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春华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127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目标导向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全面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计算机思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优化并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目标导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不仅凝结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而且深化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遵循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参与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以此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如何有效地基于目标导向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并做好教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素养也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高中,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目标导向进行教学优化,可以帮助教师明确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此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与此同时,目标导向下的教学优化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和安全意识,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在当下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价值,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能够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可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基于目标导向理念,教师会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自身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多样性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会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体系,做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和达成情况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既定目标展开,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主体性

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理应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就目前来讲,部分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于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差异性。在这一情况下,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机会,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式单一性

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确保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一致性,让学生学有所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成效息息相关。由于部分教师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应用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

三、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基于目标导向理念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教师需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全面分析,理清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思维认知以及学习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比如在学习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我们身边的数据”时,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到本课时共有四个学习目标,分别是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而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围绕“数据”展开。因此,基于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可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比如先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讨论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知识是如何从数据和信息中提炼出来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数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组织分享活动,了解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支持。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生活案例,如“天气预报”,引入数据与信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多样性以及价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中找问题和答案,进一步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和特点。而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一组选择一个生活化的探究主题,如“感冒与哪些因素有关”“班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等,并制定学习计划,突出如何围绕主题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在各小组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帮助。在各小组收集完相关数据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Excel等工具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必要时可制作统计图加以呈现。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的结果,探讨数据背后的含义以及可优化的地方。在学生展示他们的数据分析成果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从公平、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了解各小组在学习时的具体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既能让学生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还能够体验到数字化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高度一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需从教学方式方面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目前,翻转课堂以及个性化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这两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

以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探秘人工智能”为例。基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教师可先在课前为学生推送微课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及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整理知识重难点以及个人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先让每一位学生说出在预习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学习经验,而后进行总结,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探讨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而后,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设计课堂测试,让学生在自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或演示。在这一个作业中,学生会主动学习,会不断应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充分研究,并在下一堂课进行展示。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和进度,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实施个性化教学,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认知和能力范围内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或一对一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度以及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基于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以夯实知识基础为主,所以可设计一些基础知识性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拓展其计算机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为主,所以可以设计一些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探究性任务,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比如在线课程、新闻报道、互动软件等,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需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任务后,由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了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状态和积极性,以及计算机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以及实施个性化教学活动,符合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目标导向不断优化教学活动。教师需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思考,贯彻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学生学习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1] 鲍芳.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 2022(28):79-82.

[2] 黄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对策分析[J].文存阅刊, 2020, 000(028):8.

[3] 吴静,游学英.新课标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9(8):2.

[4] 胡清梅.目标导向的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策略研究[J].学生电脑, 2021, 000(001):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