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图片环游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与有效渗透
摘要
关键词
图片环游法;小学英语;巧妙运用;渗透
正文
图片环游顾名思义就是把图片和文本结合到一起,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即将要发生的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后续教学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适当使用图片环游法开展教学,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1.图片环游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图片环游教学法表示的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设计出的具有一定引导性与参与性的问题链,并把教材的主题和文字等改变成为言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关于图片环游教学法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下述几点。第一,故事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图文并茂这一形式来进行创作,所创作出的绘本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换言之,图片环游教学法与传统教学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前者更注重的是绘本教材图片资源的开发,把图片当作教学中的重点,并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1]。第二,儿童性特点。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接触较少,而一些较为抽象的英语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是存在较大难度的。在这一背景下,利用图片建立起学生与英语之间的桥梁,把较为机械化的英语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更符合儿童的成长特点,也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图片环游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图片环游教学法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图片环游还是绘本阅读,都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更好地掌握其背后的文本内容,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时掌握一定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换言之,在图片环游教学法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图片,来渗透自然拼读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图片,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2]。除此之外,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如果能够与图片环游法结合到一起,可以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绘本阅读本身的价值,帮助学生熟悉图文解读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绘本阅读的热情,并在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他们可以逐步爱上阅读。
3.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偏离教学目标。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语言,并能够在未来实际生活中去运用这门语言,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3]。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英语课堂的教学都发生了偏离目标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小学中,教师们往往会把教学的目标定位考试成绩,这种认知上的不科学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第二方面,学生积极性不高。当前一些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表现出了积极性不高的状态。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这一时期中无法调动起他们对于英语的热情,在未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也会面临诸多的阻碍。最后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单一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英语本身属于语言类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听说读写结合到一起。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读写方面,对于听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学生往往虽然会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和写作,也凭借死记硬背记住了许多的单词,但是却没有办法真正把英语说出来,最终导致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成为了“哑巴英语”,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4.图片环游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策略
4.1设置引入文本,渗透文本概念意识
在上述文章中我们提到,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使用图片环游法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引入此次阅读的主体,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每一本书的主体有所不同,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主体进行引入。比如,在选择完一本绘本后,教师可以通过感官刺激的方式来引入主题。比如,为学生们展示和绘本内容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等,先刺激学生的感官,再导入本次阅读的主题,使学生可以先进入到绘本学习的状态之中。在设置引入文本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渗透文本概念意识,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绘本结构的整体理解。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先对绘本的各类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整合,比如了解绘本的作者情况、了解绘本的出版社信息等。在正式教学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此项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搜集与绘本相关的内容,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文本概念信息的了解。在初步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文本信息,随着后续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封面来获取文本的大概主题以及文本的情境等,并且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文本中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详细来说,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绘本的封面进行阅读,并询问学生在观看绘本封面时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教师提问后,学生会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但是每个学生的答案都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内容上的互补,在这种互补之下学生的思路也会更加开阔,在未来阅读封面的时候也会注意到更多的内容。在这一步的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所见即所得”的观点,即在封面中看到什么就说出来,不需要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要对封面进行解读。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则可以询问学生的想法,并了解学生产生各种思考的原因等,并鼓励学生去猜测绘本中的情节,让学生自身的想法能够和绘本的想法碰撞到一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的含义。
4.2明确目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目标的制定是十分关键的,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在教学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在正式进行图片旅游时,教师还需要先让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图片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来使整体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总之,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学目标,其中不仅需要包含学生的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包含阅读理解。在正式进行教学之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词汇以及语法的学习情况,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获取能力,并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提高。比如,在学习与爱好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对此次教学的主题“爱好”进行明确。接着,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的爱好是什么。在学生回答自己爱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印着不同爱好的图片,并且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此次课程的主题,把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围绕主题周围贴好,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此次主题及其相关的爱好。接着,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比如一个学生先观看一张图片,再通过动作来进行模仿,让其他学生猜测他所模仿的是哪一种爱好,最后再公布答案。通过此类游戏的开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图片以及英语词汇之间的印象,让学生在未来想到相关内容后就可以想到对应的单词,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3设计言语实践活动
实际上,所谓的图片旅游教学法,从本质上看就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图片以及构建意义的一个过程。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英语属于外来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英语的机会并不多,使得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存在较大难度。而教师则需要通过引导,并借助图片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使用英语,并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去理解英语。首先,在开始阶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个情境,并根据这一情境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及图片等。接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课件,来对此次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并以电脑学生对课件进行朗读等,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明确此次课程的主题,并未学生架构合理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让学生完成从看图片→猜测内容→通过阅读进行验证→看另一幅片→再次猜测→再次进行阅读验证的过程来进行言语实践活动。最后,教师则需要对此次课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此次课程的基本流程等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对此次教学进行完成的回顾,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结语:总之,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可以尝试通过图片环游教学这一方式来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冯思娴.小学低段英语图片环游教学法探微[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83-85.
[2]王赛囡.基于图片环游法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践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2(04):69-70.
[3]翟新娟.谈图片环游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与有效渗透[J].科技资讯,2020,18(17):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