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集成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可量测实景影像;4D产品;集成
正文
引言
在信息时代下,可量测实景影像作为先进的地理信息产品,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精确的测量功能。4D产品通过在传统的三维空间数据中加入时间序列,可以提升数据的动态性和连续性,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管理等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因此,为实现数据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在技术的持续发展下,可以将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进行集成。
1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功能分析
可量测实景影像是航空、航天或地面立体影像的一种,具备绝对方位元素,不仅具有直观性,还能通过特定的应用软件、插件和API,实现专业应用系统中的直接浏览、相对测量、绝对定向解析测量以及属性信息的挖掘。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功能较多,诸如可视化、量测影像等功能。
1.1 可视化信息功能
通过对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分析,其具有较强的可视化信息功能,用户通过直观方式可以查看和理解地理空间数据。该功能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视图,使得地形、建筑物以及其他自然清晰可见。并且,该功能支持多层次的信息叠加,包括地理标签、道路网络、植被覆盖等,促进图像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增强。此外,该功能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可以结合需求调整视角、缩放比例、显示细节等,从而获取最佳的观察效果。这种灵活性能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观察同一区域,获取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和信息[1]。
1.2 量测影像功能
针对量测影像功能,能够允许用户对图像中的特定图像或者区域进行精准测量,适用于需要进行详细地理测量的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等,用户能通过简单操作中,诸如点击、拖动等,选择测量对象,快速获取其长度、宽度、面积等测量户数,让不同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2]。最为关键的是,此功能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让数据更为准确和可靠。通过量测影像功能,用户能轻松获取地理空间数据,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标注影像功能
对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标注影像功能,可以允许用户在图像上添加注释和标记,突出显示特定的地理特征和信息。该功能应用在详细分析的场景中,能获得良好成效。同时,用户通过标注功能,可以将重要的地理信息或者测量结果直接显示在图像上,让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增强。并且,此功能支持多种标注类型,包括文本、图像、颜色等,用户能够结合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标注方式。此外,该功能具备编辑和删除标注的能力,用户能灵活管理标注内容,加快图像内容的理解速度,并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和交流。
2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集成思路
本文以某校区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摄影测量和数字近景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的联合运用,搭建地理空间数据的三维模型,同时将大范围地理背景作为依据,在对数字摄影测量方式合理应用的基础上,借助航空摄影数据,以4D产品的生产方式为辅助,对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联合的三维景观模型科学搭建。针对此范围内的用户比较感兴趣的人工地物,包括建筑物等,在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的科学运用下,借助非量测数码相机,快速对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同时,通过相机检校、特征提取、影像匹配等多个流程,让可量测实景的三维模型得到重新搭建[3]。最后,将大范围的三维背景地理数据进行梳理,与局部可量测实景影像充分整合在一起,确保可量测实景影像能和4D产品充分结合,并将可量测的三维虚拟现实提供给用户,以便在后续城市规划、管理、设计等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做到有据可依。
3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集成研究
3.1 建立地理背景4D产品
地理数据4D具体涵盖四个部分,分别为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其中,DOM指的是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的有效利用,对数字化航空相片或遥感影像进行扫描处理,之后逐项元纠正,并做好相应的裁剪,最后生成图像数据。并且,这类数据呈现出的特点较多,诸如地图几何精度高、影像特征明显等。DEM指的是通过对等高线或航空航天影像的合理搭建,从而达到对地面高程起伏形态精准表达的目的,并形成数字集合。数字高程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中的重要部分。DRG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纸质地形图的合理应用,经过一系列操作,包括扫描、几何纠正、色彩校正等,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整合,并以数据集的形式存在,同时和同等比例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保证在内容、几何精度、色彩等方面能够相同。DLG指的是将航空航天影像作为核心,在对影像识别、矢量化的前提下,搭建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具体涵盖的内容有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等[4]。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摄影测量方法的灵活应用,搭建大范围的三维景观模型,保证在数字摄影测量4D产品中,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能得到充分整合。为达到此目标,可以运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辅助,首先对数据快速输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空中三角测量。其次,定向建模,同时进行重采样与核对,保证在影像高度匹配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在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时,以透视变换原理为依据,按照要求制作。最后,在数字高程模型图上,对正射影像采取叠加处理,并结合要求完成景观图的绘制。
3.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三维模型建立
在对三维模型搭建过程中,通过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利用,在非量测数码相机的支持下,获取用户比较感兴趣的人工地物影像,包括建筑物等,并对影像建立可量测的三维立体模型,以达到对真实景物的可量测虚拟现实的目的。
(1)非量测数码相机校验。在三维模型搭建过程中,非量测数码相机校验是重要一环,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①准备校验设备。准备校验所需要的设备,包括非测量数码相机、标定板、三脚架等。标定板多为黑白相间的格子图案,尺寸和形状与相机的测量要求相符。
②设置相机参数。在进行校验前,对相机的参数合理设置,包括光圈、焦距等。参数的设置需要依照测量环境、目标、特点等进行调整,保证呈现效果能达到最佳[5]。
③标定板放置。将标定板放置于测量环境中,让其位置稳定且不被外界影响。标定板需要放置在相机的成像范围内,与相机保持相应距离和角度,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便利。
④拍摄标定板照片。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对标定版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要保持光线均匀,避免反光和阴影。同时,拍摄的相机要保持稳定,避免移动或抖动,使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达到最佳。
⑤数据处理与分析。将照片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对照片中的标定版识别与分析,计算相机的内参和外参。其中,内参包括焦距、主点坐标等,外参则包括相机的位置、姿态等。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Photo Modeler 软件的使用,借助其中包含的相机检校功能,对常规的数码相机进行校验,型号为SONY T12,之后对参数信息科学建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结合表中的各类数据来看,象主点坐标用表示,相机焦距用
表示,
代表的是象元的宽度,
代表的是象元的高度,
代表的是镜头一阶径向畸变系数,
代表的是镜头二阶径向畸变系数,
代表的是镜头一阶切向畸变系数。
表 1 SONY T12相机校验参数信息
值/mm | 偏差值/mm | |
6.889429 | 0.001 | |
2.315101 | 9.7e-004 | |
1.678924 | 0.001 | |
3.137524 | - | |
-3.112e-003 | 3.0e-005 | |
4.778e-003 | 8.1e-006 | |
4.452e-004 | 9.6e-006 |
(2)实景目标三维重建。在进行实景三维目标重建过程中,主要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合理应用,包括目标影像数据获取、预处理等多个流程,具体分析如下:
①目标影像数据获取。对目标物体进行多角度的影像采集,诸如所需数据的控制信息等。在此环节,需要利用高精度的影像设备,结合提前制定的拍摄流程操作,对不同角度捕捉物体的图像控制信息,包含标定点、控制点等,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依据。
②摄影预处理。获取的原始影像应该进行相应的预处理,提升图像的质量,为后续分析做好准备。在预处理期间,要做好去噪、对比度调整、色彩校正等工作,确认图像数据的清晰度与一致性能达到最佳。
③同名特征提取和匹配。在此过程中,应用之前相机校验获取的各类信息,对图像中的同名特征点进行提取和匹配。同时,利用特征检验算法,包括边缘检测、焦点检测、特征描述算法等,生成特征点的描述符,保证能在不同图像之间高效匹配。
④目标点的三维重建。利用摄影测量方法,对匹配的特征点进行三维重建,结合多视图几何原理,通过三角测能量等技术的应用,将特征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计算出来。为提高计算精准度,应该相机参数合理设置,并保证控制点信息的准确无误。
⑤实景目标三维重建及纹理粘贴。在三维重建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实景目标的三维建模,诸如几何形状重建、纹理信息映射等。同时,在三维模型表面贴上与实际物体表面纹理相匹配的图像,增强模型的真实感,让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⑥输出。将完成的三维模型输出。输出格式有STL、OBJ等三维模型文件,或者特定格式。输出的模型会用在各种应用中的场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程设计等。
3.3 三维可量测影像与背景4D产品集成
为达到4D产品与三维可量测影像集成的目的,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搭建具有三维图像处理功能的中间平台软件,对二者有效集成。
(1)平台软件运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DPW)生成数字高程模型规格格网文件。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数据模型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计算,可以将原始的地形数据转化成具有一定分辨率的格网数据,准确表示地面的高程信息,为后续三维地形模型的搭建提供数据支撑。
(2)在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利用Open GL作为底层图形库。Open G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API,在三维图形渲染和显示中应用广泛,能够支持复杂的图形渲染,高效处理大规模的三维数据,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图形传输。
(3)为快速绘制和显示三维地形模型,平台软件应用分裂-合并算法,通过将复杂三维地形数据分割成更小的数据块,之后逐步处理数据块,最终将其合并成一个完整的三维地形模型,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优化内存的使用,确保在大规模进行数据下也能在有限计算资源中得到科学处理。
结束语:
综合而言,针对用户兴趣度较高的区域,采用分层的方式,逐步达到三维空间数据建模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不仅对数字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等优势充分运用,还能通过对近景数字摄影测量方式的利用,达到细部可测量景观的三维重建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将某区域作为实验对象,深入探究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集成,结合最终的结果来看,所给流程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且,此方法的提出,能为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等人员提供全新地获取三维景观模型的方法,将测绘科学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强大功能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树承,王儒壮,温琼华.一种基于OpenCV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像素级拼接方法[J].北京测绘,2022,36(7):5.
[2]王师.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创建可量测实景图片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46(11):81-83.
[3]孙树承,王儒壮,温琼华.一种基于OpenCV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像素级拼接方法[J].北京测绘,2022,36(07):845-849.
[4]向华,唐昊.可量测实景影像在交通巡逻警务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2):147-149.
[5]姜友谊,张春森,胡平波.可量测实景影像与4D产品集成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05):569-572+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