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康阳

南京市金陵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思维成为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并从抽象概念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教育资源限制等方面提出相关难点。强调了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建立具体形象理解的教学策略,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了逐步引导学生、设计简化实验的方法,以培养实践操作和科学思维,针对科学教育资源的限制,强调了创造性手段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如虚拟实验室,以扩展学生的科学体验。通过这些举措,旨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自信心,并为未来深入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科学思维;小学教学;科学教学

正文

引言: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培养学生基于科学思维的能力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任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科学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难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更为有效和可行的指导。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相应解决方案的讨论,我们期望能够为构建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小学科学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使学生在科学学科中得到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发展。

 

一、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原则

(一)理论构建原则

理论构建原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原则之一。该原则的核心在于通过观察、提问和实验,引导学生将所获得的信息有机地整合为科学理论,从而促使学生对自然现象形成深刻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理论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将零散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互连接的能力,使其能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体系。学生通过理论构建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助于提高对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在认知上更为全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教师在实施理论构建原则时,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科学体系。

 

(二)内容关联原则

内容关联原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强调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紧密联系,以赋予学习更具实用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这一原则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学生身边的现象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贯彻内容关联原则时应当注重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使之更具实际意义。通过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例子、实际问题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概念。这种实际情境的引入不仅使学习更加具体,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亲近科学,从而更愿意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进而在学科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创新原则

教学创新原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着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引入创新手段,如科学实验、科学游戏、虚拟实景等,能够更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一原则倡导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创意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科学游戏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引入虚拟实景技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的奇妙之处。这样的创新手段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科学知识,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环境。

 

二、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难点

(一)抽象概念难以理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在面对抽象概念时,常常遇到理解困难这一挑战。这一困境源于科学概念的本质,涉及抽象的理论和模型,而这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可能超越了日常经验的范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使得小时难以深刻理解和应用一些相对复杂的科学概念,更倾向于通过具体的感观和经验来理解世界,而抽象的理论概念可能使学生感到迷茫。此外,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词汇和语法掌握尚未达到高水平,难以准确表达和理解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进一步加大了抽象概念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精心引导,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使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建立对抽象概念的直观认识。

 

(二)科学探究过程复杂

科学思维在小学教育中强调观察、实验和推理,然而,这些过程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复杂而具有挑战性。学生往往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在认知和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理解和执行涉及复杂步骤的实验设计,对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控制和观察方法感到困惑,因此,实验设计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来逐渐提高其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能力。其次,观察和记录技能的不足也是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挑战,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以及记录这些观察结果,与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发展水平有关,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来加强这些技能。

 

(三)科学教育资源限制

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科学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许多学校可能面临实验室设备、教材和其他资源的不足,从而限制了实践性科学教学的展开。这种限制对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机会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了学生对科学的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有限,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科学教学体验。缺乏实验室设备和教材可能限制了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的机会,使得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这种资源限制可能引发师生在课堂中难以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创造性,寻找简易、低成本的实验设备。通过设计创新性的实验,在有限的资源下仍然提供有意义的科学实践体验。

 

三、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举措

(一)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生动有趣的实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的热爱。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科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主题,通过引人入胜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推理中理解科学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又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以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这一课为例,使用简易材料展示光的折射现象。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透明容器,放入水,并在水中放置一支铅笔或吸管。学生通过观察水中的铅笔,可以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曲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光传播规律的好奇心。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个有关光的颜色和波长实验。通过将一束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学生可以观察到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谱。让学生尝试调整光源的角度和位置,观察光谱的变化,理解不同颜色的光波长。这个实验既生动有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波动性质。

 

(二)联系生活情境教育

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物体和事件,将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通过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可以增加科学知识的可感知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以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拧螺丝的学问》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将拧螺丝的过程与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装置联系起来。通过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拧螺丝所涉及的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的作用和机械原理。例如,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螺丝和螺丝刀,让学生体验在不同情境下需要施加的力量以及螺丝的运动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螺丝的存在,例如在家具、电器等物品中,让学生将能够理解螺丝在固定物体上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螺丝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拧螺丝行为联系起来,增加科学知识的可感知性。

 

(三)拓展自主学习资源

拓展自主学习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教学领域,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共同构建了一个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通过推荐适合学生水平的科普读物,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兴趣。这样的资源不仅提供了更深入的科学内容,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科兴趣和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对科学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其次,利用在线课程和科学游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实验、案例和科学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科学游戏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探究科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和具有探究性的科学学习环境。

 

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困扰教育者的难点,更是为了塑造学生成为未来创新者和解决问题者的能力。通过深入挖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题、科学探究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资源有限性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学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是对问题的回应,更是为了引领学生在科学领域培养出主动学习、实践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通过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注入更多活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煌,张文岑.基于科学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3, 40(5):96-98.

[2] 其曼.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C]//2019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9.

[3] 张帝平.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3(16):81-83.

[4] 徐建斌.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8):96-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