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教学;化学教学
正文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改革化学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融合渗透,有意识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度探究,从而有效引发学生对课程知识多元化思考,全面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因此在全面改革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化学学科教学活动的需求,从不同视角思考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有效践行,逐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高效化探究学习,切实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价值
其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学活动是连续且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体化理念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与评价往往是分离的,教师负责教授知识,而评价则通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二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然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打破了这种分离状态,将评价嵌入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工具。教师在教学中系统实施持续的评价和反馈,能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识别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实施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引导学生针对深度探究,从而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理解,使学生对课程知识全面系统探索。在一体化理念下,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是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化学课程中探索及时地评价和反馈,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1]。
其三,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还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改革措施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准确定位“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影响,积极探索化学教学改革措施,能引发学生深度探究,使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切实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下面就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细化分析:
(一)研读化学教材,提炼教学大概念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改革首先需从教材研读入手,提炼出教学的大概念,以核心大概念为基础改革教学活动,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对学生实施高效化指导,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升[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系统整合,旨在形成对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宏观把握,确保能准确识别出化学学科中的关键概念、原理和规律,提炼出教学的大概念,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提炼教学大概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还需关注化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融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确保提炼出的大概念既符合学科逻辑,又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学科的本质和规律,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高中化学《铁 金属材料》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提炼教学大概念,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奠定基础,有效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全面创新[3]。具体分析,在高中化学《铁 金属材料》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基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读,教师可以提炼“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是理解金属材料的基础,同时体现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的核心大概念,此改变涵盖了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用途等核心知识点,还强调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围绕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活动,能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明确本单元教学大概念后,教师就可以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规划,如在“教”的层面,教师应围绕核心大概念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实验演示、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铁及其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在“学”的层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借助实验探究、资料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构建对铁及其金属材料性质与应用的认识;在“评”的层面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包括学生对铁及其金属材料性质的理解程度、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基于核心大概念的提炼和化学教学活动的改革,教师就能促进一体化思想有效践行,全面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促进学生高效化探究学习。
(二)分析基本学情,确定学习主要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4]。分析学情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识别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同时借助与学生交流、测试评估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确定学习主要目标时,教师应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需求,确保基于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师能有方向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例如,在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活动中,教师从“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视角,就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引导中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深刻认识。具体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培养学生的物质性质探究能力和化学反应原理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在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系统探索教学任务的创新设计和教学活动改革,保障能凸显一体化教学特色,促进教学评价工作全过程渗透。
(三)设计探究任务,设计全过程评价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设计多元探究任务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把握主要学习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设计多元探究任务时,教师应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挑战性,确保任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在设计多元探究任务后,还应观察学生的任务表现、实施即时评价指导,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6]。观察任务表现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思维过程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所在,然后引入即时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即时评价指导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还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导,就可以设计几个综合探究任务,明确设计意图、学习方向和评价要点,保障各项教学活动创新实施,全面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体验[7]。在具体任务探究教学中,化学教师按照一体化教学思路,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任务体系,对任务要求、学习要点和评价方向进行明确,确保能促进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得到有效渗透,从一体化教学视角促进学生深度探究,全面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
表1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评”一体化任务体系
任务名称 | 任务要求 | 任务学习目标 | 任务评价要点 |
铁的物理性质探究 | 观察并记录铁的颜色、光泽、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 掌握铁的基本物理性质,学会使用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的细致程度,记录的准确性,对物理性质的理解程度。 |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 | 进行铁与酸、碱、盐的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分析反应原理。 | 理解铁与不同物质的反应原理,掌握化学反应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现象记录的准确性,对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 |
铁的化合物转化 | 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 掌握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规范性,对转化关系的理解程度。 |
铁的化合物应用 | 调研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撰写调研报告。 | 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际应用,提高信息检索、整理和表达能力。 | 调研的广泛性,报告的条理性,对应用实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认真思考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能从整体视角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因此在全面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化学教学活动全面创新,引发学生高效化探究,切实凸显教学特色,全面促进学生对化学课程知识系统学习。
参考文献:
[1]马佳.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5):87-89.
[2]张亚林.“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食品脱氧剂成分探究”为例[J].新课程,2023(25):109-111.
[3]万清黎,黄美云.基于大数据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以苏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11):115-119.
[4]龙昭忠.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探究[J].高考,2023(33):126-128.
[5]郑木霞,张贤金.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以“物质的化学计量”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3(16):2-6+25.
[6]刘晓岚,陈超,谭亮.“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模型构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1):8-14.
[7]黄建忠.利用5E教学模式落实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以“钠的性质与制备”为例[J].名师在线,2023(30):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