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陈志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销售分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

企业税收风险包括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税收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关乎着企业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应用先进的工具与方法,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有效防控税收风险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监督、管理、经营等领域之中,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与效果,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税收风险;管理;优势

正文


引言:对于企业来讲,税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税收风险具有点杂、面广的特点,因此会给税收风险管理带来诸多挑战。税收风险管理不善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财物损失以及声誉损失,因此税收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也愈发明显,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规避税收风险,更好地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涉税风险点

    企业税务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而出现了少纳税或者应纳税而未纳税的现象,这会给企业带来加收滞纳金或者罚款等方面的风险,严重时甚至还会面临刑罚处罚风险。另一方面是指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未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多缴纳税款,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涉税风险点主要包括增值税涉税风险点、所得税涉税风险点等。其中增值税在企业缴纳的税款中占比较高,增值税涉税风险点主要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虚抵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挂靠经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判断不准、少记应税收入等。所得税涉税风险点主要涉及成本未合理确认与配比、成本费用无效、多列研发费用等。除此之外,企业涉税风险点还涉及印花税涉税风险点以及个人所得税涉税风险点等,前者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问题与税率使用问题,后者主要表现为是否存在挂靠社保等。

二、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有的企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税务规范性上,而对缴费流程、税务风险变化以及税务政策等方面则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很好结合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导致企业面临多缴税风险,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如企业采购节能环保型设备,按照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企业可以抵免部分所得税。但有的企业却未对这部分节税收益进行科学筹划,导致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另外,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还体现在税收风险管理环境建设方面,如有的企业未成立专门的组织部门负责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只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大负担重,投入到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容易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另外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在出现问题后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这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十分不利。

(二)风险评估维度单一

企业针对税收风险的评估主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税务缴纳数据为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定量指标,缺乏定性指标,导致企业税收风险评估准确性不高。企业未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税收风险评估,影响评估效率与评估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在税收风险评估过程中没有引入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而是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税收风险评估,再加之评估维度单一,使得企业税收风险评估效果不理想。税收风险评估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税收风险评估效果不理想必然会影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效,导致企业税收风险居高不下。

金税四期上线后,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发票、交易情况、资金收支以及资产变化情况等进行监督,这对企业纳税的透明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税收风险点,使得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更加复杂,如果税收风险评估不准,则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税务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税收风险管理方法更新不及时

    近年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有的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使得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均不够理想。有的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虽然引进了税务系统辅助管理,但未能定期对相关软件和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也未能结合税收风险管理需求构建系统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涉税数据分析平台,未建立专门的税务数据库。受管理权限、端口等因素的影响,各部门之间依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数据共享水平不高,利用率较低。如财务、业务以及税务信息相互孤立,无法进行集中管理,容易出现税务监管盲点,进而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三、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优化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环境

健康的管控环境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健康的税收风险管控环境。应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目标。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给予税收风险管理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支持,加大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助力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高效开展。企业应秉持成本效益型、合法性原则,针对税收风险管理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目标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起始点和落脚点,精准定位管理目标可以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指明方向,有助于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成效。

除了精准定位税收风险管理目标之外,优化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环境还需要不断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结构。以往有的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管理主体,存在重复管理以及多头管辖的问题,不仅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效率,出现问题也容易相互推诿责任。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拆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成立税收风险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负责。与此同时还应设立税收风险评估岗以及税收管理岗,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按需设岗、按岗定责,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岗位工作规范,保障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高效开展。完善的制度能够充分发挥约束、规范性作用,能够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税收风险自检、自查制度,税收风险评价制度等,借助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让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二)创新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高效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准确识别与科学评估基础之上的。为保证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高效开展,应创新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提升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对未知风险做出超前预判,提前化解潜在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在税收风险识别方面,企业应围绕经济业务的重点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企业经济业务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流程分析以及风险清单汇总等方式来准确识别企业税收风险。以企业的生产环节为例,企业应重点检查材料与产品出入库是否规范、固定资产转固失效、是否存在存货非正常损失。再以采购环节为例,企业应重点检查招投标环节是否规范、采购过程中是否及时取得发票、暂估清理是否及时、合同签订是否规范等。这样一来,既能提升企业税收风险识别的针对性,也能拓展税收风险识别的维度,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放大镜”来准确识别企业税收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在税收风险评估方面,由于增值税以及所得税在企业税收中占比较大,因此税收风险评估也应重点关注增值税与所得税,并分别从损失、时间以及责任人三个层面对企业税收风险进行评估。如企业可以对税务行业指标、财务指标以及预警值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估企业税收风险等级。以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的配比为例,如果两个指标均为正,则表明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情况;如果前者为正、后者为负,则表明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的情况,而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加大税收风险控制力度,保证税收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在企业税收风险评估过程中还可以将同行业规模相当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以及所得税税负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指标对比的方式来对本企业税收风险做出科学评估。

创新企业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提升企业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与成效,可以帮助企业排除税收风险管理盲区,排除税收风险隐患,有助于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与效果。

(三)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

   以往,由于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税收风险难以动态监控、税收风险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问题。为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效果,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企业应以大数据技术等智能化工具为媒介,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税收风险管理与企业自身的同步发展。为此企业首先要做好智能化工具的升级维护工作,构建税收风险、内控、实务合规系统化、统一化、集成化平台,最终实现对企业税收风险的系统管理。其次应经济推动财务、业务、税务与智能化工具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分层融合,第一层为数据基础层,实现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税务数据的融合,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类、分析,准确识别企业税收风险,并对识别的税收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借助准确、全面的数据提升企业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第二层为风险上报和风险评估层。该层主要负责企业税收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同时还要将识别与评估结果上报,辅助企业管理层制定风险防控策略。该层与企业的经济业务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风险数据库,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监控以及汇总,并及时作出风险预警,打造了税收风险识别、上报、评估的闭环式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模式。该层一方面负责对风险进行分类,另一方面还负责风险监控以及风险上报等,并且要将识别的风险纳入风险数据库,为今后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层企业税收风险处置与整改层,是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基础上建立的,该层主要任务在于对企业税收风险进行可视化监督,通过该层实现了数据赋能以及数据变现。企业税收风险处置与整改层包括风险事件处置方案、风险策略方案数据库、风险处置任务监督、风险处置结果评价与反馈等,该层是企业税收风险处置的关键,关乎着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最终成效,同时也是企业智能化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配备“技术+业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有复合型优秀人才的支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与成效。因此企业应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风险管理知识,也要掌握大数据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整理、分析企业数据,才能准确识别、科学评估以及高效处理企业税收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取得理想成效。

结束语:

    企业税收风险不仅会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加收滞纳金或者罚款等方面的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基于税收风险更多地关注,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实现税收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增值。

参考文献:

[1]肖远菊.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资讯,2021,19(35):128-130.

[2]邵长青.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21,(28):185-186.

[3]罗惠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及筹划策略[J].纳税,2023,17(36):4-6.

[4]吴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及筹划策略[J].财会学习,2024,(09):127-129.

[5]刘利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税收风险管控及筹划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07):128-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