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汽车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探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吕济卿

沂南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 沂南276300

摘要

本文研究了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其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电控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正文


引言

传感器检测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控发动机系统逐渐成为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传感器则是实现其精确控制和优化性能的关键部件。

 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的重要性

传感器作为电控发动机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能够实时获取发动机的各种参数,如进气量、温度、压力等,从而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喷油时间、点火时刻等进行精确控制。这不仅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排放,实现环保目标[1] [2]。此外,传感器还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起到重要的监控作用[2]

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方面,还在于其对于发动机故障的预防和诊断。通过传感器对关键参数的持续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大故障,从而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感器还可以记录和存储历史数据,为故障分析和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工作原理各异。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每种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各有不同,对电控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产生深远影响。

1.温度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或电动势变化来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则利用不同金属在接触点形成的电动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压力传感器则利用压电效应,即某些材料在受压时产生电荷,通过测量电荷的变化来确定压力[3]

2.氧传感器通常由氧化锆或氧化钛制成,当这些材料暴露在不同氧浓度的环境中时,它们的电导率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确定废气中的氧含量。位置传感器则利用霍尔效应或电感变化来测量发动机部件的位置。霍尔效应传感器通过检测磁场变化来确定位置,而电感式传感器则通过检测电感变化来确定位置。

3.流量传感器通过检测流体流经传感器时的物理变化来测量流量。热丝式流量传感器利用流体流经加热丝时的散热量来测量流量,而涡街式流量传感器则通过检测流体流过障碍物时形成的涡流频率来确定流量。准确的流量测量对于确保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 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

1.温度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

温度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主要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确保发动机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防止过热或过冷现象。进气温度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保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排气温度传感器则用于监测废气温度,辅助排放控制系统工作。准确的温度检测不仅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还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冷却液通道中,实时监测冷却液的温度变化。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传感器会及时将信息传递给ECU,ECU根据温度信息调整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进气温度传感器则通常位于进气歧管或空气滤清器后,通过监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帮助ECU调整空燃比,提高燃烧效率。排气温度传感器则多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监测排气温度,防止排气系统过热,保护涡轮增压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不仅限于上述三个方面。发动机内部的温度控制也需要温度传感器的参与,例如活塞和气缸的温度检测。通过对这些关键部件温度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零部件磨损或变形。此外,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发动机润滑油的温度,确保润滑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从而提供最佳的润滑效果。

2. 压力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

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油压、进气压力和燃油压力的检测。油压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机油压力,确保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进气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进气歧管的压力变化,辅助ECU调整进气量和喷油量,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燃油压力传感器则用于监控燃油系统的压力,保证燃油供给的稳定性和喷射精度。高精度的压力检测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爆震,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油压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油路系统中,通过监测机油压力,确保机油能够充分润滑各个运动部件,防止因润滑不足导致的磨损和故障。进气压力传感器则位于进气歧管,通过监测进气歧管的压力变化,ECU可以准确控制进气量和喷油量,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燃油压力传感器则多安装在燃油轨或燃油管路上,通过实时监测燃油系统的压力,确保燃油供给的稳定性,提高喷油精度和燃油经济性。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还扩展到了其他关键领域,例如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压力检测。在EGR系统中,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废气回流的压力,从而确保废气再循环的效率和稳定性。此外,压力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涡轮增压器的压力,确保增压器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压力传感器在现代汽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不仅限于发动机系统,还扩展到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等多个领域。比如自动变速器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压油的压力,确保变速器的平稳换挡;制动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动液压力,确保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悬挂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悬挂的压力,确保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3. 氧传感器在排放控制中的作用

氧传感器在排放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监测排气中的氧含量,从而评估燃烧是否完全,指导ECU调整空燃比。通过精确控制空燃比,氧传感器不仅能提高燃油经济性,还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氧传感器还分为宽带氧传感器和窄带氧传感器,前者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响应速度,更适合用于高性能发动机[3]。氧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排气管上,通过监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帮助ECU实时调整空燃比,确保发动机在最佳燃烧状态下工作。宽带氧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氧浓度信息,适用于需要精细控制的高性能发动机。窄带氧传感器则多用于普通发动机,通过检测氧浓度变化,指导ECU进行燃油调整,提高燃烧效率。通过优化空燃比,氧传感器不仅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还能有效降低有害排放,保护环境。氧传感器的应用不仅限于排气管,还可以用于检测催化转化器的工作状态。通过监测催化转化器前后的氧浓度,ECU可以判断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效率,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氧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柴油机中的颗粒捕集器(DPF)的工作状态,通过监测氧浓度变化,判断DPF的堵塞程度,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

氧传感器在现代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应用不仅限于传统内燃机,还扩展到了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中,氧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排气情况,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最佳工作状态;在燃料电池汽车中,氧传感器用于监测燃料电池反应过程中的氧浓度,确保燃料电池的高效运行和长寿命。

4. 位置传感器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位置传感器在发动机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曲轴的位置和转速,确保喷油和点火的同步性。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凸轮轴的位置,辅助控制气门正时。这些传感器的精确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曲轴的前端或后端,通过检测曲轴的旋转角度和转速,ECU可以精确控制喷油和点火时刻,确保发动机运行的平稳性和高效性。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则多安装在凸轮轴的两端,通过监测凸轮轴的位置,ECU能够准确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刻,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4]。位置传感器的高精度检测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位置传感器的应用还包括变速器中的换挡位置检测和悬挂系统中的高度检测。在自动变速器中,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换挡杆的位置,确保变速器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进行正确的换挡操作。在悬挂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高度和姿态,确保悬挂系统根据路况和载重进行适当调整,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位置传感器还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中,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前方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确保车辆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在自动泊车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障碍物的位置,指导车辆进行安全泊车操作。

5. 流量传感器在进气系统中的应用

流量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是实现精确空燃比控制的重要元件。常见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包括热丝式和涡街式。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通过检测空气流经加热丝时的散热量来测量流量;涡街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则通过检测涡流频率变化来确定流量。准确的空气流量测量能够优化燃油喷射量,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动力输出。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进气管道中,通过检测空气流经加热丝时的散热量,传感器能够精确计算空气流量,帮助ECU调整喷油量,优化空燃比。涡街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则多用于大排量发动机,通过监测涡流频率变化,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空气流量,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流量传感器的高精度测量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流量传感器的应用还包括燃油系统中的燃油流量检测和排气系统中的废气流量检测。在燃油系统中,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油的流量,确保燃油供给的稳定性和喷射精度。在排气系统中,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的流量,确保废气排放的控制和处理效率。通过对燃油和废气流量的精确控制,可以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效果。流量传感器还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中,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的流量,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氢气的流量,确保燃料电池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

四. 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汽车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传感器的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同时,传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传感器与ECU的通信更加紧密,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协同控制。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检测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能够集成更多的检测功能[5]。其次是传感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通过将传感器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感器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感器检测技术将向着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传感器在车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传感器的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也将更高。同时,传感器的自诊断和自修复功能也将得到更多关注,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传感器的能耗优化和环保设计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

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汽车电控发动机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对各种传感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感器在提高发动机性能、降低排放和实现智能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检测技术必将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可以预见,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传感器检测技术将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出行体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参考文献:

[1]贾启阳.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运用[J].时代汽车,2022,(13):37-39.

[2]谢瑶.分析汽车电子技术中的智能传感器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21,(23):227-228.

[3]何昌玉.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优化分析[J].汽车与新动力,2023,6(05):37-40.

[4]宋芳.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22):211-212.

[5]李柯汛.汽车电控发动机中的传感器检测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03):176-1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