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高职院校散打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刘志虎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

本文对临沂市多所高职院校的散打运动开展情况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临沂市高职院校的散打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和改革提供相关借鉴,提高散打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散打;教学现状

正文


前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科技水平提高,大学生群体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长明显增加,可支配的运动时间日益减少[1]。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多样的体育活动开展,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长。散打做为一种融合了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技术的体育运动活动,通常是两名运动员按照比赛规则,采用远踢、近打、贴身摔等技能,进行徒手对抗的竞技体育运动[2]。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心性,也可以培养他们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品格。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散打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其不断发展的困难。如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经费和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等。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在高校的散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策略。对于推动高校散打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临沂市本地的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做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散打教师9名和270名选修散打课程的学生做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校图书馆登录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大量查阅和收集了课题相关的期刊、书籍和论著等文献资料,并对其整理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上的帮助。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学调查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制定了《临沂市高职院校散打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并对学生和教师群体都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散打教师问卷发放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分,问卷有效率100%。学生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0分,问卷有效率90%。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相关数据,运用体育统计学知识,采用excel表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数据处理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

对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等系统收集的文献资料,以及观察得到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3]

 

2.结果与分析

2.1临沂高职院校散打学员基本情况现状

2.1.1学员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知道,在三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有187名男学生选修了散打课程,占比约69.26%。有83名女学生选修了散打课程,占比约30.74%。数据表明选修散打课程的学生还是以男生为主,女生为辅,男女比例占比约7:3,这也符合传统男性更爱好对抗性强运动的印象。

2.1.2学生选择散打运动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某项事情的最初始的原因,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能否长期坚持学习散打运动[4]。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得知,排名前三的动机分别是强身健体、修满学分和自卫防身,分别占比约88.89%、77.78%和72.22%。排名后三位的动机分别是结交新朋友、尝试新的运动项目和其他,分别占比约50.37%、36.30%和18.5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参加散打运动是为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必要时可以自卫防身,保护自身安全。也有不少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才参与散打体育运动。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参与散打运动时,可以结交到新朋友,同时也尝试了以往没有学过的新运动形式,增加生活体验。说明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更加关注,更多是为了完成修完体育课程学分才选择了散打运动。

2.1.3学生在校散打学习时长情况

学生的在校的学习时长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散打运动的投入精力和对散打运动的喜爱程度,因此专门对学生在校散打的学习时长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散打运动的时长大多在一年,占比约48.15%。还有不少学生只学习了半年或者1-2年,其中学习半年的学生有77人,占比约28.52%。学习1-2年的学生有63人,占比约23.33%。侧面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散打运动还是比较喜爱的,不少学生都愿意参与散打运动。

2.1.4学生对教学条件评价情况

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条件的好坏是各项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调查临沂多所高职院校的多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有55.56%的教师觉得学校的体育设施可以满足日常的教学活动,只有11.11%的老师觉得不能满足教学需求。32.96%的学生觉得学校的教学设施可以满足教学需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不能满足散打教学需求,学生和教师整体对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还是比较满意。通过实际访谈得知,随着临沂市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学校的体育设施得到了更新换代。不少体育场馆配备了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反映,在日常的散打教学过程中,缺少手靶和脚靶等训练器材,不能做到每名学生人手一幅,需要学生互换使用。

2.2临沂高职院校散打教师基本情况现状

2.2.1散打教师的执教年限和学历状况

体育教师的执教年限和学历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多少和自身体育专业素养好坏。通过对被调查老师的基本情况得知,一半以上的教师执教年限都在五年及五年以上。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执教只有一年左右,占比约11.11%。大部分的老师学历还是以硕士为主,只有少量博士学历老师。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得知,大部分的教授散打课程的体育老师,并不是专业的散打专业出身,学校缺少专业的散打专业的体育教师。随着最近几年的高校散打课程越来越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抢到散打选修课程难度随之上升。同时由于缺少专业的散打教师,不少学生反映体育教师的教学动作不够标准,教学质量比较一般。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散打运动技术的训练和推广。

2.2.2散打教师的教学方式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的教师访谈发现,在日常的散打教学过程中,有7名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示范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散打技术动作进行逐步分解,然后让学生跟随演示,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一一纠正,最后达到教学目的。还有2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会采用互动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体育小游戏,运用对比法和个别辅导法发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形成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散打运动带来的快乐。

总的来看,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缺乏新意,过于陈旧。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对更好更优质的散打教学的需求。长此以往,势必会让部分学生对散打运动产生厌倦,影响散打运动的推广和宣传。

2.2.3散打教师的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散打教师的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教授的散打技术内容都偏向比较基础的技术动作,其中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是散打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对基础性的散打技术动作进行教学。例如基础的散打站姿和基本腿法。部分教师会对有一定散打基础的学生和上个学年学过散打教学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升级。部分老师会增加散打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例如一些散打动作小组合和对战过程中心理状态分析。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形成学习的层次和梯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还会安排基础较好的学生协助教师教学进行教学,在协助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既可以让自己对散打有更深的理解,又能够提高上课的效率,而且能够解决上课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选择散打运动的男学生较多,学习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

选择散打运动的学生还是以男生为主,也有不少女生选修散打课程。学生选择参与散打运动的动机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少学生是为了多多锻炼身体,修满体育学分参加了散打活动。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在散打运动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整体上,学生对散打运动还是比较喜爱的,不少学生都愿意参与散打运动。

3.1.2 教学场地设施较好,但是教学装备相对缺少

部分学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下,不少学校的散打教学场地得到升级换代,相比以前散打教学场地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了。但是根据不少学生课后反馈,也面临着不少教学训练器材缺少的困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完整配备整套散打教学器材。还有部分老旧的训练器材,也是散打运动的开展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3.1.3缺少专业散打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的散打运动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还有待提高。部分老师并不是散打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正规且系统的散打训练。不少老师都是在现学现卖,对专业的散打技术动作认识并不深刻,这些问题也间接影响散打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1.4教学方式缺乏新意.教学内容较为丰富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原因,在高职的武术散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枯燥和单调,这样会使得很多学生丧失对武术散打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实践所学的机会,对于自己的学习质量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是不少散打老师会针对不同散打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不断收集和学习新的散打教学内容,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2建议

3.2.1增加对教学场地和配套设施资金投入,创新训练场馆管理方式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散打运动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历年的选修散打课程的学生人数,同时考虑到散打教学器材每年的损耗数量。合理确定散打器材采购数量,对训练场地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需要注重对教学器材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节省开支。其次,学校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倾斜,合理根据教学需求,加大对相关训练器材的购买配置。最后,在对训练场地和场馆的可持续运营管理方面,可以根据加大对场馆进行市场化管理,技能在教学期间面向学生,又能在寒暑假期间对公众开放,增加场馆运营收入。这种方式既能有更多资金去改善了散打的教学环境设施,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散打训练。客观上也促进了武术散打项目在校园传播和大众的传播。

3.2.2重视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师资力量

人才一直是学校是否能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日常教学效果。首先学校可以大力招聘若干散打专项专修的高学历老师,解决专业老师缺少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对本校原有老师的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例如,可以安排老师去其他知名体育院校进行深造学习,积极参加行业专业会议和论坛。开阔学术视野,从而有效提高散打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由于散打运动是一项竞技性十分强的体育运动类型,也要学校也要注重安排有散打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参与各类型散打体育比赛,增长见识。最后还可以引进知名武术散打教师定期来学校授课,提倡武术散打教师提升学历或专业技能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激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2.3 加大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革新,重视实战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散打理论和散打技术进行结合,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和性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日常散打训练动作的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可以更多关注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运用翻转课堂、游戏教学法、个性教学法和比赛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散打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保持学生对武术散打的热情,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

实战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组队进行实战,在实战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技巧和能力,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样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有效性。

 

参考

[1] 周海波.增城区民办本科院校武术散打选修课教学现状与思路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08):124-127.

[2] 赵晓庆.平顶山学院散打俱乐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8):78-80.

[3] 任煜恒.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散打教学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1.

[4] 张成陆.高职院校体育课武术散打教学的体能训练对策探究[J].拳击与格斗,2022,(04):73-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