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思路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的提出为国民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从提升学生成绩转变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具体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顺利过渡,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作者立足新课标要求,详细阐述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具体开展。
一、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适应能力待提高
高中英语相对于初中英语来讲难度更高,且内容更多。例如,高中英语课堂往往由于教学任务多,时间紧迫,而出现气氛沉闷的现象,而初中英语课堂多数是活泼愉悦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就会使得一些学生由于无法快速适应高中教学中的节奏快、容量大的特点,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压力和学习问题,不管是在单词记忆还是语法应用或者是文章理解中,都会出现各种困窘。
(二)学生听课方法待更新
初中英语对学生来讲难度较低,在课堂上只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就能快速把握教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但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不仅需要良好的听课状态,同时也要学会记笔记。笔记要有主次之分,层次分明,这样才能在复习时提供有效帮助。但一些学生仍然沉浸在初中英语学习方法中,课堂上不会记笔记,导致在课下复习时无从下手,盲目的学习方法也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难度。
(三)学生单词记忆待改变
单词记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内容,也是难点内容。丰富的词汇量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初中英语词汇量要求较少,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但进入高中阶段,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达到3500到4000个词汇,词汇数量的庞大,再加上学生单词记忆方法不科学,就会使学生边学边忘,逐渐缺少对单词记忆的兴趣.
(四)学生语法储备待加强
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英语中的语法有着结构复杂、内容较多的特点,若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很容易影响口语表达和写作发挥。学生由于英语语法知识储备不足,在进入到高中语法学习时难以借助以学知识的帮助,因此在语法学习中就会出现不会划分句子成分、词性辨析困难等各种问题,即使有教师的引导,一些学生也会产生语法混淆等现象。
(五)学生阅读能力待提升
语言类科目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帮助,由于初中毕业的学生词汇较少,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在高中英语学习时,对于长难篇幅的文章就会由于缺少必要的阅读能力,难以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甚至在学习时出现分割现象。再加上阅读速度较慢,很难在课堂上完成规定的阅读目标。一些学生在阅读时没有科学的方法,遇到生词立即查字典,这样也会减慢文章阅读速度。
(六)学生作业态度待端正
高中阶段的英语作业形式多样,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高。例如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会占有更大比重,相对于初中单一的作业形式来讲,一些学生难以转变作业态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也会由于找不到方法,不能明确目标而影响作业质量。例如,一些学生仍然认为,高中英语作业以记单词、做题为主,并没有意识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作业的影响。
(七)学生学习习惯待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预习阶段,学习阶段还是在复习巩固阶段,都应当借助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但一些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过分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在缺少教师监督下难以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这些也会阻碍英语学习得进步。
二、基于新课标下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教学措施
(一)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个体的自信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在学习中也是如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英语自信心的建立,只有让学生重拾信心,才能在学习驱动下找到科学的方法。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编排特点,为学生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有效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各种阻碍。
2.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第一生产力,对学生来讲同样重要,随着生词记忆量逐渐增加,语法使用难度逐渐上升,教师若不及时进行正确干预和引导,很容易让学生的兴趣出现下降。此时,教师就应当紧密结合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等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设置教学活动,持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外,在高一阶段的英语课堂上,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元素,例如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情境,使用图片、挂图、简笔画等,丰富课堂内容,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1.重视语音训练
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另一改革要求。学生要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应当重视自身语音练习,只有借助基本语音知识,才能在口语中形成思路明确的表达效果。教师也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在拼读和朗读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方法,鼓励学生重视语音训练,并不断提高训练效果,为将来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注知识衔接
高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应当做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工作,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加入初中阶段的语言知识,这样能够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入手,使学生重回信心,找到更好的状态应对新的知识的学习。教师也应当在螺旋式上升的知识讲授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借助已学知识,促进新知识的掌握。
3.提升口语能力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输入,了解到这一问题之后,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当达到一定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复述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模仿中进行创造,进而完成自主表达。
(三)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1.养成预习习惯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语预习习惯的养成。初中英语课堂上主要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而高中英语课堂的侧重点明显不同,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此,大量的阅读材料也要为课堂学习做足够的补充,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做足预习工作,在课堂上就能针对性的学习知识,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2.养成复习习惯
由于高中英语学习中内容量较多,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学生就要在课下灵活安排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尤其是对各种错误资源进行总结,通过理清错误原因,找到解决思路,有效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错误。除此之外,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也要及时对课堂新授内容进行巩固,避免出现遗忘较多的现象。教师也要教授学生必要的复习方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保驾护航。
3.养成朗读习惯
英语对学生来讲不仅是一门科目知识,同时也是一门交际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展示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产生全面了解。尤其是在当下学生缺少英语环境,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大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强化自身的语音训练,同时也能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养成。
4.养成摘抄习惯
新课标中要求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储备。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外优秀阅读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另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摘抄习惯,通过日积月累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日记的习惯,多则多记,少则少记,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5.养成使用工具书习惯
工具书是学生学习外语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高一阶段,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工具书,例如,英汉大词典等。并教会学生如何借助工具书解决学习困难。在词汇方面,遇到疑问时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先用工具书进行解决,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持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1.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各类先进政策的不断实施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虽然教材内容,知识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凸显。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英语学习过度,教师就应当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把握好课堂教学难度,结合分层次教学,控制课堂教学深度,使学生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参与各种关于教学技能提升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有效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在线搜索关于优秀教师课堂的相关内容,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持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重视反思总结
反思能力也是持续促进个体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在每次教学后都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安排是否紧凑等,根据反思和总结内容,找出需要调整,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持续得到提升。在教研期间,英语教师小组也要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首先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共享,其次发挥集体力量,共同解决初高中英语衔接中的各种障碍。
综上所述,在整个中学教育中,高中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既关系到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后期的继续学习和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不断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要求的具体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带领学生高效学习英语。作为英语教师,也应当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同时也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目标,这样才能灵活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新课标的落地实施。
...