿化效果就会展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协调自然[2]。基于这一点,技术人员就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植物形态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在确保植物的立体感和协调性的前提下,使每个季节都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景观感受,从而保障园林立体种植质量。例如,在初春季节,技术人员可以选择种植早春植物,比如:迎春花、芍药等,可以在初春繁花盛开之际为人们提供美丽的鲜花视觉盛宴。在初秋时节,为保证秋季观赏质量,技术人员同样可以适量种植相应的秋季植物,比如:菊花、银杏等具有秋天代表性的观赏植物,从而人们可以在不同季节都能观赏到园林美景。
1.3栽培基质
由于植物的外观和颜色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植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条件也存在着差异,酸性和碱性土壤适合种植的植物也不尽相同,如果相关技术人员若不重视这一点,很可能会造成植物在生长期间出现枯萎现象,从而影响到立体绿化施工的质量。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对种植前的土壤进行严格监测,在确定土壤类型和成分后,再根据植物生长的土壤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发现土壤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则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提高种植的成活率。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栽培后的土壤理化性质为基础,对基质进行适当的筛选,以保证绿化植物能够健康生长[3]。尤其是在进行立体绿化施工时,技术人员应根据种植土壤条件,适当调节园林土壤,让种植土质能够满足疏松透气等要求,从而提高植物种植后的成活率。此外,培养栽培基质也很重要,栽种时应依据土壤的需要及周围的气候状况,选用适宜的植物和适宜的土壤基质,从而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在开展实际施工前,技术人员需要测试种植土壤中的养分、pH值等重要指标,并与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匹配分析,以满足指标符合种植要求。
1.4施工准备
为确保园林立体绿化质量,技术人员应当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立体绿化区域所处位置和形状为切入点,结合土壤土质情况,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定在不同位置能够种植的植物类型和种植特征等。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现实困境问题,技术人员对于立体绿化前期的准备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绝大大部分都是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来进行施工,而对于园林现代化缺乏足够认识,这就造成立体绿化景观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差别,也为后续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管理者应该采取宣传教育、制度规范等手段来强化技术人员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认识,并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园林立体绿化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所选植物搭配效果符合立体绿化建设要求,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只有做好施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工作人员才能依据施工设计图纸与市场环境,进行合理的施工预算,从而减少园林立体绿化的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整体经济效益。
1.5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通常是指利用藤蔓或其它植物对建筑外墙进行美化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围墙、外墙、护坡墙、挡土墙等都可以进行立体绿化,其具备造施工成本较低,绿化面积大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墙面美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立体绿化植物配植的时,要与周边的建筑形态、植物环境以及不同种类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相结合,以观赏效果为重点,才能够打造兼具美观和协调的观赏效果,并且还能够适应季节变化。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采用一些藤本植物进行垂吊式、攀爬式美化,比如,金银花、迎春花等,又或者爬山虎、常春藤等,一方面能够可以绿化美化墙面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园林墙面观赏性。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观赏多样性,还可以选择将种植槽安装在建筑物墙面,同时在里面种植一些红继木、扶芳藤等植物,实现墙面绿化多样性的观赏效果,既能丰富墙体颜色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绿化的效果[4]。
2园林立体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1)制订完善施工方案。与传统的园林绿化相比,立体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艺更加复杂,施工技术也更加困难,所以,在实施之前必须对所种的植物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并制定出完整的施工方案,以此来提高植物存活率,保障园林设计的整体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园林立体绿化项目负责人要时刻关注项目建设进度,注重细化施工工序,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如遇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责任人,从而确保立体绿化建设的质量。
(2)对所用苗木进行回填时,要尽可能选用原生土壤,并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浸穴工作。种植的土坑尺寸应该略大于植物根部,以便确保植物能很容易地进入土坑内,也不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如果要种植的植物太大,也要事先准备好支架,避免在种植时出现倾斜,从而影响后续生长。
(3)在冬天进行绿化施工时,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御寒措施,比如在秋天开展绿化施工时,要适量增加钾、磷肥的使用,这样可以增强植株耐寒性能,提高苗木存活率。而对于一些种植要求比较高的植物,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适当地进行营养补充,确保其水分和营养供应,同时定期进行苗木长势观察,确认其是否已经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4)适时浇水,对反季节种植的植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浇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浇透,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于水分也要进行适当的调节,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根系腐烂,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3现代风景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应用
3.1外观绿化
在园林立体绿化施工过程中,屋顶外观绿化被广泛应用,但因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差别很大,因此会增大屋顶承载力,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选用承载力低、压小的植物来进行种植。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长质量,必须保障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提高其生长能力。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土层厚度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的搭配,技术人员需要对植物抗风、抗压、抗病虫害等各项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3.2棚架绿化
观赏式棚架绿化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已相当普遍,它主要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材质的棚架,来合理创造和组合出多姿多彩的景观效果。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花卉植物的特性和颜色变化,以增加色彩效果的层次[5]。因此,大型的葡萄等木本植物更适宜在水泥棚架中应用,而牵牛花等草料类花卉植物,更适宜在承载力较低下的竹架应用。但必须强调的是,在实际使用工程中,需要按照不同棚架形式和植物自身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组合与综合分析,才能有效提高立体园林绿化施工效果与水平,并为后续植物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3.3围栏绿化
围墙绿化植物分为草本、藤本和灌木等三类,常用的有悬挂式、攀缘式和种植槽等。围栏绿化需要依据不同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围栏规格等因素来进行综合选择。其中,下垂类植物是目前围墙绿化中常用的一种植物,其可以通过在围墙边缘悬挂将这类植物悬挂于外墙的外侧,如“一枝红杏出墙来”便是这一现象,既能达到绿化的目的,又能提高绿化利用率,确保环境优美。但为确保围栏的绿化和美化效果,需要选用色彩鲜艳、色彩丰富的下垂类植物,如:常春藤等。不仅如此,为凸显围栏透景功能,还可以适当选择迎春花、牵牛花、蔷薇花等颜色艳丽的花朵进行交叉搭配种植,这类植物枝叶细小且不会遮挡围栏。
3.4坡面绿化
坡面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一些大面积裸露的坡面,需要通过绿化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同时要与土木护坡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边坡的生态效应。在实施立体绿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合理进行组合搭配,实行因地适宜的原则,选用耐湿性较强、抗风能力较强的植物作为首选种植植物。第二,还需要注意种植后的植物养护,注意防潮、防尘等工作,从而使城市的绿化效果不断提升。
4实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地区一处现代风景园林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其立体绿化景观效果,得出该园林工程已逐步形成生态网络及绿道网络。
表1某地区现代风景园林工程概况
标号 | 项目 | 概况 |
1 | 工程造价 | 1481.3万元 |
2 | 施工面积 | 152100m2 |
3 | 地被花卉 | 35043m2 |
4 | 乔木及灌木种植数量 | 2642棵 |
5 | 园区道路面积 | 8731m2 |
6 | 水体面积 | 10000m2 |
7 | 木栈道面积 | 1102m2 |
4.2应用结果
该园林工程所处区域内年平均降水分布不均匀,且雨量主要集中于山区,最高可达到640mm,但是其它区域降水量则很少,仅有220mm,所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工程项目所在处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东部为平原,而西部和中部则多以山地为主,地理位置相对偏低。当前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面积只有44%左右,与我国平均水平而言是一个比较低的比例,与规定的园林工程绿地覆盖率60%以上不符。因此,针对此类情况下,本文建议采用立体绿化施工工艺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另外,为了避免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建议该区域适宜采取边坡绿化技术,对道路、山体旁的护坡进行绿化和美化,由于受地形原因影响,护坡绿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树种的选择上,既要确保植株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又要能耐旱、抗寒、根茎发达等。所以一般常用的护坡绿化方法为灌木间植和草皮覆盖。
5结语
综上所述,立体绿化施工技术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绿化层次感,同时还可以提升生态价值。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所在区域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施工方式,从而确保植物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志亭.LID模式下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及关键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127-128.
[2]伍岳.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6):226-228.
[3]夏欣源,许鹤,谢庆龙.低碳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绿化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7):123-125.
[4]宋晓燕.门户型立交的创新景观营造——以西安后围立交区域景观绿化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23):99-101.
[5]林若霜,张永锁,陈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上海立体景观绿化改造研究[J].包装与设计,2022,(05):136-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